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籍讀後感,歷史書籍的讀後感

2023-04-23 13:50:20 字數 1426 閱讀 4685

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

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

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裡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

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鑑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

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

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儘量吧!儘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鑑,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複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杆。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歷史書籍的讀後感

歷史書籍讀後感怎麼寫

關於歷史書籍的讀後感

有關歷史的書的讀後感

關於歷史著作讀後感

中國歷史讀後感

2樓:張仨李四王二麻

龐大 突兀 複雜 精彩 驚訝 深思 借鑑 重演。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即一部戰爭史!

歷史文學著作讀後感

4樓:臉比黃花大

小孩子不要過於依賴網路,這樣的應該自己寫,否則只能害了你自己!

中國歷史書籍,中國歷史書籍推薦

如果沒時間,就看看比較大眾的 史記,資治通鑑 白話版 如果你特別喜歡,也有時間,也有一定古文基礎,推薦你一定要看 二十四史 這是中國的所謂正史,包括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 北齊書 周書 隋書 南史 北史 舊唐書 新唐書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遼史 金史...

近現代歷史書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記 這書可以在當地圖書館找到,絕對有的 還有記住 歷史只是勝利者的歷史.咱們很難看到客觀的歷史.央視出的 復興之路 系列,不僅有客觀談論,也有全球求各地歷史專家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談論和觀點 鄒牧侖 居美華人學者 的 夢斷神州 系列,它能夠從歷史的深層如民族文化 制度的和思想等方面全面解...

最近想讀幾本歷史書籍,哪些關於歷史的書籍值得

推薦 史記 史記 是西漢司馬遷所著,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到三皇五帝,下至漢武帝時期,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當初司馬遷在寫此書時,樹立的巨集願是 究天人之跡,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今人看來,此書是用文言文所寫,這在是當時的白話文,如果稍微有一點文言文功底的人,看此書是沒有需要障礙的。中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