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怎樣形成的,方言是怎麼形成的

2022-04-08 09:53:46 字數 5141 閱讀 3123

1樓:匿名使用者

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方言是全民語言的地方變體,各方言之間並未斬斷一切聯絡,他們的基本詞彙和語法構造基本上還是相同的。

社會的發展往往造成社會內部進一步的分工,這樣,同一分工的人群在語言交際上就具有某一社團的特徵,產生了語言分支或者語言變體,這就是社會方言。社會的發展往往還伴隨著人群生活地域的擴充套件或者遷移,這樣,原來是同一種語言的語言群落,由於地域的變更,某一地域的語言變體就會跟原來的語言逐漸有了差距,各地域之間的語言變體有了自己的穩定性,就產生了地域方言。方言差異是語言演變不平衡性的重要體現,這種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語言社團中進展速度快慢的不同。

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都是隨著社會分化而分化,是社會分化的伴隨現象。

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範圍不同。

社會方言是適應社會分工需要而產生的全民語言的分支,是全民語言的社會變體。而地域方言則是全民語言在不同地域上所產生的全民語言的分支,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雖然都叫方言,但劃分的角度是不同的。

(2)內部差異不同。

域方言之間的主要差別表現在語音上,同時也反映在詞彙系統和語法系統方面,而社會方言的主要差別則在一般詞彙方面,語音、語法方面沒有差別。

(3)發展趨勢不同。

地域方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展為獨立的語言,或在社會高度統一融合情況下可能消失;社會方言沒有自己的基本詞彙、語音系統、語法結構,在任何條件下都不可能發展成為獨立的語言。

地域方言和親屬語言的差異表現在哪些方面?

地域方言和親屬語言都與單一社會在地域上分化相關,都是單一語言分化而成的後代。但二者存在明顯的差異:

(1)從社會分化看,地域方言是單一社會在地域上分化不完全的結果;而親屬語言則是單一社會在地域上分化進一步加劇而完全分化的結果。

(2)從語言分化看,地域方言是隨著共同語分化發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點,但地域方言的新詞、語法格式等與共同語有相當大的共同點;而親屬語言中的詞語、語法格式等不斷擴大自身的特點,並向不同方向加速分化發展,最終形成了獨立的語言系統。

一種語言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方言還是不同的親屬語言,主要取決於社會分化的程度以及共同語是否繼續存在。

方言是怎麼形成的

2樓:重你嗎b名啊

一、「方言形成之前是不是各地之間都有統一的官話,然後因為交通政治等原因各自封閉發展才形成方言的」

答:方言即各地方的語言,形成前各地是沒有統一的官話的。其形成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1、是從原始部落一直衍變形成的,生來即有的,如北方人稱南方人講的話為鳥語,蠻夷之地,即是土生土長的,如狀語、藏語、蒙語===;2、是從其他語言演變而來,從周王分封天下,把周的語言帶到各地,與各地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語言,也是方言。

二、那是誰定下我們這裡說什麼什麼方言,比如一個方言裡,把ang讀成an,就所有這個音的,都改成這樣。

答:方言的形成是具有歷史性、地域性的,不是由誰定的。其實北京普通話都算是一種方言,只是國家推廣普通話後,成為了官方的語言從而成為國語而已。

三、本來的官話說的好好的,為什麼要變啊?

答: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國家充分尊重民族的習俗,其中方言就是民族習俗的一個體現,因此各地方言都將一直存在。

3樓:成恕碧鵑

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方言是全民語言的地方變體,各方言之間並未斬斷一切聯絡,他們的基本詞彙和語法構造基本上還是相同的。

社會的發展往往造成社會內部進一步的分工,這樣,同一分工的人群在語言交際上就具有某一社團的特徵,產生了語言分支或者語言變體,這就是社會方言。社會的發展往往還伴隨著人群生活地域的擴充套件或者遷移,這樣,原來是同一種語言的語言群落,由於地域的變更,某一地域的語言變體就會跟原來的語言逐漸有了差距,各地域之間的語言變體有了自己的穩定性,就產生了地域方言。方言差異是語言演變不平衡性的重要體現,這種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語言社團中進展速度快慢的不同。

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都是隨著社會分化而分化,是社會分化的伴隨現象。

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範圍不同。

社會方言是適應社會分工需要而產生的全民語言的分支,是全民語言的社會變體。而地域方言則是全民語言在不同地域上所產生的全民語言的分支,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7a64e59b9ee7ad9431333339663966反映,雖然都叫方言,但劃分的角度是不同的。

(2)內部差異不同。

域方言之間的主要差別表現在語音上,同時也反映在詞彙系統和語法系統方面,而社會方言的主要差別則在一般詞彙方面,語音、語法方面沒有差別。

(3)發展趨勢不同。

地域方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展為獨立的語言,或在社會高度統一融合情況下可能消失;社會方言沒有自己的基本詞彙、語音系統、語法結構,在任何條件下都不可能發展成為獨立的語言。

地域方言和親屬語言的差異表現在哪些方面?

地域方言和親屬語言都與單一社會在地域上分化相關,都是單一語言分化而成的後代。但二者存在明顯的差異:

(1)從社會分化看,地域方言是單一社會在地域上分化不完全的結果;而親屬語言則是單一社會在地域上分化進一步加劇而完全分化的結果。

(2)從語言分化看,地域方言是隨著共同語分化發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點,但地域方言的新詞、語法格式等與共同語有相當大的共同點;而親屬語言中的詞語、語法格式等不斷擴大自身的特點,並向不同方向加速分化發展,最終形成了獨立的語言系統。

一種語言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方言還是不同的親屬語言,主要取決於社會分化的程度以及共同語是否繼續存在。

各地方言是怎麼形成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一,語言自身演化,語言這東西本來就是演化的,古代人和現代人說話不同,由於處在不同環境,演變的方向和速度不一樣,形成不同方言。

二,受外來族群語言的發音、詞彙、語法影響。

三,其實不同族群語言,也是共同祖先演變的,只不過分離的更早,演變方向發生了巨大變化。

5樓:匿名使用者

方言產生的機理,主要是:

1、移民;

2、發展變異;

3、民族融合。

對於漢語的八大方言區而言,這三種情況都有。

八大方言區:

1、北方方言區,

2、吳方言區,

3、閩北方言區,

4、閩南方言區,

5、粵方言區,

6、湘方言區,

7、贛方言區,

8、客家方言區。

有的語言學家認為,閩南、閩北應該合稱一個大方言區,其中再細分次方言區。

另外,山西晉方言區本來是次級方言區,現在有學者認為應提升為大方言區。

屬於北方方言區的江淮方言區,也是次級方言區,也有人提出要升級,但是還沒有達成共識。

這八大方言區,基本上,七個方言區在南方,北方方言區則包括江淮方言、西南官話,大致上顯示出南北對立分佈。這是中國歷史造成的。

漢語的語言史分5階段:

1、遠古;

2、上古——戰國、秦漢;

3、中古——隋、唐、宋;

4、近古——元、明、清;

5、現代——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

以粵方言為例。秦代及先秦,有大批的中原人民南下嶺南。秦始皇派50萬大軍駐守嶺南,後來又增發全國的民工50萬人,又招募大批的女性「縫補」(後勤人員)到嶺南,帶來了中原漢語,就是廣東粵方言的開始(又有學者認為,早在楚國的時代,必定已經有了楚化的漢語。

楚化的漢語,也是南方多數方言的共同低層語言)。到秦末大動亂,這批人就沒有回中原。因此,粵方言是以秦代漢語為基礎的,帶有較多的上古漢語的特點。

但是,粵方言也不是秦代漢語的化石。因為這2023年來,一方面,先期到來的中原人士,與本地的古粵人(百粵)融合了,粵方言中留有若干古粵語的痕跡;另一方面,粵方言不斷地獲得後來的北方話的補充,如宋代,僅北宋年間,廣州的人口就增加了60%以上,南宋則更多了,因此又有了許多中古時代的漢語特點。現在推廣普通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普通話的影響了。

至於北方方言,雖然是漢語的基本地區,但是由於歷史上的戰爭,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地南下,造成了民族融合,北方的漢語反而變化比南方更大。南北朝是一次大亂,漢語幾乎面目全非——這也是我們今天雪古代漢語這麼困難的主要原因。元朝是一次大亂,語音、詞彙都有很大變化。

清朝滿族入關,也對漢語有很大影響。

歷史上,值得提的還有:

1、佛教進入中國,大量的佛經翻譯,增添了新概念、新詞彙,也引進了印度的語言學理論,從而觸發中國學者發現了漢語四聲(平上去入)。中國音韻學從此發展起來。

2、北宋以來的平民文學發展,特別是說唱文學,促進了白話文的啟蒙。

3、五四新文化運動,大量的外文翻譯,漢語面目大變。今天我們看100年前的文章,感到是很遙遠的。

各地方言的來歷和怎樣形成的呢?

6樓:匿名使用者

形成的原因:

第一,古代中國由於長期的封建主義統治,國家不是十分統一的,因而隨著疆域的日益擴大、人口的日益增加、國家經常有封建割據等等原因,各個地區之間的聯絡和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樣,處在不斷髮展變化狀態中的語言,也就各自相對獨立地演變著,不易獲得變化的一致性。

第二,在我國古代,由於社會動盪和戰亂所迫而造成過多次的人口大遷移,也是方言形成的一個原因。

第三,在人口大遷移的情況下,如果遷入外族居住區域,則必然發生民族的融合和語言的相互影響,以至同化,這也是造成方言特點的一個重要的歷史原因。

歸結起來,最重要的原因,則是由該語言所依存的社會歷史條件造成的;至於高山、大河的阻隔,有時也能起一些次要的作用,尤其是古代。然而,如果只從自然條件上來尋找根據,那是不可能得到正確的解釋的。

方言的分佈以及發展的大致階段: 八大方言區:

1、北方方言區,

2、吳方言區,

3、閩北方言區,

4、閩南方言區,

5、粵方言區,

6、湘方言區,

7、贛方言區,

8、客家方言區。

有的語言學家認為,閩南、閩北應該合稱一個大方言區,其中再細分次方言區。

另外,山西晉方言區本來是次級方言區,現在有學者認為應提升為大方言區。

屬於北方方言區的江淮方言區,也是次級方言區,也有人提出要升級,但是還沒有達成共識。

這八大方言區,基本上,七個方言區在南方,北方方言區則包括江淮方言、西南官話,大致上顯示出南北對立分佈。這是中國歷史造成的。

漢語的語言史分5階段:

1、遠古;

2、上古——戰國、秦漢;

3、中古——隋、唐、宋;

4、近古——元、明、清;

5、現代——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

方言是怎麼產生的,方言是怎麼形成的

首先你要了解方言的分類 大致可分為 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地域方言是語言因 地域方面的差別而形成的變體。社會方言則是同一地域的社會成員因為在職業 階層 年齡 性別 文化教養等方面的社會差異而形成不同的社會變體。總結來說方言是因為地域性和社會性的原因造成的產物。方言是語言的變體,根據性質,方言可分地域方...

颱風是怎樣形成的,颱風是怎樣形成的?颱風形成的原理是什麼?

颱風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太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人們所關心的颱風是從海洋吹到陸地,風力極大,對陸上生命造成威脅 危害的強風。颱風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颱風發生的幾個基本條件 1.海水錶面溫度高於26.5 的廣闊熱帶洋麵。2.一個弱的熱帶渦旋。3.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4.在弱低壓...

石頭是怎樣形成的石頭是怎麼形成的

石頭,是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而形成的。它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 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矽組成。石頭在現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用途就是混凝土,製造水泥乃至用水泥 砂子 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