分享下怎麼看待二戰結束後的英國?

2025-05-13 19:30:23 字數 4193 閱讀 8366

1樓:8550滅韓認韻

‍英國在經濟上,拿人手短,需要美國援助。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雖然沒有攻入英國本土,卻對英國實施了史無前例的大轟炸,特別是英國首都倫敦。德國法西斯空軍對倫敦進行了總計76晝夜的轟炸,總計**民眾萬人,損毀建築物超過10萬幢,倫敦與重慶和柏林並稱為二戰遭受空襲最嚴重的城市。

戰後,英國經濟接近崩潰,是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挽救了英國經濟。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援助英國億美元,佔總援助額的四分之一。直到今天,美國仍然是英國商品的第一大出口國。

拿人手短,英國追隨美國,也就不奇怪了。‍‍

2樓:回憶

‍治上,日薄西山,需要美國支援。事實上,最反對俄羅斯的國家是英國而不是美國,或者說是英國的保守黨最反對俄羅斯。從此次「間諜中毒案」中,我們就可以發現端倪,英國首相、保守黨領袖特蕾莎·梅反應強烈。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英國人拉開了冷戰的序幕,卻沒有能力與蘇聯對抗,只有尋求美國的幫助。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英國成立第一批成員國。

除了反對蘇聯,英國也想借助美國的力量來施壓法國、維持自己的歐洲老大的位置。‍‍

3樓:後冬谷

戰後掀起的民族解放運動席捲全球,曾經屬於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及各屬國紛紛要求獨立,由於英國在二戰中元氣大傷。已無力鎮壓殖民地的獨立運動,最終只能勉強同意各屬國及殖民地獨立,所幸的是大英帝國的落日餘暉尚存,最終成立了共和联邦。將大家名義上又都聚在一起了,共同以英女王為共和联邦的元首!

4樓:斑斕且歡愉的彩霞

二戰結束後,英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在經貿、軍事和情報等諸多領域不斷深化合作,英國和美國稱彼此的關係為「獨一無二的大國間關係」。英國和美國擁有共同的一種語言——英語。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過:

英美是乙個民族、兩個國家」。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曾經是英國的乙個殖民地,美國許多政治家和商人的祖上大都來自英國。

5樓:猴65171俠謀

不論是經濟、政治、軍事上美帝都儼然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帶頭大哥」了……英國作為戰勝國順利加入了聯合國,為了加強歐洲的力量又把法國拉了進來,從此美英法三國牢牢地控制住了聯合國安理會的「鐵三票」。但凡世界上有風吹草動,美英法三國都會第一時間響應,尤其是英國人亦步亦趨地緊跟美帝,渾水摸魚,這是英國為了維護自己的根本利益!

6樓:阿舞子

‍英國在經濟上,拿人手短,需要美國援助;政治上,日薄西山,需要美國支援;軍事上,無力自保,需要美國撐腰。所以,二戰結束以後,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成為了美國的跟班。‍‍

7樓:相小筠

戰後雖然德國被打敗了,然而由於新崛起的前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強大勢力,讓處於西歐的英國人不寒而慄,完全對立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制度使得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對抗從此而來,也就是俗稱的「冷戰」!

8樓:bd小葵

二戰中被納粹德國打的找不著北了,最後還是在美帝的援助下,才拼死拼活地勉強戰勝了法西斯德國。但從此也就淪落為美帝的跟班,再也難以重現往日「日不落」帝國的盛世景象!

9樓:沉夜孤星

面對東西方冷戰的局面,英國難以單獨對抗,只得唯美國馬首是瞻。我們知道美國是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真正的「霸主」,戰後的歐洲也是依賴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才得以復甦!

10樓:奇姐說設計

英國和其他參戰國一樣百廢待興,戰爭使經濟收到重創。

為何二戰後英國在國際上處處追隨美國?

11樓:霧蒙的天空

因為英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的主要參戰國,這場戰爭對英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英國殖民地的民族覺醒,使英國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虛弱的英國不得不屈從於美國的意志。

無論是德黑蘭會議還是雅爾達會議,似乎都是三巨頭。事實上,這是羅斯福。

和史達林之間明爭暗鬥。邱吉爾。

作為三巨頭之一,只能追隨羅斯福的腳步。

二戰。結束後,英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衰弱,倫敦失去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事實上,英國成為了乙個二等強國,世界政治焦點開始轉向英國兩側的美國和蘇聯。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在外交上選擇了追隨美國的戰略。除第二次中東戰爭和越南戰爭外,美英。

關係非常密切,在國際事務中的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英帝國被納粹德國打敗,找不到北方。這是美國幫助英軍逐步扭轉戰敗局面,最終將德軍趕出英國的關鍵時刻。戰後,英國經濟幾乎崩潰,根據馬歇爾計劃。

美國向英國提供了30多億美元的援助。當時這個數字非常巨大,佔美國對外援助總額的四分之一。這次的雪中送炭,讓英國哭了。

從那時起,經濟逐漸好轉的英國主要向美國銷售商品。美國一直是英國最大的出口國。美國對英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吃人嘴軟,英國人沒有理由聽美國人的!

二戰結束後,雙方的主要對手從德國變成了蘇聯,這給了兩國繼續團結合作的理由。由於美國比英國強大得多,英國自然會像弟弟一樣追隨美國。

二戰後,美國一直是資本主義陣營的領袖。它具有極強的綜合國力,不僅依靠美元的石油霸權攫取世界財富,還主導國際市場,用剪刀掠奪第三世界國家。

的經濟。作為發達國家。

英國雖然也受到美國的擠壓,但沒有資本與美國競爭,只能選擇接受。然而,他在產業分工鏈中的高階地位註定了他們與肉食美國有一些共同之處,這才是真正的利大於弊。

12樓:小長學姐

這是由於英國發現了美國的軍事實力,覺得美國是乙個可以依靠的國家,才會在二戰以後一直跟著美國好,也可以看得出來,英國是乙個牆頭草,隨風倒。

13樓:阿斯達歲的說

因為在戰爭結束後英國在美國的幫助下能夠重新發展起來,而且美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沿襲了英國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兩個國家有一種親近感,英國需要藉助美國的力量保護自己的安全,英國需要藉助於美國擺平歐洲大陸國家。

英國在二戰過後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14樓:乾萊資訊諮詢

英國在二戰過後衰落的原因:1. 二戰結束後,英國沿襲二戰時的計劃體系。

官僚系統過於龐大,資源集中於**,工會勢力強大,所以經濟失去活性。2. 經濟的快速衰落,讓英國國內政治也極不穩定。

在戴卓爾夫人之前,首相頻繁**,導致政策缺猜物乏連續性。3. 戴卓爾夫人的私有化改革雖然啟用了經濟,但公棚兆陪共服務部門如醫療和教育體系更趨於集中,消耗大量的資源。

4. 英國金融業發達,金融巨頭的話語權也很大。為了保護金融業利鏈蠢益,英鎊不斷走高,導致國內製造業轉移。

5. 二戰後,英國參與了數次衝突,比如馬島海戰和伊拉克戰爭。這帶來經濟上的包袱。

二戰中的英國情況?

15樓:初級提問者

英國在二戰的作用體現在:

1、海軍對納粹德國的全面封鎖。打擊航運線是雙方的事,德國在搞狼群戰術,英國人的驅逐艦和巡洋艦巡航以及遍佈世界的殖民地構成了乙個嚴密的封鎖網。英國的這項功績不怎麼出名,因為人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德國人都認定開戰了還能有遠洋航運的話,那上帝肯定是個日爾曼人。

2、地面進攻主力之一。英國陸軍的兵力動員儘管不如蘇聯和美國,但是就兵力來說仍是盟軍老四,中國勉強算第三。另外大搶風頭的美國陸軍空降師不大願意提及諾曼第登陸時英國同行比他們還多。

3、海軍打擊納粹海上力量。

4、英國空軍的戰略轟炸和前線制空權爭奪。英國空軍一直是歐洲西線空中主力之一,43年前是唯一。英國空軍的戰略轟炸集中在夜間轟炸和對德國重要目標的攻擊,他們對德國城市的傷害比對工業的傷害高得多,千機轟炸是當時德國市民的夢魘。

就轟炸技術而言英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可稱二戰第一,有許多傳奇戰例,比如炸沉提爾畢茨(這艘可憐的大艦從誕生到沉沒都在被英國空軍轟炸);低空投彈用500磅炸彈炸開牢房牆壁好讓其中距牆不足5公尺的犯人從洞裡逃跑。

5、物資支援。在謝爾曼之前,蘇聯人最熟悉的外援坦克是英國貨;在p-39之前他們最熟悉的外援戰鬥機是颶風。

6、保護航運線。盟軍的護航任務在43年以前幾乎由英國人包辦,美國海軍只負責威脅較小的大西洋西部。附帶的,在運用潛艇方面英國人並不比德國同行差,就戰艦受創幾率而言德國海軍是二戰最吃潛艇虧的。

英國在二戰過後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16樓:13262177790丁

英國作為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曾有著日不落帝國的稱號,有著全球最大的領土面積,也有著廣闊的殖民地,還包括實力強大的海軍。在一戰前,英國一直都扮演著老大哥的身份,不過在打贏了一戰、二戰後。

二戰結束後,各國如何處理戰犯?

二戰之後,各國處理戰犯都是通過軍事法庭進行審判。對於戰犯,一般都是關押在監獄之中,直到最後。二戰結束以後,根據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確定了中美英法俄,聯合國五常為常任理事國,對戰犯的處理要求分割槽佔領,部分戰犯遣送回國。首先,那30萬是戰俘,不是戰犯 畢竟不是每個戰俘都能夠上戰犯級別的 其次,據傳,這...

二戰後兩國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二戰結束前後,蘇美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 國家bai 美 蘇。1分 變化 由戰du時的盟友變為戰後的對zhi手。2分 事例 杜dao魯門主義 馬 回歇爾計劃答 北約組織 華約組織成立。2分,任選兩項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事例亦可 2 國家 法 德。1分 變化 由千年的宿敵走向合作。2分 事例 歐洲煤鋼共同體 或歐洲煤鋼聯營 成立 歐洲原子...

一下,你怎麼看待公婆帶娃,分享一下,你怎麼看待公婆帶娃?

我覺得如果婆婆身體好,應該給兒媳看孩子。現在的年輕人壓力都很大。房貸車貸都要還。如果婆婆在不幫一把。那壓力都是老公一個人身上。當然,經濟條件好的可以找保姆。如果婆婆有工作當然另說!要是婆婆在家呆著。身體條件又允許照顧孩子。我覺得應該是去幫一把。但婆婆給兒媳看孩子,兒媳不能覺得理所應當。要帶的感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