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1)用化學式填寫:
a是fecl3,b是fe(oh)3,c是fe2o3,d是fe,e是agcl
2)反應①的化學反應型別是複分解反應,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fe2o3+3co
高溫 2fe+3co2.
考點:鹼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複分解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反應型別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示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框圖型推斷題;攝取典型資訊、以新襯新解題.
分析:紅褐色沉澱b為氫氧化鐵,白色沉澱e為酸化後的溶液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的沉澱,因此沉澱e為不溶於酸的沉澱,可推斷為氯化銀,結合反應框圖可知,a溶液中含cl-;而a與naoh反應fe(oh)3紅褐色沉澱,所以a溶液中含有fe3+;綜上所述,物質a為氯化鐵溶液;
據此,可根據反應框圖完成對其它物銀則質的推斷.
解答:解:(1)根據不溶性鹼可受熱分解的性質,由物質c為不溶性鹼氫氧槐顫化鐵加熱後的產生,可推斷c為氧化鋒明棚鐵;氧化鐵與co在高溫條件下能生成金屬單質鐵和二氧化碳,則物質d為鐵;
因此,物質a為氯化鐵,b為氫氧化鐵,c為氧化鐵,d為鐵,e為氯化銀;
故選a、fecl3;b、fe(oh)3;c、fe2o3;d、fe;e、agcl;
2)反應①為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和氯化鈉,反應前的兩種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另兩種化合,反應為複分解反應;反應②為高溫下co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複分解反應;fe2o3+3co
高溫 2fe+3co2
己知難溶性的鹼受熱易分解,如cu(oh) 2 △ . cu?
2樓:新科技
1)紅褐色沉澱b為氫氧化鐵,白色沉澱e為酸化後的溶液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的沉澱,因此沉澱e為不溶於酸的沉澱,可推斷為氯化銀跡氏,結合反應框圖可知,a溶液中含氯離子;而a與naoh反應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澱,所以a溶液中含有鐵離子;姿寬散綜上所述,物質a為氯化鐵溶液;b就是氫氧化鐵沉澱;氫氧化鐵加熱後生成和氧化鐵和水,所以c就是氧化鐵,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鐵,各種物質都滿足轉換關係,故答案為:fe(oh) 3 ;
2)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氫氧化鐵沉澱,故答案為:fecl 3 +3naoh=3nacl+fe(oh) 3 ↓;
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fe 2 o 3 +3co 高溫。
2fe+3co 2 ;
3)鐵生鏽實際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故答案為:刷漆塗油;
4)設a溶液質量為a,沉澱質量為巧歲所取 a溶液質量的 1/6,需要純淨的a為x,fecl 3 +3naoh=3nacl+fe(oh) 3 ↓
x ax =a 6 ,x=,所以氯化鐵的質量分數為:
a ×100%=;
故答案為:,1, 己知難溶性的鹼受熱易分解,如cu(oh) 2 △ cuo+h 2 o.a、b、c、d、e 五種 物質之間存在下圖所示的轉化關係(a溶液中只含一種溶質).請根據圖相關問題;
1)b 的化學式為___
2)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a+naoh:__
c→d:__
3)寫出一種防止金屬 d 鏽蝕的具體方法:__
4)小蘇另取一定質量的 a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測出反應後的 沉澱質量為所取 a溶液質量的 1/6,則 a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___
已知鹼式碳酸銅[cu2(oh)2co3]受熱易分解、能與酸反應
3樓:魅櫻舞雪
1)h2so4 (2分) 冷卻結晶(或結晶)(1分)2)zn+cuso4==znso4+cu(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2cuo+c== (高溫) 2cu+co2↑或cuo+h2==(△)cu+h2o(2分)
cuo+co==(△)cu+ co2↑(2分)3)sio2+2c ==(高溫) si+2co↑ (2分) 置換反應(1分)
某同學認為cuo是鹼性氧化物,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證明:___.
4樓:世紀網路
鹼性氧化物能夠與酸反應只生成鹽握滾和水,例如段鎮餘:氧化銅與鹽酸旅蔽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uo+2hcl═cucl 2 +h 2 o,故答案為:cuo+2hcl═cucl 2 +h 2 o.
5.下列關於鹼 cu(oh)2 的性質的敘述中正確的
5樓:網友
c、cu(oh)2 能與鹽酸反應。
氫氧化銅不溶於水,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不能與 co2 反應,不能與 bacl2 反應。
6樓:星野草
c、cu(oh)2 能與鹽酸反應 氫氧化銅是絮狀沉澱,所以,不能發生其他反應。
在鹼性條件下,將0.1mol 的ch3cooc2h5完全水解,所得乙醇分子的氧原子內含有的中子數為
7樓:建雁山
題目中酯基的非羰基氧應該是o18吧?
答案為c酯的鹼性水解生成乙醇的氧原子應該是來自酯的,高大而酸的羥基來自鹼。所以還戚孝豎慎轎是乙醇中氧是中10箇中子。故選c
已知難溶於水的鹼受熱易分解.如:cu(oh) 2 △ . cuo+h 2 o.a、...
8樓:like楚
(1)紅褐色沉澱b為氫氧化鐵,則氫氧化鐵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生成對應的金屬氧化物,則c為氧化鐵;氧化鐵再與一氧化碳在高溫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金屬鐵和二氧化碳,則金屬單質d為鐵;
濾液加入硝酸後再滴入硝酸銀出現白色沉澱e,物質e應為氯化銀的沉澱,說明濾液中含有氯離子;結合a溶液與氫氧化鈉生成氫氧化鐵和鈉鹽的濾液;綜合所述,可判斷溶液a中含有氯離子,即氯化物a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和氯化鈉,則物質a含有氯離子和鐵離子,因此物質a為氯化鐵;
故答案為:fecl3
2)反應①為氯化鐵與氫氧化鈉發生的交換成的復公解反應;反應②為一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還原氧化鐵得到鐵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複分解反應;fe2
o3+3co高溫。
2fe+3co2
已知難溶性的鹼受熱易分解,生成金屬氧化物和水,如cu(oh)2 △ . cuo+h2o(提示:分解過程中不變價)
9樓:門迎客客盈樽
1)白色沉澱e為酸化後的溶液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的沉澱,因此沉澱e為不溶於酸的沉澱,可推斷為氯化銀,其化學式為:agcl;
2)紅褐色沉澱為氫氧化鐵沉澱,根據「難溶於水的鹼受熱易分解」可判斷物質c為氧化鐵,則金屬單質d為鐵;白色沉澱e為酸化後的溶液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的沉澱,因此沉澱e為不溶於酸的沉澱,可推斷為氯化銀,結合反應框圖可知,a溶液中含cl-
而a與naoh反應fe(oh)3
紅褐色沉澱,所以a溶液中含有fe3+
綜上所述,物質a為氯化鐵溶液;其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澱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l3
2naoh=3nacl+fe(oh)3
3)c轉化為d的化學反應為高溫下co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
o33co高溫。
2fe+3co2
故答案為:(1)agcl;(2)fecl3
2naoh=3nacl+fe(oh)3
3)fe2o33co高溫。
2fe+3co2
難溶於水 不溶於水和不易溶於水的區別是什麼?
不易溶於水 難溶於水 鏈並 不溶於水 不溶於水 不襲喚中管在任何的條件下都不會跟水相溶。難溶於水 在比較苛刻的條件下才拍山能實現的。不易溶於水 在常溫下不會與水相溶,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 如,加溫 不溶於水 不管在任何的條件下都不會跟水相溶。不易溶於水 在常溫下不會與水相溶,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
不溶於水的氫氧化物到底是不是鹼呀
是鹼。很多氫氧化物不溶於水,並不是說它沒有發生電離。任何難溶的電解質在水中總是或多或少地溶解,絕對不溶解的物質是不存在的。所以,難溶的氫氧化物在水中仍然有微弱的電離,電離出強氧根離子 oh 並存在一個溶解平衡。不溶的氫氧化物是鹼 注意 的確,大多數不溶的氫氧化物都是弱電解質,少部分電離。但不溶於水不...
一氧化碳為什麼難溶於水?一氧化碳能溶於水嗎?
一氧化碳的分子貌似是非極性的,可以看做氧提供一個電子,然後組成碳氧三鍵。一氧化碳 中有配位鍵 極性較小。樓主,相似相溶不是萬能的,要按具體情況具體判斷。相似相溶其實就是說範德華力,而範德華力只是其中一種作用力,而溶解牽涉到多種力。例如一元醇來說 一元醇是指只有一個醇羥基的醇 乙醇可以與水任意比例互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