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哪個朝代,《清明》是哪個朝代的哪個詩人寫的

2022-07-02 16:42:27 字數 4541 閱讀 7424

1樓:瘋狂的王老闆

杜牧有一首很著名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綿山景區景點之一:母子石像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

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所在地原叫「定陽」,被晉文公更名為「介休」,意為介子推休息之地。現綿山已由當地人民開發為著名旅遊景區,其中一重要景點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為當地人民效忠兩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

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

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2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1636—2023年)和明朝(1368-2023年)

清明節最早出現於哪個朝代

3樓:紅叔看裝修

通常說,中國傳統節復日起源於漢

制代。因為,春節、元宵節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主要傳統節日在漢代定型。

其中春節,最早源於先秦時期.。在中國大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呂氏春秋《季冬記》中有記載,當時被稱作「逐除」,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鬼,祈福來年。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但應該說,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早在先秦時期,大部分節日已經開始初露端倪。

中國古代的這些傳統節日,大多和節氣有關。戰國時期,二十四節氣基本齊備。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

原始崇拜、迷信禁忌、神話傳奇故事、娛樂禮儀等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豐富了這些節日的內涵。

4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5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是bai中國的民俗。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du仲春與暮zhi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dao第108天。是中國版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2023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權明節是中國的民俗。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

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2023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6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在2023年5月20日

《清明》是哪個朝代的哪個詩人寫的

7樓:魚兒游泳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8樓:漫說新語啊

唐詩三百首,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

9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是每年的四月四號

清明節開始於哪個朝代

10樓:中國你純媽熊

1、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祭祀節日之一,大約在公立的4月5號前後,主要活動是掃墓和祭祖,緬懷先祖,還有踏青、放風箏等民俗。

2、清明節大約始於周朝,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

史。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起始於我國的哪個朝代?

12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踏青。。西周就有此風俗

後人將清明之前的寒食節和清明節合併。。。才有了今天的清明概念(出門遊玩、祭祀緬懷先人)

13樓:0龍o少o爺

唐朝掃墓,宋朝賞月,漢代元宵

14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祭祀節日,是如何而來,快來了解一下

15樓:粟裕安逸

周朝........

這個是哪個朝代的?

16樓:miss【愛

現代的,看發字就知道。從字型來說這些是相當現代的字型,與古代字型完全不同。繁體簡體混用,這個不僅是近代的切製作水平很低,大概率是小廠製作的日用器具。

17樓:我喜歡讀言情書

這應該是現代 瓷罐。雖然看上去它的釉色很好。但是他的釉上面印刷上去的都版是現代文字。

如果瓷罐是要權有年代的話。上面絕對是不會有現在的漢字。上面有字型,都應該是以前古老的繁體字。

你這個瓷罐算上最早的時間,都應該是在文革期間出爐的。

18樓:四川瑞利恆律師事務所

使用漢字是簡化字,年代不會久遠。

清明掃墓的習俗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

19樓:f豔陽天

我國bai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du代,已有二

zhi千五百多年的歷史。dao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內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容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到了宋代,民間興起焚燒紙錢祭奠先人的習俗,由於寒食節禁火,清明節升火,百姓燒紙就只能在清明期間舉行,清明掃墓由此逐漸取代寒食掃墓的傳統。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20樓:吸血排骨男

清明最初只是節氣名稱,時間在夏曆

三月間(公曆4月5日前後),比寒食節晚一至兩天。版清明的權含義,據《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亮。

故謂之清明。」到了清明這天,天氣回暖,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同時也是惜春正命、紀念亡人的絕佳時機。唐代統治者允許百姓將寒食節掃墓祭祖的習俗延續至清明這天,以此強化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孝親傳統,清明初具節日性質。

到了宋代,民間興起焚燒紙錢祭奠先人的習俗,由於寒食節禁火,清明節升火,百姓燒紙就只能在清明期間舉行,清明掃墓由此逐漸取代寒食掃墓的傳統。值得注意的是,清明節以掃墓祭祖為主題,但同時也含有踏青春遊的內容,盪鞦韆、蹴鞠、拔河等戶外活動節日期間特別流行。按照哀而不傷、陰陽協和的文化傳統,倒也可以理解:

墓祭是通陰間,踏青是順陽氣,恰為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

清明節最先起源於哪個朝代?

21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節名中有了兩個朝代,明朝和清朝,好像上天安排封建王朝的最後在明去清結!

清明節的歷史追溯到哪個朝代?

22樓:落葉知秋

清明節歷史悠久,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所以說春秋時就有清民節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首《清明》詩人是誰?哪個朝代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文解釋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淒涼。向人詢問酒家 有,牧童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村。詞語解釋 紛紛 形容多。斷魂 形容十分傷心悲哀。杏花村 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本詩影響,後人多用 杏...

成吉思汗是哪個朝代的,成吉思汗是哪個朝代的皇帝?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人。成吉思汗原名孛兒只斤 鐵木真,是蒙古族乞顏部人。建立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成吉思汗鐵木真征戰一生,創造了無數的輝煌和奇蹟,他將蒙古從無數個分散的部落帶到一個強大的 大蒙古國 可謂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代傳奇。成吉思汗存在於1162年5月31日 1227年8月25...

李煜是哪個朝代的人,李煜是哪個朝代的

李煜 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 年 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於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 年 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