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何解

2022-03-21 10:14:09 字數 5317 閱讀 6808

1樓:晚夏落飛霜

釋義: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出處:《道德經》

創作年代:春秋

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翻譯: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所以聖人掌握萬事歸一的法則,可以治理天下。不單憑自己所見,反能看得清楚,不自以為是,反而受尊敬,不自我誇耀,反能見功勞,不自高自大,反能長久。

賞析「曲則全,枉則直」是說:有缺陷進而往更完整去發展,有坎坷進而往更順暢去發展。

這是一種擁抱問題、迎接挑戰的姿態。我們中國人很信奉知足常樂的精神,且我們需要這種樂觀主義精神。

「曲」和「枉」絕對存在,而且不可避免,問題不會因為我們的迴避而消失,只會越積越多。

所以現實中的我們不是不知道通往更高境界的路徑,只是很大一部分人無法戰勝自己的懦弱、怠惰和享樂主義。

「窪則盈」是說:地勢低下的地方才會逐漸豐盈起來。人如果能經常保持「窪」的狀態——虛心、謹慎、低調、謙恭,那麼他各個方面才會逐漸得「盈」起來——道德修養、學問識見、人際關係等等。

「敝則新」是說:只有你意識到「敝」,才能「新」。學者發現知識落伍了,才能去發奮學習高新知識;個人修養認識到自己過去的「敝陋」,才能進一步追求新的更好的境界。

「少則得,多則惑。」從吃上面來說,「少吃多滋味」,而多吃就會「五味令人口爽」。學習如果集中在一個點上下苦功,那麼肯定能有收穫,如果東學學,西學學,反而容易一事無成。

2樓:玉卿天下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故之所為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權而歸之.

翻譯: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彎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滿,破舊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變得疑惑.

所以聖人守道,以作為天下的法則.不自我表現,反而更凸顯,不自以為是,反而更顯著,不自誇邀功,反而有功勞;不自大自滿,反而能夠長久.

正因為不和人爭,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古時候所謂「委曲求全」這樣的話,難道是假的麼!實在應該維護遵守並此為方向才對!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什麼意思

3樓:文化永生

這句話的意思是:委曲反而能得到保全,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低窪反而能得到充盈,破舊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會產生迷惑。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譯文:委曲反而能得到保全,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低窪反而能得到充盈,破舊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會產生迷惑。因此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治理天下的正規化。

不自我表揚,反而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吹自擂,反而能功勳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長久。正因為善於謙讓不與世人相爭,所以天下反而沒有誰能與之爭高低。古人所說的「曲則全」等話,怎麼會是空話呢?

它是實實在在能夠達到的。

4樓:妙筆生花的芊芊

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出處:老子《道德經》

原文節選:「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譯文: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正規化。

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大,所以才能長久。唯有不爭的處事態度,天下才會沒有人能與之抗衡。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麼會是空話呢?

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5樓:守瑤徭慧豔

你好!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如有疑問,請追問。

6樓:戚婉浮倩麗

出自道德經,是少則得

,意思前面有人講過就不在說了。意思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有得就有失,有曲就有全。。。。。。。

7樓:萬聖節南瓜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彎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滿,破舊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變得疑惑。

所以聖人守道,以作為天下的法則。不自我表現,反而更凸顯,不自以為是,反而更顯著,不自誇邀功,反而有功勞;不自大自滿,反而能夠長久。

正因為不和人爭,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古時候所謂「委曲求全」這樣的話,難道是假的麼!實在應該維護遵守並此為方向才對!

8樓:匿名使用者

委屈求全,直沒用,窪地盈水,舊棄換新,少想多,多有困惑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何解`?

9樓:姬覓晴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的意思是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經》,原文節選如下: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釋義:能柔曲因應則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繞行則能迅捷直達,能不斷地凹陷成"盅"則能不斷地自我充盈,懂得護守現成的穩定則能得到真正的逐漸更新,少取則真得,貪多則反而導致自身的混亂。因此,聖人渾融一體而為天下前行探路。

不執著於成名,所以能明於道;不自以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邀功,所以能多有事功;不自負自誇,所以能長遠在途。因為他不執著於名而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把他作為對立面而與他爭。古時候所說的「能柔曲因應則能自我成全」等道理怎麼會是空話呢,這確實能使人圓滿,從而回歸大道的根本。

10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譯文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①則直,窪則盈,敝②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③為天下式④。不自見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正規化,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麼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註釋]

1、枉:屈、彎曲。

2、敝:凋敝。

3、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為守道。

4、式:法式,正規化。

5、見:音xian,同現。

6、明:彰明。

7、伐:誇。

[引語]

這一章,老子從生活經驗的角度,進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闡釋的辯證法思想。第二章重點講的是矛盾的轉化。本章一開頭,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語,講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變化所包含的辯證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滿和盈溢、陳舊和新生、缺少和獲得、貪多和迷惑。

他用辯證法思想作用觀察和處理社會生活的原則,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不爭」。

[評析]

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實質。老子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帶有智慧的思想,給人們以深深的啟迪。生活在現實社會的人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極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告訴人們,可以先採取退讓的辦法,等待,靜觀以待變,然後再採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苟免於咎』。」這裡說的「曲全」,便是「苟免於咎」。

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係中產生,人們對事物的兩端都應當觀察,從正面去透視負面的狀況,對於負面的把握,更能顯現出正面的內涵。事實上,正面與負面,並非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經常儲存的關係。普通人只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這未必是好事。

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要虛懷若谷,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味蠻幹,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在「曲」裡存在首「全」的道理,在「枉」裡存在著「直」的道理,在「窪」裡存在著「盈」的道理,在「敝」裡存在著「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祕,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並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什麼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故之所為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權而歸之。

譯: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彎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滿,破舊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變得疑惑。

所以聖人守道,以作為天下的法則。不自我表現,反而更凸顯,不自以為是,反而更顯著,不自誇邀功,反而有功勞;不自大自滿,反而能夠長久。

正因為不和人爭,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古時候所謂「委曲求全」這樣的話,難道是假的麼!實在應該維護遵守並此為方向才對!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什麼意思

12樓:不願現賢

曲則全,在大自然中萬物都是曲的,沒有一樣是直的。子曰曲成萬物而不遺。枉則直,枉既冤枉,枉費心機。

直,就是不變的。例如人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它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可世人有取捨。有著迷的,有貪戀的,有躲不開的,有捨不得。

這就是枉,枉費心機。因為它是一體的,整體,完整的是不變的是必然律!窪則盈,窪就是低,歉虛處下才能充盈或得到幫助支援。

敝則新,事或物結束或走到盡頭的同時也來到了下一個新的起點。例月亮圓了就會缺,就在圓的同時就開始缺。再如樹葉掉落的同時樹開始了下一個新的起點,葉子也同時開始了下一個新的開始,再如今天過完的同時明天又開始了。

周而復始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因為時間它是不停息的。少則得多則惑,內心了無牽掛,安祥自在則是得,貪多則顧慮多內心不安憂慮迷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這個一就是整體,一體,完整。

為什麼」木受繩則直」

勸學 荀況 君子曰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參考譯文 君子說 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 是 從藍草中提取的,但 它的顏色 比藍草更青 冰...

荀子在勸學中由木受繩則直與金就礪則利而最終推出的結論是什麼詩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醒乎已,則知名而無過矣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勸學 譯文 木材經過墨線量過才能取直,刀劍經過磨礪才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每天多多反省自己,就會聰明智慧,行為沒有過錯了。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在excel中如果A值小於B,則給A 5一直加到A大於B,並

在b2單元格輸入公式 if a2 1000,5 1000,5 1000 3.4 a2 1000 則可判斷a2單元格對應的值 比如a1是90,b1是113,想在c1顯示結果。那麼c1屬於以下公式 ceiling a1 b1,5 b1 excel中,如果a b,則結果為0,如果a大於b,則進行a b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