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會審指哪三司,三司會審分別指哪三司,哪些案件需要三司會審?

2022-03-21 13:32:11 字數 4994 閱讀 7145

1樓:匿名使用者

「三司會審」是明代的說法!「三司」就是指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這三個**司法審判機關。

三司之中,刑部和大理寺在前代已有,比如唐、宋時期已出現;而都察院則是在明代開始出現的,明太祖朱元璋時改原來的御史臺為都察院,始有此說!

2樓:冷吧

三司會審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審判制度。

三司是戶部、度支、鹽鐵三個財政部門的統稱

「三司」是中國古代三個主要的**司法機關,源於戰國時期的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官

後世也稱三法司。

漢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隸校尉;

唐代以刑部尚書、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為三司使;

明清兩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為三法司。

大唐天佑三年,昭宣帝將朱溫任命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這是三司使之名的第一次出現。朱溫篡唐後建立建昌院,使其執掌天下錢糧、鹽鐵、度支等事,可以看作是三司使的前身。李存勖滅樑後,廢建昌院,先置國計使,隨後又將三司事務歸於租庸使之下。

直到後唐明宗長興元年(930年),李嗣源第一次將這三個部門統一起來,任命張延朗為三司使,從此三司職權合而為一,成為了全國最高財政長官,並直接對皇帝負責。三司使因為掌握著全國的財政大權,所以地位非常高,成為朝中僅次於宰相和樞密使的要員,被稱為次相或亞相。

清朝繼承了三司會審制度,並增設熱審、秋審、朝審制度。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礎上形成的。在審判重大、疑難案件時,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個**司法機關會同審理,簡稱三司會審。

三者職權有所不同,「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刑部為**司法審判機關,以尚書和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設十三清吏司等,受理地方上訴案件,稽核地方重案及審理**百官和京師地區案件,可處決流刑以下案件,但定罪後須經大理寺複核。大理寺為複核機關,以大理寺卿為長官,凡刑部、都察院審理的案件均須經其複核。

都察院是**監察機關,有權監督刑部的審判和大理寺的複核。

3樓:匿名使用者

刑部、大理寺、督察院

三司會審分別指哪三司,哪些案件需要三司會審?

古代的三司指哪三司?

4樓:羽寒

不同時期的三司所代表的部門是不一樣的。兩漢到魏晉時期,三司是指,司馬、司徒、司空。唐朝的三司是指尚書(刑部)、大理寺、御史臺。

宋朝的三司是指鹽鐵、度支和戶部。明朝的三司是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

5樓:血盟孑孑

都司(都指揮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

什麼是三司會審?

6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三司會審源於唐朝的「三司推事」,是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長官共同審理重大案件的制度?

九卿圓審是對特別重大案件或二次翻供不服案件,由三法司長官會同吏?戶?禮?兵?工五部尚書及通政使等九家重要**共同審理的制度?

朝審即由三法司長官與公?侯?伯等爵高位重者,在每年霜降後共同審理大案重囚的制度?始於2023年?

大審是由皇帝委派太監會同三法司**共同審錄罪囚的制度?它定製於明英宗時,每5年舉行一次?這是明朝獨有的一種由宦官指揮司法?會審重囚的制度?

熱審是由司禮監傳旨刑部,會同都察院?錦衣衛於小滿後十餘天暑熱季節進行的會審制度?自2023年起,因夏天炎熱,為清理牢獄,乃令**府?

部?科協同三法司遣放或審決在押囚犯?一般笞罪無干證者,即行釋放;徒流刑以下減等發落;重囚有疑難者以及戴有枷號者,奏請皇帝最後裁決?

明朝對大案?要案?疑難案件進行會審的制度,在清理積案?審慎刑罰並對各級司法機關進行監督檢查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也保證了皇帝對司法大權的有效控制?

7樓:匿名使用者

三司會審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審判制度。「三司」是中國古代三個主要的**司法機關,源於戰國時期的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後世也稱三法司。漢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隸校尉;唐代以刑部尚書、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為三司使;明清兩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為三法司。

漢代以來,凡遇重大案件,由主管刑獄機關會同監察機關、司法機關共同審理。隋朝由刑部、御史臺會同大理寺實行三法司會審。唐代則實行「三司推事」制度,遇有呈報**的申冤案件,由門下省給事中、中書省中書舍人、御史臺御史等小三司審理;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判;對於地方上未決、不便解決的重大案件,則派監察御史、刑部員外郎、大理評事充任「三司使」,前往當地審理。

明代時定製,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機關組成三法司,會審重大案件;遇有特大案件,則由三法司會同各部尚書、通政使進行「圓審」;皇帝親自交辦的案件,由三法司會同錦衣衛審理。

清朝繼承了三司會審制度,並增設熱審、秋審、朝審制度。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礎上形成的。在審判重大、疑難案件時,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個**司法機關會同審理,簡稱三司會審。

三者職權有所不同,「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刑部為**司法審判機關,以尚書和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設十三清吏司等,受理地方上訴案件,稽核地方重案及審理**百官和京師地區案件,可處決流刑以下案件,但定罪後須經大理寺複核。大理寺為複核機關,以大理寺卿為長官,凡刑部、都察院審理的案件均須經其複核。

都察院是**監察機關,有權監督刑部的審判和大理寺的複核。

明朝三司指哪三司?

8樓:

明代以各省之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

所以是各省都有

明代的三司會審是在唐代的三司推事基礎上形成的。

在唐代時,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的首腦(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理,叫做「三司推事」。 唐以大理寺為**最高審判機關,審理**百官犯罪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為**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稽核大理寺及州縣審判的案件;御史臺為**最高監察機關,負責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動,也參與某些案件的審判。

到了明代時會審制度進一步規範化,除在三司推事基礎上完善的三司會審(由都察院替代御史臺,和刑部、大理寺三個**司法機關會同審理)外,還有九卿圓審,亦稱「九卿會審」,即由九個部門的長官(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左都御使,吏、戶、禮、工、兵五部尚書)參加的會審制度,還有熱審(暑天來臨前為疏通監獄而實行的審判制度)、大審(即由皇帝委派司禮太監一人會同三法司長官於大理寺審錄囚犯的制度)等會審制度。

9樓:撒夏侯旋

明朝設布政使司,管民政和財政;按察使司和都指揮司分別掌管司法和軍政,合稱三司.而監察機構是由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組成的,合稱"三法司".都直接聽命於皇帝.

分別為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

布政使司全稱為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事。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為最高行政長官。布政使之下,設左、右參政和左、右參議,除駐守各道外,還要管理糧儲、屯田、水利、驛站等事宜。

除布政司外,明朝還有一部分國土屬實土的都指揮司或行都指揮司管轄,都司為管理一省軍隊所在,屬**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管轄,類似後來的軍分割槽建制,一般來說,都司管轄區域和布政司轄區重合,有明一代,共設16個都司、5個行都司和2個留守司,16個行都司有13個同布政司名稱、治所完全相同,另外三個為萬全都司(治所河北宣化)、大寧都司(治所先內蒙古寧城,後河北保定)、遼東都司(治所遼寧遼陽),5個行都司均與布政司不同治所,分別為:陝西行都司(治所甘肅張掖)、四川行都司(治所四川西昌)、湖廣行都司(治所湖北勳縣)、福建行都司(治所福建建甌)、山西行都司(治所山西大同),所謂留守司指洪武朝於鳳陽府置的中都留守司和嘉靖年(嘉靖帝即位前封地,今湖北鍾祥)承天府的興都留守司,留守司職能略同都司。

由上我們可見,都司之所以多餘布政司,主要在於邊境的防禦,兩直隸區中南直隸位處**,並無邊患問題,而北直隸則靠近蒙古和滿洲,承受著東北和西北兩個方向塞外民族的侵襲壓力,因此明**在河北、山西和遼東一帶設定了三個都司和一個行都司;其他如陝西(管理今陝西及甘肅)、四川、湖廣(管理今湖南湖北)等地,皆因地域廣闊,又靠近或境內多少數民族,故設行都司以拱衛其安全。明朝行都司分實土及非實土兩種。所謂實土,指所轄區域內有軍戶多而民戶少的衛所(這類衛所似並不歸當地布政司管轄),16個都司中,陝西、四川、湖廣、雲南和貴州有少量實土衛所,萬全都司絕大多數為實土衛所,大寧都司內遷前為實土衛所,內遷後不含實土衛所,遼寧都司全部為實土衛所;5個行都司中,陝西、四川及山西皆為實土衛所。

實土衛所的分佈,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明朝對邊防控制。

都指揮司設指揮使一人,都指揮同知兩人,籤事四人,幕僚若干。

除布政使和都指揮使外,明朝同為一省大員的還有按察使,主管一省刑獄和監察。其轄區和前兩司又有不同,如山東按察司管轄今山東和遼寧;陝西按察司管轄範圍除陝西布政司範圍,還包括陝西都司的少數實土衛所以及全部實土衛所的陝西行都司。按察司設按察使一人,以下設副按察使和僉事,駐守各道。

10樓:唐城部落格

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

三司六道

廢除行省制度之後的明朝省一級的行政機構及其派出機構。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

六道指以布政使司的左右參政,左右參議,按察使司的副使,薟事分掌各自的派出機構,分守道與分巡道。分守道與分巡道主要負責協調與監察職能,是為加強布按兩司對龐大省區的控制而設立的,密切了三司與地方州府縣的聯絡。元代是通過在行省與州府縣之間設立「路」來實現的。

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專務道,如糧儲,兵備等等,這種程度較高的地方專業化分工是前代沒有的。

11樓:水岸菖蒲

明朝設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司分別掌管行政,司法和軍政,合稱三司.而監察機構是由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組成的,合稱"三法司".都直接聽命於皇帝.

12樓:

. 明代各省設都指揮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軍事、民政、司法,合稱三司。

《明史·職官志一》:「外設都、布、按三司,分隸兵刑錢穀,其考核則聽於府部。」

13樓:雨後傷心的彩虹

即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掌民政(包括財政);提刑按察使司,簡稱按察司,掌刑獄;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掌軍政

14樓:匿名使用者

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

15樓:匿名使用者

i don' know.

三司使是什麼,古代三司使是什麼職位?

三司使,北宋前期最高財政長官。後唐長興元年 930年 始設三司 鹽鐵 戶部 度支 使,總管國家財政。宋初沿舊制,三司總理財政,成為僅次於中書 樞密院的重要機構,號稱 計省 三司的長官三司使被稱為 計相 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太平興國八年 983年 廢三司使,分為鹽鐵 戶部 度支三個機構 各置使分領。淳...

古代三司使是什麼職位

北宋前期最高財政長官。後唐長興元年 930 始設三司 鹽鐵 戶部 度支 使,總管國家財政。宋初沿舊制,三司總理財政,成為僅次於中書 樞密院的重要機構,號稱 計省 三司的長官三司使被稱為 計相 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太平興國八年 983 廢三司使,分為鹽鐵 戶部 度支三個機構,各置使分領。淳化四年 99...

人有三急,是指哪三急,人有三急指哪三急?

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人一生必須要的,內急,性急,心急 內急,即上廁所急。性急,即結婚入洞房急。心急,即老婆在裡面生孩子你在外面等急。二說就是人一天必須要的,即 尿急,屎急,屁急 其實尿急,屎急,屁急歸根到底,都是內急的一種。而今天寫的,是內急中的屎急。結婚,生子,入廁這三個吧 人有三急指哪三急?人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