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上說得到的大月氏是現在的什麼地區

2022-09-28 04:56:20 字數 4769 閱讀 5322

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公元前 177 ~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于遣右賢王大敗月氏。公元前 174年,匈奴老上單于立,不久又大敗月氏,殺其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大多數部眾遂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種大部分被迫南遷到興都庫什山以南。

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殘眾與祁連山間羌族混合 ,號稱小月氏, 而西遷之月氏從此被稱為大月氏。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間,烏孫王獵驕靡長大,為其父報仇,遂率部眾西擊大月氏,奪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遷,過大宛,定居於阿姆河北岸。

公元前 1 世紀初葉,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南的大夏。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貴霜獨大,建立貴霜帝國。

歷史書上說的大月氏是張騫出使西域時的大月氏,在如今的伊犁河流域。

2樓:人間鳳

由於大月氏位處於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使它慢慢變得強大。到後來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伊犂的,被稱為大月氏;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支。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新疆、哈薩克東部一帶

4樓:毓千厹

月氏民族遍佈河西、中亞、南亞,在一個漫長的時期中,通過多次的遷徙活動形成。

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今張掖至敦煌、酒泉一帶

公元前139~前129年間,大月氏被奪取伊犁河流域等地 被迫南遷,定居於阿姆河北岸,今土庫曼納巴德。

當時月氏人有五個部落,每個部落有一個酋長,稱為翕侯,公元前一世紀初,五翕侯中的貴霜翕侯丘就卻(約公元16—65年)消滅其他翕侯,統一五部落,建立起貴霜,是曾存在於中亞的古代盛國,在其鼎盛時期(105年—250年)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綿延至裡海、阿富汗及恆河流域。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一世和其承繼者統治之下達至鼎盛,曾擁有人口百萬士兵二十多萬,被認為是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

後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今新疆伊犂,稱大月氏;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稱為小月支。

歷史書上說得到的大月氏是現在的什麼地區

5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公元前 177 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于遣右賢王大敗月氏.公元前

174年,匈奴老上單于立,不久又大敗月氏,殺其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大多數部眾遂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種大部分被迫南遷到興都庫什山以南.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殘眾與祁連山間羌族混合

,號稱小月氏,而西遷之月氏從此被稱為大月氏.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間,烏孫王獵驕靡長大,為其父報仇,遂率部眾西擊大月氏,奪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遷,過大宛,定居於阿姆河北岸.

公元前1 世紀初葉,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南的大夏.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貴霜獨大,建立貴霜帝國.

歷史書上說的大月氏是張騫出使西域時的大月氏,在如今的伊犁河流域.

大月氏怎麼讀才是正確的? 40

6樓:lee羅亞輝

dà yuè zhī。

古族名。月氏族 的一支。公元前2世紀從中國甘肅敦煌一帶遷往伊犁河流域,不久又遷往阿姆河流域。

公元前125年左右 滅大夏。公元前128年漢使張騫通西域至其國,後與漢往來漸密。

《康熙字典》等中,「月氏」的條目均注為yuèzhī,或在「月」下注音「魚厥切」。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約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漢使張騫至其國,以後往來漸密。

國內分為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五部歙侯。

擴充套件資料

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直接目的即為溝通與西域的聯絡,聯合大月氏,以夾攻匈奴。張騫歷經艱險,找到了大月氏,雖然沒能說服他們夾攻匈奴,卻由此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開啟了東西方**和文明交流的通道。

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7樓:桃李芬芳

大月氏怎樣讀

大月氏正確的讀法是:

dà yuè zhī

關於月氏的讀音,自五十年代以來,中、小學歷史課本一直注音為ròuzhī(肉支)。但據考證,這個注音是不對的,月氏的「月」字舊讀作「肉」,這是以訛傳訛結果,是誤讀。《說文解字》中「月」與「肉」是形似而不同的兩個部首,但常被混淆。

新版的《辭海》已經將「月支」讀音糾正為「越之」。「月氏」國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見諸記載,即《逸周書》和《管子》中所記載的「禺氏」國。禺、月是同一外來語音的不同譯寫,不應當讀為「肉」。

2023年第二期《文史知識》 曾登過一篇題為《「月氏」究竟讀什麼音?》的文章對此做過勘正說明。文章提出了三個證據:

一、查《史記·匈奴列傳》、《漢書·西域傳》以及《資治通鑑》卷十八漢紀十,凡首見月氏名字的地方,月氏的「氏」都專門注出「氏,音支」,而「月」字卻都沒有另外注音,可見自古以來,月氏的「月」字不另讀音。

二、清人何秋濤和近人王國維考證,《逸周書》和《穆天子傳》中提到的「禺氏」、「禺知」,即《史記》、《漢書》中說的月氏,月、禹音相近,說明月氏的古音不可能為ròuzhī(肉支)。已故歷史學家岑仲勉在《漢書西域傳地理校釋》一書中,對月氏應讀為yuèzhī(月支),有專文論述。

三、通行的辭書,如《辭源》(修訂本2023年版第二冊1473頁)、新編《辭海》(3425頁)、《中華大字典》(846頁)、《康熙字典》中,「月氏」的條目均注為yuèzhī,或在「月」下注音「魚厥切」。

8樓:之那年青春正好

"大月氏"讀成dà ròu zhī

一、公元前2世紀以前居住在中國西北部、後遷徙到中亞地區的遊牧部族。在中國先秦時代的古籍中,或譯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後來也有譯作月支的。

二、概述:月為肉字的古體(氏古音讀作支)。(大月氏讀成dà ròu zhī)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

三、民族祖先

月氏本是世居我國河西、祈連山一帶的遊牧民族,公元前二世紀為匈奴所敗,西遷伊犁河、楚河一帶,後又敗於烏孫,遂西擊大夏,佔領媯水(阿姆河)兩岸,建立大月氏王國。月氏西遷伊犁河、楚河時,逐走了原居該地的塞人(saka),迫使塞人分散,一部分南遷罽賓,一部分西侵巴克特里亞(bactria)的希臘人王國,建立大夏國。後來月氏復佔大夏,月氏王親轄巴克特里亞平原的沃野,而將東部貧瘠的山區分封五部翕候治理。

關於休靡、貴霜、肸頓、高附五部翕候究竟是月氏人還是大夏人(塞人)的問題爭論很大,近人餘太山在《塞種史研究》中力辨五翕候是大夏人,為月氏王所扶植的親奉月氏的大夏國原小長的後裔或親族,其說甚是。據《魏書·西域傳》,可以考定五翕候領地都在東部山區,絕非大夏國的全部領地,大月氏王未必會將親族置於這些貧瘠的地方,而起用原大夏國的小長或其後裔來管理這些並非要害的地區是很有可能的。

9樓:愛嘟的海角

關於月氏的讀音,自五十年代以來,中、小學歷史課本一直注音為ròuzhī(肉支)。但據考證,這個注音是不對的,月氏的「月」字舊讀作「肉」,這是以訛傳訛結果,是誤讀。《說文解字》中「月」與「肉」是形似而不同的兩個部首,但常被混淆。

新版的《辭海》已經將「月支」讀音糾正為「越之」。「月氏」國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見諸記載,即《逸周書》和《管子》中所記載的「禺氏」國。禺、月是同一外來語音的不同譯寫,不應當讀為「肉」。

2023年第二期《文史知識》[2] 曾登過一篇題為《「月氏」究竟讀什麼音?》的文章對此做過勘正說明。文章提出了三個證據:

一、查《史記·匈奴列傳》、《漢書·西域傳》以及《資治通鑑》卷十八漢紀十,凡首見月氏名字的地方,月氏的「氏」都專門注出「氏,音支」,而「月」字卻都沒有另外注音,可見自古以來,月氏的「月」字不另讀音。

二、清人何秋濤和近人王國維考證,《逸周書》和《穆天子傳》中提到的「禺氏」、「禺知」,即《史記》、《漢書》中說的月氏,月、禹音相近,說明月氏的古音不可能為ròuzhī(肉支)。已故歷史學家岑仲勉在《漢書西域傳地理校釋》一書中,對月氏應讀為yuèzhī(月支),有專文論述。

三、通行的辭書,如《辭源》(修訂本2023年版第二冊1473頁)、新編《辭海》(3425頁)、《中華大字典》(846頁)、《康熙字典》中,「月氏」的條目均注為yuèzhī,或在「月」下注音「魚厥切」。

10樓:弦芝椛月

大月氏 great yüeh-chin;indoscyths da4 rou4 zhi1

公元前 2世紀以前居住在中國西北部、後遷徙到中亞地區的遊牧部族。在中國先秦時代的古籍中,或譯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後來也有譯作月支的。月為肉字的古體(氏古音讀作支)。

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公元前 177年前不久,月氏擊破敦煌附近另一個小遊牧部落烏孫,殺其王難兜靡,奪其地,難兜靡子獵驕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公元前 177 ~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于遣右賢王大敗月氏。

公元前 174年,匈奴老上單于立,不久又大敗月氏,殺其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大多數部眾遂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種大部分被迫南遷到興都庫什山以南。 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殘眾與祁連山間羌族混合 ,號稱小月氏 , 而西遷之月氏從此被稱為大月氏。

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間,烏孫王獵驕靡長大,為其父報仇,遂率部眾西擊大月氏,奪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遷,過大宛,定居於阿姆河北岸。公元前 1 世紀初葉,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南的大夏。

至公元初,遂建立強大的貴霜帝國 。大月氏人的兩次遷徙對中亞地區的歷史影響至巨。它造成希臘化的巴克特里亞王國滅亡,促使塞種入侵印度北部,並引起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從而開闢絲綢之路。

參考資料:維機百科

歷史書上的朱元璋

大部分歷史類書籍中的朱元璋,都長著一張標誌性的 鞋拔子臉 然而,在故宮南燻殿所藏的官方正式版歷代帝王畫像中,朱元璋的面貌卻天庭飽滿,面如滿月,不僅不醜,甚至還頗有英氣。到底哪一張才是朱元璋的真實相貌呢?一起走進今天的歷史揭秘。對於這個問題,當代人也爭議不少,很多人就認為,民間通行流傳的 鞋拔子 朱元...

歷史書上能貼提綱嗎

1 你bai 可以把參考書上的提du 綱剪下來貼到書上,但 zhi不可以攜帶參考dao書 2 你可以將手專寫提綱粘屬貼在書上,但不可以另訂成冊 3 你可以直接將提綱手書到書本上 哥們考的時候是這樣要求的,不過就算你把書店搬過去也沒人管你,就看你能不能寫得完了。中考不怕找不到答案,就怕找到了答案沒時間...

這種大孔銅錢是什麼朝代的?,記得老版歷史書上有,好像是某朝的

這上面的字是 五銖 五銖錢自西漢武帝元狩五年至唐武德四年,鑄造歷史長達七百餘年。五銖 字文得名源於它的重量 一枚重五銖 以西漢一斤為250克算,一銖約0.65克,五銖約3.25克 某朝代的史書一般有當朝編還是下一個朝代編?一般地說,是當朝有記載歷史的史官記錄,每個王朝的皇帝都想千秋萬載地統治,所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