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文言文翻譯

2025-05-09 10:30:15 字數 2239 閱讀 3090

《齊人有一妻一妾》原文及翻譯

1樓:達人方舟教育

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所以平時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積累。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並保持語意通暢,而且應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以下《齊人有一妻一妾》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

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燃喊」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

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

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齊國。有個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丈夫每次外出,都(說)是吃飽喝足才回家。

妻子問跟他一起吃飯的都是些什麼人,(他就說)都是有錢有地位的人。妻子對妾說:「丈夫(每次)出去,都是酒醉飯飽才回家,問是誰跟他在一起吃喝,都是有錢有地位的人。

可是,從來也不曾見有顯貴體面的人到家裡來。我要暗中看看他到底去什麼地方。」

第二天)清早起來,(妻子)便拐彎抹角地跟蹤丈夫。(走遍)整個都城,沒有誰停下來與他打絕段擾招呼交談。最後(他)走到東門城外的墳墓中間,向那些掃墓的人乞討殘羹剩飯。

不夠,又四下裡看看,到別的掃墓人那裡。這就是他天天酒醉飯飽的方法。

妻子回去,(把看到的一切)告訴了妾,說:「丈夫,是我們指望依靠過一輩子的人。現在卻是這個樣子。

於是兩人一起在院子裡大罵,哭成一團。丈夫卻一點也不知道,還得意洋洋地從外面回來,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風。

1)處室:居家度日。

2)良人:古時妻子稱丈夫。

3)饜(yàn):飽食。反:通「返」,回家。

4)顯者:顯要的人,達官貴人。

5)瞷(jiàn):窺視,偷看。

6)蚤:同「早」。

7)施(yì):斜。這裡指斜行,斜從 跟隨,以免被丈夫發現。

8)國中:都城中。並旦國:城。

9)卒:最後。

10)之:來到。

11)東郭:東邊的城牆。

12)墦間:墳墓間。墦:墳墓。

13)祭者:祭掃墳墓的人。

14)訕:譏諷,嘲罵。

15)中庭:庭院裡。

16)施施(yí):喜悅的樣子。

17)希:通「稀」。

孟子欲休妻文言文翻譯

2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孟子欲休妻》的譯文。

孟子的妻子獨自呆在屋子裡,伸開兩腿坐著。孟子進門看到了妻子的樣子,對他的母親說:「我的妻子不講禮儀,請讓我休了她。

孟母說:「為什麼?」孟子說:

她伸開兩腿坐著。」孟母問:「你怎麼知道的?

孟子說:「我親眼看見的。」

孟母說:「這就是你沒禮貌,不是婦人沒禮貌。《禮記》上不是說了嗎?

將要進屋的時候,先問屋中有誰在裡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裡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為的是不讓人沒準備。現在你到妻子閒居休息的地方,進屋沒有聲響,因而讓你看到了她兩腿伸開坐著的樣子。

這是你沒禮貌,並非是你妻子沒禮貌!」孟子認識到自己錯了,不敢休妻。

孟子欲休妻》原文。

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戶視之,白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

母曰:「何也?」曰:

踞。」其母曰:「何知之?

孟子曰:「我親見之。」母曰:

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禮》不云乎?『將入門,問孰存。

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不掩人不備也。

今汝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也。」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婦。」

齊人有一妻一妾原文及翻譯

3樓:天府

原文: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翻譯:

齊國有乙個人,家裡娶了乙個大老婆和乙個小老婆。那丈夫每次外出,一定吃飽肉、喝醉酒,然後才返回家。

齊人有一妻一妾出自孟子。

的《孟子·離婁下》。孟子的文核畢章以論辯見長,氣勢磅礴,力量充配氏缺沛,令人不得不為之口服心折。但《齊人》這一章,卻從另一角度顯示他的文學功夫,讀來另有一番情趣。

無怪乎後人有的稱之為開小品之先河,有的把它看做**的雛形。培辯。

文言文幫忙翻譯啊,文言文幫忙翻譯一下

翻譯 呂蒙字子明,祖籍汝南富陂。年少時去南方,依附姐夫鄧當。鄧當是孫策手下的將領,多次參加討伐少數民族政權山越的戰鬥。呂蒙十五六歲時,偷偷跟隨鄧當參加戰鬥,鄧當發現以後大吃一驚,大聲指責呂蒙,讓他回去,呂蒙不肯。回去後,鄧當向呂蒙的母親告狀,呂蒙的母親很生氣,要懲罰呂蒙,呂蒙說 貧困的生活,低賤的地...

翻譯一下文言文,請翻譯一下文言文

聽取別人的話不可以不加以辨別,不辨別就會不分善惡。善惡不分,沒有比這更混亂的了。三個朝代 應該是夏商周 或是指堯舜禹 區分善惡,所以能夠稱王。現在天下衰敗,聖賢的王者之道已經被完全荒廢了。先譯了這些希望能幫到你,譯的不太準,但大意應該對 最好將文章出處發過來 興許我能幫你查到 曾經,楚昭王與吳國人作...

求翻譯有篇文言文是這樣的 齊人有馮援者具體題目不知)忘提供全篇文言文的翻譯

齊國人有個叫馮諼的,家境貧窮,不能維持自己的生活,託人請求孟嘗君,說願意投靠門下混碗飯吃,孟嘗君問 客人有什麼愛好。回答說 客人沒有什麼愛好。又問 客人有什麼本事?回答說 客人沒有什麼本事。孟嘗君笑了笑,答應收留他,說 好罷。孟嘗君左右親近的人以為孟嘗君看不起馮諼,就給他粗劣的飯菜。文言文 齊人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