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句式是怎麼判斷的,比如賓語後置等 謝謝大家了

2022-06-28 03:26:49 字數 5228 閱讀 5195

1樓:穀梁賢老寅

呵呵,可以瞭解你求知若渴的心情,但特殊句式中沒有賓語後置喲,是賓語前置,沒關係,彆著急。

所謂的特殊句式是相對於現代漢語而言的,所以,你想弄懂就要了解一些現代漢語的知識,主謂賓定狀補語法成分的位置要了解。以賓語前置為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忌不自信」為例,其中「自」是賓語成分,在現代漢語裡這句話這麼說:「鄒忌不相信自己。

」但在文言文中這句卻將賓語「自」放到了謂語「信」的前面,所以相對於現代漢語的語法來說它是一種特殊的語法現象,被稱為賓語前置。

當然,特殊句式還有很多,定語後置,省略句,被動句等等,道理都是相通的,彆著急,你一定會攻克它的,相信你!

2樓:枝秋英庫庚

文言句式的參照物是現代語句。有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被動句四種。

沒有賓語後置一說。應該是賓語前置,比如「何以戰」《曹劌論戰》應譯為憑什麼作戰?何字譯為什麼,參照現代語句,何字在文言句式中前置了,所以稱為賓語前置

3樓:理玉蓉毛妝

1、判斷句,「…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

2、被動句、1.「見」「……見……於」「於」表被動。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2.「為」「為……所」表被動。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3、省略句、1.省略主語。2.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於」。如:「今以鐘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

4、主謂倒置句、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國。」

5、賓語前置句、(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餘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6、定語後置句、1)用「之」使定語後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7、介詞結構(狀語)後置句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如:「貧者語於富者曰」「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賓短語。

怎樣判斷文言文的句式,如狀語後置,賓語前置等

4樓:文以立仁

最基本的判斷方法是「比較」。例如:

「時不我待」。現代回

漢語說「時不待我」。「我」是賓語,答現代漢語放在述語「待」的後面,文言文放在前面,屬於賓語前置。與現代漢語一比較就能發現。一般來說,賓語前置的賓語是代詞,常見於否定句或疑問句。

狀語後置多見於介賓結構狀語,例如,現代漢語「在夢中相見」,其中的「在夢中」屬於介賓結構,作為「相見」的狀語放在前面,文言文一般放在後面,表述為「相見於夢中」。

文言文的狀語不都是後置,例如「不正眼看他」,文言文表述為「斜視之」,「斜」是「視」的狀語,這裡並不後置。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都是與現代漢語相比較才能發現的。所以,「比較」才是判斷的根本手段。

請問(語文)文言文的賓語前置句,狀語後置句等句式怎樣快速判斷啊?

5樓:文以立仁

最基本的判斷方法是「比較」。例如:

「時不我待」。現代漢語說「時不待我」。「我」是賓語,現代漢語放在述語「待」的後面,文言文放在前面,屬於賓語前置。

與現代漢語一比較就能發現。一般來說,賓語前置的賓語是代詞,常見於否定句或疑問句。

狀語後置多見於介賓結構狀語,例如,現代漢語「在夢中相見」,其中的「在夢中」屬於介賓結構,作為「相見」的狀語放在前面,文言文一般放在後面,表述為「相見於夢中」。

文言文的狀語不都是後置,例如「不正眼看他」,文言文表述為「斜視之」,「斜」是「視」的狀語,這裡並不後置。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都是與現代漢語相比較才能發現的。所以,「比較」才是判斷的根本手段。

如何判斷文言文句式

6樓:崑崙山下憶美人

你好,一、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幾類

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共分為四大類:第一類,判斷句;第二類,省略句;第三類,倒裝句;第四類,被動句。其中,倒裝句以及被動句內容較多且更難理解。

二、判斷句

判斷句在文言特殊句式中較為簡單,有相應的標誌輔助辨別,最主要的標誌為「……者,……也」,其它標誌都是在這個標誌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如「……,……者」「……,……也」等。此外,還有一類表示否定判斷,以「非」作為標誌。當然,還有一類是無標誌的判斷句,這時就需要藉助翻譯去判別是否為判斷句。

三、省略句

一個語義完整、語法規範的句子包含六種句法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因此,省略句也較為簡單,就是以上句法成分的省略,而以主語、謂語、賓語和介詞為主要省略成分。

在判斷是否為省略句時,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翻譯,通過翻譯來判斷省略了什麼成分,在做客觀題(判斷句式)或者翻譯句子題型時,能夠知道句中省略了什麼成分,將其中省略的成分補充起來即可

四、被動句

在現代漢語中就有被動句,因此,在古代漢語中也是有被動句的,只不過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形式較現代漢語來說多一些。一共可歸納為「四字兩式」,分別為「見、為、於、被」以及「見……於、為……所」,當然並不是說遇到這「四字」一定是被動句,在拿到一個句子的時候,看到其中包含這些小標誌,需分析其是否為被動句式。

五、倒裝句

在現代漢語中,語法規範的句子語序如下:(定)主【狀】謂《補》(定)賓。而語言是有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的過程,尤其是漢語,歷史之久、變化之多。

因此,在語音、語義、語法方面多有所變化,其中以語音變化作為迅速,其次是語義,最後變化最慢的是語法,但要注意雖然變化慢,但仍是在變化的。因此,當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在句法成分的語序上有所不同的時候,我們就將其稱為「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

7樓:無1凡

文言文基本句式

:判斷句式 被動句式 倒裝句式 省略句式 疑問句式 否定句式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型別:一是在標誌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

倒裝句有定語後置,狀語後置等。定語後置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並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後置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的形式。狀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第

一、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荀子《勸學》)兩個「於藍」在翻譯時,都要放在動詞前做狀語。第

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

文言疑問句,一般都有疑問詞,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以及疑問副詞(豈、獨、其等)。有時也不用疑問詞。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詞有否定副詞(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詞(莫)。

8樓:匿名使用者

判斷句判斷句在文言特殊句式中較為簡單,有相應的標誌輔助辨別,最主要的標誌為「……者,……也」,其它標誌都是在這個標誌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如「……,……者」「……,……也」等。此外,還有一類表示否定判斷,以「非」作為標誌。當然,還有一類是無標誌的判斷句,這時就需要藉助翻譯去判別是否為判斷句。

三、省略句

一個語義完整、語法規範的句子包含六種句法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因此,省略句也較為簡單,就是以上句法成分的省略,而以主語、謂語、賓語和介詞為主要省略成分。

在判斷是否為省略句時,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翻譯,通過翻譯來判斷省略了什麼成分,在做客觀題(判斷句式)或者翻譯句子題型時,能夠知道句中省略了什麼成分,將其中省略的成分補充起來即可

四、被動句

在現代漢語中就有被動句,因此,在古代漢語中也是有被動句的,只不過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形式較現代漢語來說多一些。一共可歸納為「四字兩式」,分別為「見、為、於、被」以及「見……於、為……所」,當然並不是說遇到這「四字」一定是被動句,在拿到一個句子的時候,看到其中包含這些小標誌,需分析其是否為被動句式。

五、倒裝句

在現代漢語中,語法規範的句子語序如下:(定)主【狀】謂《補》(定)賓。而語言是有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的過程,尤其是漢語,歷史之久、變化之多。

因此,在語音、語義、語法方面多有所變化,其中以語音變化作為迅速,其次是語義,最後變化最慢的是語法,但要注意雖然變化慢,但仍是在變化的。因此,當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在句法成分的語序上有所不同的時候,我們就將其稱為「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

文言文定語後置句怎麼判斷

9樓:鬱釗湯嘉懿

1、判斷句,「…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

2、被動句、1.「見」「……見……於」「於」表被動.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2.「為」「為……所」表被動.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3、省略句、1.省略主語.2.

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 3.省略賓語.如:

「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

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

省略介詞「於」.如:「今以鐘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

」4、主謂倒置句、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國.」

5、賓語前置句、(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餘欺也.

」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

「不然,籍何以至此?」

6、定語後置句、1)用「之」使定語後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7、介詞結構(狀語)後置句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如:「貧者語於富者曰」「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賓短語.

語文文言文句式怎麼判斷,尤其是特殊句式

對 文言現象 死記硬背是最不可取的學習方法。所謂 文言文特殊 句式 都是現代人歸納出來的,原文的作者腦子裡並沒有這些名堂。因此,掌握文言現象不能靠 背公式 解決,必須通過具體 讀文章 來形象記憶。就像告訴外國人 使用筷子的五大技巧 一樣,外國人背得爛熟照樣不會用筷子。再想想你自己,根本沒有背過什麼 ...

高中語文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如何判斷

高中文言文中的句式例解 古代漢語中有判斷句 被動句 省略句 倒裝句 特殊句式 固定結構等幾類。判斷句 被動句要從結構特徵上去掌握,省略句則要聯絡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裝句要掌握賓語前置 定語後置 主謂倒置 狀語後置的規律,固定句式要記住它們的習慣用法。一般句式 一 判斷句 1 用 者 也 表判斷...

高中文言文最長的,最長的文言文是哪篇

最長的文言文是哪篇 中國文言文浩如煙海,沒有人去統計哪篇文章字數最多。如果一本書也可以當成一篇文言文的話,字數最多的是 永樂大典 全書22,877卷 目錄佔60卷 11095冊,約億字。永樂大典 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