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的大細胞和粒細胞有聯絡麼?

2023-01-06 10:45:39 字數 828 閱讀 4401

1樓:網友

現在醫院一般都用血細胞分析儀作血常規,三分類儀器是根據細胞大小進行白細胞分類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形態學分類。儀器一般把白細胞分成三群,大細胞群定義為中性粒細胞,小細胞群定義為淋巴細胞,中間細胞群定義為單核細胞。 如果要是某一群細胞升高或減低太多,要求還是應該收工分類的。

中間細胞偏高,如果淋巴細胞減低,則考慮感染或感染恢復期。

2樓:目擊者

是可以這樣理解的。

小:想當於淋巴細胞。,其他細胞就算中間的。

3樓:網友

恩 現在儀器就是這樣認定的。

4樓:舟可

一般來說,看白細胞計數來分析臨床意義,高值時可能為身體部位發炎、白血病、組織壞死等;但孕婦、新生兒及激烈運動過後亦會偏高。低值時可能為病毒感染、再生障礙性貧血及自體免疫疾病。

白細胞又分為中性、嗜酸性、嗜鹼性粒細胞、淋巴及單核細胞。白細胞分類的值,均應與白細胞檢查值相互配合: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1) 中性粒細胞偏高:可能是細菌感染、炎症或骨髓增殖症。

(2) 中性粒細胞偏低:可能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或某些藥物的***。

(3) 嗜酸性粒細胞過多:可能有過敏、寄生蟲感染、各種**病、惡性腫瘤或白血病。

(4) 嗜鹼性粒細胞過多:可能有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5) 單核細胞增多:可能在急性細菌感染的恢復期、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6) 淋巴細胞增多:可能感染濾過性病毒或結核菌。

(7) 淋巴細胞減少: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在急**染症的初期,中性粒細胞增加時,淋巴細胞百分比會相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