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國為民,主持的變法的王安石,為何被人將他和「秦檜」相提並論

2022-03-24 12:48:02 字數 2101 閱讀 2961

1樓:職場小白

因為歷史上對曾經做了大事兒失敗的人的評價都是較低的,而王安石就是這樣一個人。

2樓:禾山

王安石變法,手段過於激進,並不符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他的變法沒有讓人感到切實的效益。

3樓:娛樂百事曉

因為王安石的改革變法失敗了,他觸動了有話語權人群的利益,而且古代的制度和思想都太僵化,認為改變才是大逆不道的。

4樓:夢哈伴你讀文化

王安石的變法確實存在不少弊端。王安石變法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富國強兵」。但變法失敗了,而且確實給社會經濟和民生造成了一些損失。

並且王安石變法導致了北宋末年的「黨爭」,從此北宋政治陷入「黨爭」的泥沼,朝廷上下黨同伐異、**之間搞站隊、劃線、不分青紅皁白,政治上烏煙瘴氣,直接導致內政紊亂。

5樓:

中國傳統史學對改革家都不太友好。中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處於維護政權長期穩定的考慮,在政治上基本是保守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還是王安石主持的變法失敗了的原因,雖然王安石一心為國為民,但在當時的時代還是不太被理解的。

7樓:活寶果

因為王安石變法存在不少弊端,裡面的內容對百姓不利,容易造成百姓經濟下滑等等。

王安石一心為國,堅持改革,為何最後卻被唾罵了千年?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要改革必然會侵犯到別人的利益,他是為了百姓謀福利,侵害了很多貴族的利益,這些貴族懷恨在心。

9樓:鏡城

他是最冤的宰相。其一,王安石變法確實失敗了,但是王安石變法在歷史上具有一定的意義,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是他的變革不符合當時的封建社會。變法雖然失敗了,但他揭開了革新弊端。

其二,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變革的初心是好的。所以他被唾罵千年是很冤的。

10樓:生活小達人

他的想法和初中是非常好的,只是後來侵犯了一些貴族人員的利益,所以才會被罵。

1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變法失敗了,沒有看清真正的政治格局,所以他的初心是好的,被唾罵是有些冤枉的。

12樓:路路

因為王安石他所處的時代沒有人會欣賞他的改革,他的思想太前衛了。

13樓:燕燕的度娘

因為他雖然改革是為了國家,但是他卻觸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遭人暗算。

14樓:baby壞小孩

我覺得還是因為王安石當時的變法就像戰國時代的秦國一樣,動了一些貴族的根本利益,所以被大家聯合起來,最後背上千古罵名。

南宋名臣韓_胄被《宋史》列為奸臣,和秦檜相提並論,究竟做了什麼讓人深惡痛絕的事?

15樓:邸衣

即使對同一人物或事件,往往由於派別不同,也會生出截然不同的看法與記載。時日一久,孰是孰非

16樓:小腹婆剪刀手

《宋史.韓侂冑傳》,通篇都說他從一得勢,就權慾薰心,獨斷專行,極其鄙夷他的為人和政聲。

17樓:無為阿晨

他從一得勢,就權慾薰心,獨斷專行,極其鄙夷他的為人和政聲

關於王安石變法的問題?

18樓:匿名使用者

這體現了王安石「學以致用」的教育思想。

改革科舉

1、三舍法:希望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選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

2、貢舉法:王安石認為「欲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改革貢舉法,廢明經、存進士,熙寧三年(2023年)三月,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

熙寧四年(2023年),二月,頒新貢舉制,廢明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另設「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斷案。

19樓:幽靈小雨

問題要一個個來問,不要一堆地提問

王安石是一位有名的詩人,宋朝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 一 經濟方面 1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 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 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2 募役法 又稱免役法 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為由官府僱人承擔,不願服差役的民戶則按貧富等級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稱為免役錢。官僚地主也不例外。3 方田均稅法...

一心()的成語,帶有“一心”的成語有哪些?

上下一心 上上下下一條心。萬眾一心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一德一心 德 心意。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一心一德 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一心一計 一心一意。一心一意 只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億兆一心 全國人民一條心。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意思是擺好陣勢以後出戰,這是打仗...

有關團結一心的詞語關於團結一心的成語

精誠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26235團結 精誠 真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安定團結 指形勢 秩序 生活安穩,民眾氣氛和睦 同舟共濟 舟 船 濟 渡,過灑.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也比喻利害相同.同心協力 心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