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塗翠綠
分析點通常分為兩部分,乙個是產品定義,乙個是互動設計。產品定義包括三個基本內容:你的使用者是誰、你為你的使用者提供什麼服務、你提供的服務的最大特點或與其它產品的關鍵差異。
準確的產品定義描述就是一句話,比如「最新、最快、最全的手機遊戲資訊。」 產品slogan通常就是產品定義的平民化、情感化的表達(比如 「賀喚中國最大的門戶**」 -分析產品定義就是各種用,用完了根據競品提供的功能和主次安排,來反推產品定義的三要素,大多數時候,不會有兩個定義完全一樣的產品。所以也就是說分析競品的產品定義,找到和自己產品重合的那部分,然後看看對方在功能服務設計上**比自己的好。
有時競品的相對優勢不是在產品層面的,比如競品更有錢、競品是國家隊、競品是騰訊……那就是另外一套話題了。互動設計就簡單了,看競品的互動**好、為什麼好,如果針對某個具體模組,競品面臨的問題和我們是否一樣,如果一樣的話,我們能做哪些優化。對於剛入門的產禪慶凱品學徒來說,我個人還建議加個極限情況和異常流的測試分析,比如標題最大多少字、正文字數超了怎麼辦、微信朋友圈的回覆最多能顯示多少條等等。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素質要求,雖然產品門檻貌似很低,但也有很多基本功的要求。競品分析就是其一,但在競品差宴分析之下是日積月累的經驗積累。<>
2樓:猴24843盜燦
我想很多產品經理和我一樣,剛入行的時候,做了很多競品分析。有些公司,需要做非常規範的競品分析ppt,週期性的在會議上跟大家講,這種會議一般然並卵。一度我也曾讓實習生從競品分析開始做起。
其實我認為產品經理不該把太多精力花在競品分析上。在做產品的過程中,關注對手,而不是關注使用者,這是很忌諱的。這涉及到乙個非常關鍵的產品設計思想,那手悔就是「從競品出發進行設計」,還是「從使用者出發進行設計」,兩者天壤之別。
從競品出發是關注別人,以「我」為中心:我覺得對手啥比較牛,於是抄或超。也許你們設計的鉛亂功能很牛逼,但是很多時候你的使用者都會覺得然並卵,因為你們的使用者群都不一樣。
或槐薯檔者行業怎麼做,於是我找個細分領域也跟著這樣做,也許整個行業本身就是乙個問題。<>
產品經理如何分析使用者需求?
3樓:營銷乾貨分享
一、聽使用者說了什麼?
看使用者說什麼,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說?
在這樣的場景下遇到了哪些問題是無法通過現有的產品解決的?
前文中的馬的例子,就涉及到了乙個用途的問題,使用者提出這個需求,背後想要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現在的產品不能解決的話,什麼樣的產品可以解決?所以,李白想要一匹更快的馬,其實重點不是馬,而是「更快」。
所以,你提供的產品是在「馬」做文章,還是乙個顛覆性的創想,就決定了你的產品是否鞥能夠改變世界。
使用者需求。二、關注使用者的隱性需求
滿足使用者需求,不意味著滿足使用者的每乙個需求。解讀使用者需求時,我們要明確使用者之所以提出需求,是出於什麼目的,要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或者不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解決是不是使用者就會流失了。
使用者想要的,一般流於表面,例:我要買一把錘子和一些釘子。
使用者需要的,一般藏得較深,如上例:其實只是想把一幅畫掛到牆上。
我們需要解讀的是第2種需求,從而發現其中存在的機會,徐徐圖之。
整個過程中,也要慎防產品被使用者需求牽著走。我們要明確產品要做什麼?可以做的事情永遠很多,值得做、能做的僅僅是少數,知道什麼是必須做的,很關鍵。
三、快一點了解使用者需求
使用者的需求是無止盡的,所以,儘快盡多地瞭解使用者需求,是產品保持動態更新的先決條件。
功能上線之前,快速收集使用者需求就能快一點確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功能上線之後,快速收集使用者反饋(包括)bug,就能搶先一步快速迭代修正功能。
關於如何快速收集使用者需求的問題,產品經理都有自己的方法,譬如使用表單蒐集工具:麥客、夥伴雲**。高階產品經理更能看得上後者。
4樓:匿名使用者
prd模板是一種在乙個地方捕獲有關您的產品需求資訊的好方法-因此每個人都知道新功能如何解決客戶問題並推動產品戰略向前發展。
以下列表顯示了prd應該包括的關鍵元件:
1、目的。2、釋出。
3、特徵。4、使用者流程和設計。
5、分析工具。
6、未來的工作。
一、目的。prd的目標部分說明了您正在解決的客戶問題以及它與您的願景,目標和計劃的關係。這為您想要實現的目標以及針對誰的產品建立了高階目標。它還使更廣泛的產品團隊專注於構建使您的客戶滿意的功能-這樣您就可以交付最低要求的產品(mlp)。
此模板是總結產品策略的有用方法:
二、釋放。使用prd 的釋出部分概述將交付的內容和時間。這有助於內部團隊瞭解釋出的範圍和時間表,以便他們計劃工作。產品經理需求文件模板捕獲關鍵的里程碑和依賴性,以使每個人都按時進行。
這是用於捕獲有關發行版的關鍵資訊的模板:
三、特點。下一步是定義將在版本中提供的每個功能(或使用者故事)。在prd的這一部分中,您將確切解釋需要構建的內容,以便開發團隊可以確定如何最好地實現它。
使用此模板記錄每個功能的產品要求。
四、使用者流程和設計。
在prd中包含可視的線框和模型,以顯示該功能的外觀以及在整個站點地圖或頁面中的適合位置。這有助於工程人員準確地瞭解您的構想以及應如何實現功能。
產品經理如何提公升需求分析能力
5樓:網友
作為產品經理,需求分析能力非常重要,這裡分享一下需求的基礎。
第一,洞察行業動向。產品經理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產品規劃,而規劃的基本,就是你的產品,是否在行業發展的趨勢上。這一點最重要,因為你的產品,甚至你的企業,存活的基礎,就是社會需求,沒有需求的產品,是賣不動的。
而如何做,個人覺的,如果公司實力夠大,最好可以投入一些資源,找專業的機構協助,獲得最真實的資料,如果公司無此實力,建議follow行業內的領跑者。
第二,洞察自身長短。有些產品好,但是很遺憾,自己的實力無法做,那怎麼做?要明確自己的長短,自己能夠覆蓋到的市場細分,能否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優勢,核心優勢也可以看做一種核心競爭力,無外兩點,1、不可複製性,2、資源稀缺性。
1無不用講,2的話,舉個例子,火車上賣盒飯的,就是掌握了渠道的稀缺性,即便飯菜口味一般,可能也不缺銷路。
第。三、洞察使用者的購買習慣。這也要通過市場調研完成,所謂購買習慣,一是使用者的購買要素構成如何,品牌?質量?
**?還是什麼?舉個例子,路邊攤的打火機,一兩塊錢乙隻,這時候消費者的訴求,只有「火」,所以,產品方面,無需去考慮什麼顏色,樣式,等等,永遠重要的一點就是「成本」。
同樣是火機,zippo的訴求就完全不一樣,要內涵,收藏價值等等。決定這個的就是你的「使用者細分」和「定位」。
第。四、掌握以上,再思考具體的執行方式,用什麼手段獲取最真實的資訊,等等,可以去網上或書上獲取資訊。
6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1、明確問題。
首先要弄明白問題是什麼?比如乙個人病了,有3個臨床表現。這三個臨床表現不是問題本身,我們要通過這些表現去分析推斷問題本身。
因為這些表現隨著事態的發展是在變化的,問題程度的不同階段表現也是不同的。
2. 轉化問題。
這一步用高階的詞說就是建模,就像我們小學時候做應用題一樣。什麼乙個管子排水乙個管子進水,我們最終會把它轉化為純數學上的利用公式定理去求解,這個過程就是乙個簡單地建模的過程,就是我們拿著當前問題去向乙個成熟的既定的框架上去套。
3. 簡化問題。
如果乙個事情或問題需要我們坐下來去用邏輯去分析,那問題往往都是複雜的。複雜性體現在可變因子太多,或者是某一變數範圍太大無法列舉,總之是乙個看起來就抓頭髮的這麼個問題。
4. 條件集合。
這個就是上面講的明確問題、轉化問題、簡化問題的過程不是一次性的。從大的整個問題的解決來講是這個過程。具體到區域性某個過程量的分析,也是在用這三個過程。
就是不斷反覆使用前三步,並且階段不分先後,可單獨反覆使用,我們會逐漸地勾勒出結果大致的輪廓,就畫素描一樣一筆一筆去構建乙個畫像。這「一筆一筆」就是結果需要滿足的條件,這些條件是在我們反覆使用前三步去分析積累出來的。
現實問題往往是複雜而多樣的,我們分析過後不一定就能得到乙個確切的結果,但是我們一定可以把結果圈在乙個範圍內。我們後續要做的就是想辦法不斷縮小這個「包圍圈」,最終你會得到乙個確切的結果或者一接近的結果。要知道對於乙個複雜問題而言,這個「接近的結果」已經非常有價值了。
網際網絡行業,產品經理,專案經理,需求分析師有什麼區別,具體是做什麼的,有什麼交集的地方嗎?
7樓:猴車廳
1、產品經理:主要負責產品設計、執行,偏文案方面的工作(細節)
2、專案經理:這個比產品經理範圍廣,乙個專案可能有幾個產品,把控大的方向(偏技術)
3、需求分析師:根據使用者體驗度的一些資料,分析常用的功能等並提出需求。
8樓:網友
產品經理是做需求的,和客戶打交道,確定需求文件, 專案經理是負責專案開發的,控制專案進度,管理專案組成員和協調資源,這兩個都是管理職位。
需求分析師就是針對需求做具體分析和評價,最終得到準確需求的,這個就不是管理職位了,屬於技術工種。
作為一名網際網絡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技術知識?(技術如:架構、設計)謝謝大家,對於初學者該如何準備。
9樓:網友
從產品經理成長的路徑來說,要學習的知識很多,分如下幾個部分。
1、工具篇。
做個產品經理得會畫原型吧,應該要懂得怎麼把想法與需求轉化成技術、開發懂的語言。
那麼產品常用的工具得熟練,包括:axure rp、visio、xmind、ppt、word、藍湖、jira,這些都是必須要熟練的。
2、溝通篇。
乙個專案開發的過程中,產品經理需要和運營、前端開發、後端開發、測試、市場等多個部門多位同學溝通,怎麼推動專案按時間節點完成呢?
這就需要溝通的藝術,產品經理需要懂得怎麼跟人打交道,內部外部的,包括使用者。
比如產品研究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使用者研究,使用者訪談調研,怎麼提問,怎麼讓使用者把使用產品過程中的問題表達出來,這些都是需要溝通藝術的。
3、進階篇。
這部分是最難的。
理解人群的需求,針對性制定合理產品策略。
理解行業的情況,理解公司在產業中所處的位置和競爭形態,團隊就這麼多人,功能要那麼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做了之後可能帶來的反應是什麼。
同理心,資料分析的能力都是必須的。
網際網絡產品有哪些,網際網絡交易類產品有哪些
網際網絡產品的概念是從傳統意義上的 產品 延伸而來的,是在網際網絡領域中產出而用於經營的商品,它是滿 足網際網絡使用者需求和慾望的無形載體。簡單來說,網際網絡產品就是指 為滿足使用者需求而建立的用於運營的功能及服務,它是 功能與服務的整合。例如 新浪的產品是 新聞 星星女郎,騰訊的產品是 qq 部落格網的產品是 ...
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有哪些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有哪些分類
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有很多,像餘額寶 招財寶等寶類金融理財產品逐漸成為許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些商業銀行順應網際網路金融潮流的發展也推出了方便快捷的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產品,例如平安銀行的平安盈 廣發銀行的智慧金等。這種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產品非常方便快捷,既可以像活期存款一樣靈活存取,又可以實現比活期...
請問網際網路產品經理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其是我推薦你看 使用者體驗要素 這本書。說說我的理解。產品經理要做的事情。分為兩大塊 產品研發 和 專案跟進,運營。第一塊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戰略層 範圍層 結構層 框架層 表現層。戰略層 即 公司和使用者對你的產品的期望分別是什麼?怎麼平衡?產品的定位是什麼?市場戰略怎麼樣?範圍層 收集需求 需求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