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生亦何歡,死亦何哀。」出自什麼

2023-07-14 09:10:45 字數 1534 閱讀 4426

1樓:life紫藤鞦韆

這句應該是從佛教教義中演化出來的,佛教對生死的看法,不同於世俗。過去有一個人老年得子,欣喜萬分,一禪師卻在門口痛哭這個家裡多了一個死人。因為事實上,「生死一如」,生的時候就應知道會有死的一天。

生死猶如一張紙,只隔一面而已,生了就會死,死了又再生。佛教以「喬遷之喜」來形容生死,房子舊了必須搬一個新居,衣服破了應該換一件新衣,身壞命終也會賦予另一個新的軀殼。因此,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

後來諸多作品有引用,除了一樓說的外,還有《倚天》裡明教的人在光明頂就唱過"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喜樂憂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生亦何歡,死亦何哀。」出自什麼

2樓:逆光暖陽天平座

原文「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出自莊子與莊學後學。

莊子·至樂》原文: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而本無氣。

雜乎芒忽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白話文翻譯:

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惠子認為不應該,莊子說:「我的妻子,推察起來,開始並沒有生命。

不但沒有生命,而且沒有形體。不但沒有形體,而且沒有形體產生的氣候徵兆。在渾沌混雜之中,逐漸釀成了產生形體的氣候徵兆,進而具有了形體,進而具有了生命,進而又有了現在的死亡。

3樓:光腳的麥兜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出自《莊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為活著而感到開心,也不惶惶恐懼於死亡。

擴充套件資料:《莊子》一書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人生和政治觀等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等諸多方面。原有內篇七篇、外篇。

二。十。八、雜篇。

十。四、解說三,五十二篇,十餘萬言。郭象刪減後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個,六萬五千九百二十字,其中,內篇七篇;外篇十五;雜篇十一。該書包羅永珍,對宇宙、人與自然的關係、生命價值、批判哲學等都有詳盡的論述。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象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4樓:蠻小夜

生亦何苦,死亦何哀。原本是佛家用語,佛家認為人在塵世是受苦受難的,惟有天國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理想的樂園;所以佛家對死從內心不覺是苦事,用解脫的思維來認為死比生還要好;更進一層的佛家用佛的教義來救現在的世界,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就是這種佛法的體現;佛家認為塵世人的生死不重要,惟有按照佛家的修行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 後來人把佛理才生活中加以闡述,表達對生死**的比較透,接近佛家得道。

一生的大悲大喜,恩怨情仇。佛說諸般苦痛,自而為之!亦是「菩提本無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生亦何歡?死亦何樂?出自哪兒,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出自哪裡?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出自 莊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為活著而感到開心,也不惶惶恐懼於死亡。擴充套件資料 莊子 一書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 藝術 美學 審美 人生和政治觀等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 人生 政治 社會 藝術等諸多方面。原有內篇七篇 外篇二十 八 雜篇十 四 解說三,五十二篇,十餘...

生又何哀死又何懼這話什麼意思呀!請賜教

這句話一般常見的說法是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 這話本來的意思是說 活著有什麼樂趣,死又有什麼好害怕的呢?這是指人在一種理想或者信念破滅之後,了無生趣,死也不怕的心態。後來被人演化成很多類似的話,比如 死亦何苦,死亦何哀 死亦何歡,死亦何苦 但整體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活著要是沒意思,還不如死掉算了之類的...

君子正身以明道,直以行義,亦復何憂懼乎求翻譯

君子正身以明道,直以行義,亦復何憂懼乎?出自 陳書 蕭引傳 原文是 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義,亦復何憂懼乎?現代漢語的意思是 有道德修養的人修養自身來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來顯示操行和道義,還有什麼可憂慮畏懼的呢?君子修身以申明道義,正己來實行道義,還擔心害怕什麼呢 英語專業考研中的翻譯,文學,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