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旁白怎麼說,英語鄭和下西洋

2025-05-03 02:10:10 字數 1655 閱讀 2047

1樓:05聯隊11號

人因為夢想而偉大,當大地已經承載不起夢想,他只能把目光伸向海洋。仰山之高,人之至小。山之於海,山之至嬌。

海的無邊,造成了視覺的恐懼。對於他,似乎是個躍躍欲試的期盼。也許到不了的地方就是遠方,他心中卻有著太多的遠方。

從第一次開始,似乎就是個定數判慎,拋開世人指指點點的目光和不解,一次。兩次,直到七次,直到他完全把自己的生命都放在了海洋。

絲綢瓷器是世界對古老中國的印象,如果說絲綢是用駱駝馱出來的華麗印記,那瓷器就是鄭和用船載出來的清晰烙印。王朝艦隊的豪華編制,他鄉彼岸國人的身影,以及後人在幾百年後也難以企及的航海液耐規模,最好的詮釋了我們「沒什麼不可以」。

今天大洋彼岸出土的瓷器,依舊自顧著美麗。瓷器逸出的歷史資訊,也許透掘埋敬不出他出航的動機,但他為我們在海洋那邊印下的中國印,在海的那邊的心裡留下的中國結,似乎已經足夠,足夠我們用崇敬的心走進他。

2樓:手機使用者

七寶太監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下海通四夷,以耀華夏國威!

3樓:小樹愛你敏誼

用李敏誼做一首情詩。

英語鄭和下西洋

4樓:晚風依舊溫柔

鄭和下西洋的英文翻譯為:zheng he's voyages in the south seas as far as africa。

鄭和的航行是明朝永樂皇帝委託的,是當時最大規模的海上遠航探險。鄭和是一位中國的海軍將領和探險家,於15世紀初率領多次遠航探險,包括東南亞、南亞、中東和東非等地。這些航行被稱為「寶船航海」,因為船上裝載了珍貴的貨物桐核,並旨在在所到之處建立中國的統治和文化影響。

鄭和的艦隊包括數百艘船隻,其中包括超過400英呎長、150英呎寬的巨型寶船。這些遠航探險的另乙個顯著特點是包容性,因雀輪談為它們包括來自不同種族和宗教背景頃碰的外交官、商人和學者。

在他的航行中,鄭和與各個王國和帝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包括東南亞、南亞和中東地區,航海路線十分廣泛,他還傳播了中國的文化和知識,介紹了新的農業技術、醫學和天文學等東西。

鄭和的航行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項重大成就,其歷史意義十分重大。

鄭和下西洋有什麼意義呢?

5樓:謬賜撒瑾

鄭和下西洋在政治上主要建立了亞非國家國際間的和平局勢,經濟上發展了亞非諸國間的國際**,文化方面向亞非各國敷宣中國的教化,以及。

增進了中國人民對亞非國家的認識與和了解。

鄭和下西洋過程中告誡那些「喜戰好鬥」的島國要安分守紀,另一方面從統一宗教入手,力勸改變不正的宗教信仰,對平衡各國關係,緩解因宗教問題而導致的國與國之間的緊張關係起無比重要的作用。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間的國際**,不僅使明朝獲得很大的經濟利益,而且一般的貧民也很多因此而致富,嚴從簡曾說:「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瑜,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稀,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欲矣」。

鄭和船隊傳揚了文教,使中國與亞非國家交往空前密切,增進了亞非各國人民對中國的瞭解,也極大地增長了中國人民的海外知識。開闊了眼界,豐富了中國人民對於海外的地理知識。鄭和下西洋開擴的海外市場極大的發展了像以景德鎮為中心地瓷器業,以蘇州為中心的絲織業和以松江為中心的棉紡業,以蕪湖為中心的漂染業等。

並且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鄭和下西洋還促進了向南洋移民的熱潮,為中國移民在海外的發展創造了許多有利條件!

鄭和下西洋的小故事,鄭和下西洋的故事

1405年,明成祖派鄭和 祖籍雲南 帶領一支船隊出使西洋。那時的西洋指的是我國南海以西的沿海各地。鄭和一共帶了兩萬多人,除了士兵和水手外,還有各級 技術人員 翻譯和醫生。他們乘坐62條大船,從今江蘇的太倉出發,經過福建沿海,浩浩蕩蕩地揚帆南下。鄭和每到一個國家,就把明成祖的信遞交給該國的國王,並把帶...

鄭和下西洋時間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多久

1405到1433年,歷史28年。鄭和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 1405年 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 1433年 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 即明代所謂 西洋 故名。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

鄭和幾次下西洋

七次下西洋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1405年7月11日 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 1407年10月2日 回國。第一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800人。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 1407年10月13日 出發,到達汶萊 泰國 柬埔寨 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