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針對易怒的人群,修習佛道的法門最顯知的是:修「忍辱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是六波羅蜜之一,忍辱,能忍耐侮辱;波羅蜜,到達彼岸、終了、圓滿等義,可簡單理解為圓成佛道之意。
那麼,圓成佛道又與能忍辱有何關係,或者說有何必然關係?在這個問題前,先說說佛法是怎麼產生的,實在說,世尊 釋加牟尼佛認為眾生成就佛道是一件容易的、必須的事情,因為眾生皆具「佛性」,但是,因眾生受無始以來業習的薰染,而迷失了自己的「佛性」現在要恢復眾生各自的「佛性」就需要方法,因此,就產生了佛法。不過,眾生習氣各有不同,世尊深知解決這個問題,用一種方法不行,必須根據諸眾生不同的習氣喧說不同的法門,達到對症施坦世治的目的,比如,為吝嗇者說佈施法;為懈怠者說精進法;為散漫者說持戒法等等。
在此處我們主要**世尊為易怒者所說的忍辱法,這也就回到剛才提出的問題:能忍辱與圓成佛道的關係。首先說說什麼是「易怒讓握肢者」,怒,怒氣。
說乙個人因受到衝撞而產生怒氣,火冒三丈,大發雷霆,那麼,他為什麼回這樣呢?說實在話,是為自己,自己又是什麼呢?自我意識,就是人們所說「面子」,「面子」又是什麼呢?
是每個人站在鏡子前看到的那個影相,身體,人們為了讓自己的「體相、名氣」能在社會上得到彰顯,其方法可謂:不擇手段;為了捍衛自己「體相、名氣」,不惜代價,其中包括對他人以怒氣相加。因此,「易怒者」的怒氣還是自私自利的自我意識在作祟,受不了衝撞,更何況侮辱。
乙個真正修行佛道的人,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放棄自私自利的自我意識,那他就與皮悔佛道來說無門而入。自我意識即《金剛經》中世尊所說:「我相、我見」,修行人如果不能看破「我相」這個大障礙,就無法參悟出什麼是「自性」,不能得見「自性」,就不可能有非常得力的真實修行、修悟。
所以說「我佛慈悲」,為了讓人們看破「我相、我見」,乃至看破「人、眾生、壽者」,直至圓成佛道,四十九年苦口婆心地喧說了適合各類人群的法門。
因此,易怒人群修習「忍辱」法門,極易領悟「波羅蜜」。
2樓:匿名使用者
修身養性讓我們成就的是自我。
怎麼結合實際修身養性
3樓:呆萌小怪獸
完善自我,修身養性是乙個人一生的實踐命題。是成就小我,實現大我,取得事業成功的首要步驟。下是我為大家整理怎麼結合實際修身養性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心靜
我攜型們生活的社會浮躁而複雜,想修身養性,首先應追求「心靜」。靜,其實我們人人可以做到。無論是讀書學習,還是待人接物,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就能明白自己的目標、初始的想法,看清事物、事件的真面目,辦事效率也會提高笑隱洞。
不靜,省身不密,見理不明,看問題經常會浮於表面。
平常心
如果我們對家庭瑣事、世間之事總是看得相當重要,不能平淡處之的話,就會對很多事情都放不開。不僅心情受到負面影響,情緒波動大,連精神也受到牽累,內心感到痛苦。自然而然,會影響到待人接物,處世治事。
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非常重要。雖然,實際生活中,我們做不到事事「平常心」,但我們應該儘量追求這種心態。
疏導壓力
對於困擾形成的壓力,我們不必迴避。儘量採用正確、健康的方式疏匯出來。這樣,心境可漸漸平復,還原自我,實現「修養」的目的。
讀書求變
如果說人的`本性是乙個人最核心的靈魂部分,那麼,讀書可以改變這個核心部分。書,本質上體現的是人與社會的關聯,闡述的是對人生以及社會的認識和理解。愛讀書的人,總能從中汲取精華,剔除糟粕,最後變為自己的思想積澱。
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是一種便利的修身養性方式。
改過
人人都有固步自封的一面,自己的錯誤,往往自己是最後乙個知道的。所以,在改正自身缺點方面,需要他人的協助。常言說的好,「指出自己錯誤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有朋友說我們的缺點,那麼要重視了。
他是幫我們修身養性呢。知錯就改,自我當然越來越完善。
遠遊交友
古人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遠遊是雕琢性情、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的好方式。
交通便利的今天,遠遊不是什麼難事。在陌生的地方,結識「萍水相逢」的朋友,享受大自然,體驗真實的自我,樂事一件。我們的修養,也能從中得到提公升。
修身之志
碰枯大文學家蘇軾說過,「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修身也是一樣,當有修身之志。我們倡導「立常志」,而不是常立志。
無論是「淑女風範」、「職場精英」,還是「大家風範」、「名流碩學」,志向一旦確立,就不要輕易改變。
處世修身修身養性對聯大全,關於修身養性對聯大全
為您奉上 把酒知今是 觀書悟昨非 無慾而名立 理得則心安 君子善飲貴斟酌 酒徒貪杯賤名節 胸闊千愁似粟粒 心輕萬事如鴻毛 知事曉事不多事太平無事 忍人讓人不欺人方可為人 鄙帚嘗自珍 糟糠多相惜 笑則喜顏回 忍而寬子路 開懷一笑天下事 閉口不論世上人 修身豈為名傳世 作事唯思利及人 酌酒杜煙八秩老翁無...
幾本修身養性的好書,推薦幾本修身養性的好書
華語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遇見未知的自己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活出全新的自己 重遇未知的自己 德國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爾的作品 新世界 靈性的覺醒 當下的力量 加拿大知見心理學領袖克里斯多福 孟的 找回你的生命禮物 親密關係 通往靈魂的橋樑 一行禪師作品 太陽,我的心 觀照的奇蹟 來自心上的答案 生活是...
如何做到修身養性
一 要讓自己快樂,只要下決心快樂,就會快樂,快樂是來自內心,與外在事物無關。二 做適當的運動和攝取適當的營養,不要操勞過度。這樣,它才能成為完全服從我的命令的機器。四 要以三種方法鍛鍊自己的靈魂,一是默默的做一件善事,另外每天至少做兩件自己不願做的事。五 要給人良好的印象,精神奕奕 服裝整潔 講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