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時辰的順序,12個時辰順序是什麼?

2025-05-02 08:30:14 字數 5606 閱讀 9035

1樓:星月談教育

12個時辰順序: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具體如下:敏橘

1)子時——晚11點鐘到茄姿凌晨1點鐘;

2)丑時——1點鐘至3點鐘;

3)寅時—橋納團—3點鐘至5點鐘;

4)卯辰——5點鐘至7點鐘;

5)辰時——7點鐘至9點鐘;

6)巳時——9點鐘至11點鐘;

7)午時——11點鐘至下午1點鐘;

8)未時——13點鐘至15點鐘;

9)申時——下午3點鐘至5點鐘;

10)酉時——下午5點鐘至7點鐘;

11)戌時——下午7點鐘至晚9點鐘;

12)亥時——晚9點鐘至11點鐘。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十二時辰。

2樓:綰綰一茶一坐一味

12個時辰是從23:00開始,每兩個小時為乙個時辰。

23:00~1:00是子時,是12個時辰中姿世的第1個時辰。

1:00~3:00是丑時,是12個時辰中的第2個時辰,以此類推:

3:00~5:00是寅時。

5:00~7:00是卯畢行時。

7:00~9:00是辰時。

9:00~11:00是巳時。

11:00~13:00是午時。

13:00~15:00是未時。

15:00~17:00是申時。

17:00~1900是酉時。

19:00~21:00是戌時。

21:00~23:00亥跡數肢時。

12個時辰順序是什麼?

3樓:愛玩遊戲的小飛俠

中國古代十二時辰的順序:子 、醜 、寅 、卯、辰 、巳 、午、未、申 、酉 、戌 、亥。

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宋以後把十二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12個時辰,如何排序?

4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12時辰順序: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辛、亥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

1、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2、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3、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4、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5、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6、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

7、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8、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9、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10、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11、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12、亥時:人定,又名定御高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十二時辰的順序和對應的時間

5樓:民俗風景線

十二個時辰的順序和對應的時間如下:

1、子時:夜半,即23時至01時。

2、丑時:雞鳴,即01時至03時。

3、寅時:平旦,即03時至05時。

4、卯時:日出,即05時至07時。

5、辰時:食時,即07時至09時。

6、巳時:隅中,即09時至11時。

7、午時:日中,即11時至13時。

8、未時:日昳,即13時至15時。

9、申時:哺時,即15時至17時。

10、酉時:日入,即17時至19時。

11、戌時:黃昏,即19時至21時。

12、亥時:人定,即21時至23時。

十二時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人們可以從先秦時代的中國古籍中溯尋出這些詞語的淵源。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中國實行了太初曆,「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為紀。

趙翼《陔餘叢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

時辰由來:

觀天象的最佳時機應是夜深人靜、繁星滿天的時候。子夜時分(二十三點至一點),古代中國人民(天文學家或道家)仰望天空此渣如良久,忽然聽得周圍有細碎的森啟聲音,低頭一看,原來是老鼠在活動。天長日久,古代中國人民發現鼠類出沒頻繁的時刻是子時。

於是,子時便與鼠聯絡在一起,成了「子鼠」,並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屬相的第一位。【馬無夜草不肥】,牛當然也是如此。農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農家的大事。

丑時(一點至三點),農家自會起身餵牛。牛與丑時聯絡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點至五點,晝伏夜行的虎最兇猛,農家常常會在此時聽到不遠處傳來虎嘯聲。於是,虎與寅時相聯絡,有了【寅虎】。五點至七點,天亮了,兔子跑出窩,去吃帶著梁悔露水的青草。

於是,兔子與卯時相聯絡,便有了【卯兔】。

十二時辰怎麼排列?

6樓:從頭再來

十二時辰的排列順序是: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7樓:我來跟你談談情

1、子時(23時至01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

2、丑時(01時至03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3、寅時(03時至05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4、卯時(05時至07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

5、辰時(07時至09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國人民「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6、巳時(09 時至11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7、午時(11時至13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8、未時(13時至15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9、申時(15時至17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

10、酉時(17時至19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11、戌時(19時至21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12、亥時(21時至23時)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地支十二時辰順序

8樓:睡一會兒再起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樓:網友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的順序蘊含著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

子」(zǐ)就是「孽」,表示萬物繁茂的意思;「醜」(chǒu)就是「紐」,是用繩子捆住的意思;

寅」(yín)就是「演」,指萬物開始生長的意思;「卯」(mǎo)就是「茂」,指萬物茂盛的意思;

辰」(chén)就是「震」,指萬物震動生長的意思;「巳」(sì)就是「已」,指萬物已成的意思;

午」(wǔ)就是「仵」,指萬物已過極盛之時,又是陰陽相交的時候;

未」(wèi)就是「味」,是萬物已成有滋味;「申」(shēn)就是「身」,是萬物初具形體的意思;

酉」(yǒu)就是「鮑」,指萬物十分成熟的意思;「戌」(xū)就是「滅」,指萬物消滅歸土;

亥」(hài)就是「核」,指萬物成種子的意思。

十二時辰的順序?

10樓:剛開車開好房

1.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我國至少從漢代開始,便已經根據太陽昇起的時間,將一晝夜區分為十二個時辰並採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這十二時辰(大時),每個時辰相當於兩個小時,這樣一晝夜便是現在所稱的二十四小時。

2.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叫作「十二生肖」,用於記年。

3.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用於記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十二時辰順序

11樓:風音

十二時辰的順序如下:

1. 子時: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

2. 丑時:凌晨1時到做數3時。

3. 寅時:凌晨3時到5時。

4. 卯辰:清晨5時到7時。

5. 辰時:早上7時到9時。

6. 巳時:巧胡拿上午9時到11時。

7. 午時:上午11時到下午1時。

8. 未時:下午1時到3時。

9. 申時:下午3時到5時。

10. 酉時:下午5時到7時。

11. 戌時:下午7時到晚上9時。

12. 亥時:晚上9時到孝搭11時。

在古代,一天被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並以中國十二地支為名。時辰制度起源於對太陽和月亮的運動週期的觀察,並用於計算日曆和時間。在古代,時辰主要用於農業和軍事活動,如根據太陽位置決定何時耕種,以及根據鼓聲和號角聲確定何時出征。

希望以上資訊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需要,歡迎隨時前來詢問。

時辰與對應的生肖是哪些,十二個時辰與對應的生肖是哪些?

十二時辰是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相對應的生肖是 子 鼠 醜 牛 寅 虎 卯 兔 辰 龍 巳 蛇 午 馬 未 羊 申 猴 酉 雞 戌 狗 亥 豬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時間 回子 23 00 01 00...

十二時辰分別是什麼時候,古代十二個時辰分別是 分別代表什麼時間

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 中夜 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 雞鳴,又名荒雞 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 平旦,又稱黎明 早晨 日旦等 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 日出,又名日始 破曉 旭日等 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

誰能說說十二個時辰是怎麼算的!

子 zi晚上。時正至凌晨。時正 鼠。鼠在這時間最躍。一說為 ,以此類推 醜 chou凌晨。時正至凌晨。時正 牛。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備耕田。寅 yin凌晨。時正至早上。時正 虎。老虎在此時最猛。卯 mao早上。時正至早上。時正。兔。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辰 chen早上。時正至上午。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