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民族服飾是什麼?漢族的傳統服飾是什麼

2023-06-29 02:20:11 字數 3101 閱讀 6574

1樓:高貴頹廢

就是漢服。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023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

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佈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

2樓:苫瀾

主要特點是寬抱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我們現在雖然不能見到這種服裝的千姿百態的原型,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漢代的帛畫和魏晉隋唐遺留下的一些人物畫中窺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簡單的漢裝大衣附著在不同體態的人物身上頓時具有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線條柔美流暢,令人浮想聯翩。樸素平易的裝束反而給他們增添了一種天然的風韻。

袍服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平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

3樓:快捷生活空間站

漢族的民族服飾是漢服。漢族傳統服飾,簡稱漢服,即華夏衣冠,又稱為漢裝、華服。屬於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

是從夏商周時期到明朝末期,華夏民族(漢族)所著的、具有濃郁華夏民族風格的一系列華夏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

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型別。

漢服特點:漢服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族人裝飾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

漢族的傳統服飾是什麼?

4樓:生活常識愛分享

漢族的傳統服飾簡稱漢服。漢族的服飾比較複雜,自古至今變化很大。古代服裝主要有裙服、袍服、襦褲服等。

到近現代,漢族服裝大變,特別是辛亥革命後,作為封建的等級禮服和繁瑣的裝飾等完全被淘汰。城鎮男子一般是內著短衣長褲,外穿長袍、長衫,或在長袍外加馬褂、短背心。也有穿西裝的。

婦女服飾一般是上衣衫下裙褲。

漢服的特點。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釦子,而用繩帶繫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型別。

漢民族的服飾特點?

5樓:在學了在學了

漢族服飾的特點

縱觀幾千年的歷史,漢族的服飾,在式樣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連兩種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裝始終保留的鮮明特點。不同朝代、不同歷史階段,又各有不同的特點。

五種正色。在服飾的色彩上,漢族視青、紅、皂、白、黃等五種顏色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為宜。

但從唐代以後,黃色曾長期被視為尊貴的顏色,往往天子權貴才能穿用。

神秘的中國術。

服飾的原料,主要有麻布、絲綢、棉布、毛呢、皮革等。漢族的染織工藝,以其歷史悠久、技術先進、製作精美而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享有盛譽。古代染織,特別是絲織方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世界上獨有的。

古代的染色技術也極為卓越和先進,不僅顏色種類多,色澤豔美,而且染色牢固,不易褪色,被西方人譽為神秘的"中國術"。其方法大體可分為織花、印染、刺繡、書花四大類。

由抽像到寫實的衣服圖案。

漢族服飾的裝飾紋樣上,多采用動物、植物和幾何紋樣。圖案的表現方式,大致經歷了抽像、規範到寫實等幾個階段。商周以前的圖案,與原始的漢字一樣,比較簡煉、概括,抽像性強烈。

周朝以後至唐宋時期,圖案日趨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對稱,紋樣佈局嚴密。明清時期,已注重於寫實手法,各種動物、植物,往往被刻畫得細膩、逼真、栩栩如生,彷彿直接採擷於現實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處理,充分顯示了漢族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漢族服飾在式樣上主要上衣下衫和衣裳連屬兩種基本行制,大襟右衽,是其服裝始終保留的鮮明特點。在不同朝代、不同歷史階段又有不同的特點。過去婦女穿上衣下衫式的服裝較多,男子則穿上下連屬的袍衫。

現代**以中山裝為代表,**以旗袍為代表。漢族服飾色彩以青、紅、皂、白、黃等五色為 「正色」, 原料主要有麻布、絲綢、棉布、毛呢、皮革等。

漢族的民族服飾有哪些

6樓:郭醉冬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 1] 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裡的冠服體系 [2] ;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

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 [3] 。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 [4] ,源自黃帝制冕服 [5]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 [6] 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 [7] ,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 [8] ,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 [9-10] 。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特徵。

唐朝服飾是不是漢服(漢族民族服飾)的一種

從周朝到明朝漢族人日常穿的基本都是漢服,但也有偶爾穿穿胡服的,比如唐朝前期日常就流行穿著胡服,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時裝,但這些胡服的結構和元素有很多已經漢化了的,日常還是以漢服為主,尤其是重大場合規定必須穿漢服 肯定是的,我拿腦袋擔保!是的,但是現在的 所謂唐裝 是假冒我們大唐的名聲,是野豬皮的衣服,跟...

少數民族服飾特點少數民族服飾的特點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xzw王者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 樸素 美觀。男子多穿藍色 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 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夥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0釐米長的穗頭垂於腦後。如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

材料一北魏時期傳漢族服飾的少數民族貴族

1 2467bai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du 穿漢服 改zhi 漢姓等dao 唐與吐蕃和回親 文成公主嫁給吐答蕃贊普松贊干布 元朝形成了由波斯等外國人和中國的漢 蒙等民族融合而成的新的民族 回族。3 實現民族團結 民族平等 各民族共同發展。為什麼在東漢末年的時候少數民族會內遷?從東漢末年以來,中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