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慎恕甘儀
如果細細算。
135°彎鉤增加的推導。
現行規範規定,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彎鉤,彎鉤的平直段需要10d,且不攔握得好閉小於75mm。我們還是遵循「鋼筋彎曲時,外側纖維伸長,內側纖維縮短,中心線長度保持不變」思路來演繹這個135°鉤所需要的增加長度。
彎心直徑還是,鋼筋中心線半圓的半徑還是。
d/2=,135°圓心角對應的圓周長度=。
所以,135°鉤所需要的長度為。
10d+可簡襪慶取。
這個僅僅適用於箍筋,不適用於縱向鋼筋。這是從箍筋的外緣計算的長度,如果從箍筋的彎前平直段算起,則為。
2樓:商莎仇尋芹
框架樑的箍筋要塌態計算的內慶衫銷容有兩個:1.箍筋個數;2.每個的下料長度。
箍筋個數:設加譽遊密區長為m、間距a,非加密區長為n、間距b,總個數為n.
則n=2m/a+n/b+1。
乙個矩形箍下料長l:設箍筋製作尺寸為b×h(即梁截面尺寸減去2保護層),直徑為d。
則①l=2b+抗震箍為20d)。.用於hrb335或hrb400鋼筋。
l=2b+抗震箍為20d)。.用於hpb300鋼筋。
梁箍筋根數計算?
3樓:中達諮詢
一、加密區箍筋根數。
1、加密區的長度=max(2*梁截面長邊尺寸,500)
2、布筋範圍除以間距=(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根並明據有小數則進1取值。
3、箍筋根數=「布筋範圍除以間距」+1
個加密區箍筋根數=箍筋根數首基*2
5、重新計算乙個加密區長度=50+「布筋範圍除以間距」*加密間距。
二、非加密區箍筋根數。
6、實際非加密區長度=梁淨跨長度-重新計算乙個加密區長度*2
7、非加密區布筋範圍=實際非加密區長度。
8、非加密區布筋範圍除以非絕芹告加密間距=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根據有小數則進1取值。
9、非加密區箍筋根數=「非加密區布筋範圍除以非加密間距」-1
10、全部箍筋根數=2個加密區箍筋根數+1個非加密區箍筋根數根據《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梁的箍筋怎麼表示?
4樓:一蓮愛教育
一般圖紙都會這樣表示, ф10 @ 150。
表示的是鋼筋的種類, ф是一級鋼(圓鋼),10表示的ф鋼筋是10個釐的,鋼筋大小,@表示是距離,150就是距離150mm,就是15釐公尺。
這個意思就是用10個釐的圓鋼間距15釐公尺。
圖紙上出現ф後面肯定有對應的數字,數字是多少就是多大的鋼筋,圖紙出現@後面肯定是間距,數字多少間距就是多少。
如果符號前面出現數字就是表示鋼筋根數,比如,6 ф10 @ 150,這就是6根10個釐的鋼筋。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8,加密區間距為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為150,兩肢箍。
當抗震結構中的非框架樑及非抗震結構中的各類梁採用不同的箍筋間距及肢數時,也用斜線"/"將其分隔開來。注寫時,先注寫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數、鋼筋級別、直徑、間距及肢數),在斜線後注寫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間距及肢數。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梁的兩端各有13個四肢箍,間距為15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2;梁的兩端各有18個四肢箍,間距為12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兩肢箍。
有關懸挑樑箍筋開口方向圖集樑鋼筋箍筋開口方向
現行的圖集中沒有規定樑 柱箍筋端部接頭 開口 位置 方向的規定。因為 目前已經廢除了開口箍 u形箍 一般的箍筋末端彎鉤要求小於90 且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小於5d,抗震地區箍筋末端彎鉤不小於135 且平直長度不小於10d。鋼筋混凝土樑柱結構破壞時,箍筋從末端接頭處拉開的情況非常少見,箍筋末端開口方向對結...
250 300梁箍筋間距怎麼設定
梁箍筋間距的設定是根據梁的荷載大小,梁的長度,箍筋的直徑以及箍筋的材質決定的。對於 的梁,一般情況下,箍筋的間距可以按照以下規定設定 梁長在m以內,箍筋直徑在mm以內,箍筋材質為鋼拆扮筋時,箍筋間距可以設定為mm 梁長在m以上,箍筋直徑在mm以內,箍筋材質為鋼筋時,昌仔箍筋間距可旅迅灶以設定為mm ...
地下室基礎樑400 1000箍筋要做多大
400寬度的樑至少是四肢箍,箍筋應外箍套內箍。外箍寬 樑寬 2個保護層。基礎樑的保護層可能是50 照圖紙說明 內箍寬就要看縱筋有多少根,放大樣確定。高層建築的地樑400 1000是常見的事啊,不奇怪。地下室基礎樑400 1000箍筋的具體尺寸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400寬度的樑至少是四肢箍,箍筋應外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