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度就是偉大的中國人民的奮鬥史結合自身談談你對奮

2022-03-29 05:38:11 字數 5083 閱讀 7681

1樓:無名之人

「小康社會」是由***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深入,其內涵和意義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在20世紀末基本實現「小康」的情況下,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3年10月18日,***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擴充套件資料:小康的標準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

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

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八是大學入學率20%。

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

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2樓:觀於四極

我們每個人都是國家經濟建設,各項事業發展的參與者,從個人的角度來說,越來越好的日子不是等來的,而是一點點奮鬥實幹出來的,在每一個普通人奮鬥拼搏,創造財富,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過程中,也在為國家的強大貢獻力量。

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就是偉大的中國人民奮鬥史?

3樓:匿名使用者

全面建成來的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自持續健康發展的社會,是人民民主不斷擴大的社會,是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的社會,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的社會,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社會。十八大報告提出瞭如期完成目標的各項指標。

從經濟發展指標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從民主法治指標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從文化建設指標看,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從人民生活水平指標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

4樓:體娛荒原

因為全面小康的話是中國人民的一個追求,所以成為一個人國家的共同的理想也是一種夢想,所以他也體現了人民為了經濟的發展,你到一個奮鬥史。

5樓:匿名使用者

封建社復會,中國受到列強壓制迫,但是在辛亥革命後,中國開始反抗 直到建國迅速發展,在唐朝是中國是很強大的,雖然近代受到侵華,中國並沒有放棄,建國後,為了改變舊社會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所以開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離不開中國人民奮鬥的。

為什麼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展就是偉大的中國人民的奮鬥史?

6樓:歸屬地生活不易

原因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所以全面建成小康是偉大人民的奮鬥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總書記在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關論述中指出,「總體而言,我國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同時也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有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這些重要論述蘊涵著豐富而深刻的社會發展辯證法。

提出了一些關於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一般性認識和判斷,標識了中國共產黨人兌現歷史承諾的堅定決心和科學籌劃。現代社會普遍把發展問題提到十分突出的優先位置,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潮流。這是人類現代化運動的基本特徵。

經過「有增長無發展」的生存苦旅。

國際社會開始關注和思考「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發展」的意義。當代中國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探索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的首要目標,既是「兩大奇蹟」的標誌。

更是其重要的構成部分。如果說經濟「高速增長」階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小康社會建設已然初見成效,那麼,隨著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疑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明瞭挑戰之所在,能否發現、把握和利用機遇。***總書記提出要把握好「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斷」的關係,十分敏銳地切中了問題,並點明瞭解決問題的路徑。

新時代的小康社會建設致力於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聚焦經濟與社會的同步協調發展,突出人的素質的全面提升,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條件下建立一個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實現社會高效能治理的範例。

一、明察歷史趨勢,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歷史是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向前發展的,歷史的事業是群眾的活動,人民群眾是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代表著歷史發展的趨勢。中國共產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

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站在人民這一邊,就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有著實質性內容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就是要關注和滿足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利益訴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資訊化智慧化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奠定更為雄厚而強大的物質基礎,向歷史交出合格的答卷。

二、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實踐中顯示出巨大的優勢,如堅持黨的領導、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實行民主集中制等等。

這是人類制度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密切聯絡群眾的優良傳統,在建設和改革時代不斷地完善凝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素養。

從而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能夠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關鍵。正是因為堅持人民性的價值取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有效執行,在實踐中充滿活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取得的成就,就是有力的證明。

三、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把實幹要求貫穿始終

目標確定以後,實現目標的決心與措施就至關重要。行百里者半九十,唯有鍥而不捨,才能達到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先,必須以目標為導向。

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以解決問題為抓手,守住剛性目標與底線目標,久久為功。其次,必須確保實效。

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義,必須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尊重規律,因地因人施策,全民共享發展成果。再次,必須明確工作重點。在全國範圍內,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各地區、各行業、各部門則要抓住和解決自身的重點問題。

最後,必須培育內生動力。社會建設始終處於現在進行時,社會治理的核心是人。小康社會一定是一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命運共同體。

四、基於人民立場的評價標準

***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與世界上其他政黨的區別之所在。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中,中國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向國際社會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擔當與責任。「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髮展的重要保證。」衡量小康社會建成與否,當然不能降低標準。

不做表面文章,不停留於紙上談兵,但最終還是要根據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來進行評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獲得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經驗。在「高質量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鋒號角已經吹響。

從歷史趨勢、制度效能、目標實施、評價標準幾個方面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了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一定能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一公里」,寫好新時代的歷史答卷,兌現歷史承諾。

7樓:心的距離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所以全面建成小康是偉大人民的奮鬥史。

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面

8樓:111111前的

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9樓:紅色獵人

理解全面建設小康中的全面就是指覆蓋面來說,最終要實現共同富裕,一個群眾都不能少,首先要實現脫貧,此外全面實現小康中的全面也是在發展方式來說要更科學,更合理,統籌規劃好,儘可能少走彎路。

10樓:匿名使用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核心在「全面」,「短板」仍是貧困人口  「中國特色的全面小康社會內涵,可以概括為『九個社會』和『一條道路』。具體來說,小康社會的本質是共同發展社會和共同富裕社會,此外還是全民學習型社會、全民健康社會和全民健身型社會、安居樂業型安康社會、生態文明型社會、開放創新型社會和知識型社會、社會主義民主社會和法治社會、中華文化文明道德社會。『一條道路』則是指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世界和平,建設和諧世界。

」胡鞍鋼指出,全國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核心總目標具有深刻內涵,就是建設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小康社會。  胡鞍鋼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深刻含義,是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建設「六位一體」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佈局的全面建成,這也反映了我國進入「全面現代化」的時代。

11樓:三六沖九

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這是一個國家的發展戰略。

如何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全面體現全面建設小康社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經濟發展方式轉變。2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收入增長。3進入內 創新型國家容 行列。4城鎮化質量提高。5區域協調發展。人民生活 1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就業更加充分。3收入分配差距縮小。4社會保障全面覆蓋。生態文明 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如何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

全面戰略佈局中為什麼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位居首位

按時間順序bai排列 du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 zhi全面建成小康dao社會 2013年回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 答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2014年10月8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為什麼說全面建成...

2023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請你談談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還面臨哪些困

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最主要面臨的問題是那些貧困戶因病返貧。因災返貧的問題。這些貧困戶可能暫時的脫離了貧困。但一旦有天災人禍,他們可能就會重新返貧。成為貧困戶。這需要有一個長久的救助機制或者幫扶機制。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挑戰有哪些?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挑戰包括深度貧困問題依然突出,剩下的貧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