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志林 記遊蘇軾已卯上元,餘在儋耳是哪篇文言文

2022-03-19 10:30:04 字數 5016 閱讀 2864

1樓:匿名使用者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③雜揉,屠沽④紛然。

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

過⑥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⑦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蘇軾《書上元夜遊》)

【註釋】①上元:農曆正月十五。②儋州:

蘇軾被貶之地,現屬海南。③民:指漢族。

夷:指當地少數民族。④屠沽:

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

⑥過:蘇軾的小兒子。⑦韓退之釣魚:

韓愈曾在詩中借釣魚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之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二、翻譯:

己卯年元宵節,我當時在儋耳。有幾個老書生來拜訪我,說:「這麼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嗎?

」我高興地答應了。走到了城西,進入了和尚的住所,經過了小巷,只見漢人和少數民族住在一起,殺豬的,賣酒的,市井裡人熙熙攘攘,回到家中已經三更了。家裡的人閉門熟睡,鼾聲響起,一覺醒來又睡去。

(我)放下柺杖,不禁笑了笑,什麼是得,什麼是失呢?蘇過問我為什麼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韓愈釣魚沒有釣到,還想要到更遠的地方釣魚,卻不知道在海邊的人也未必能釣到大魚。

2樓:朗月孤光

《東坡志林 · 卷一 · 記遊》中的《儋耳夜書》一文。

己卯上元,餘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乎?

」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

文言文:《儋耳夜書》

3樓:抑跡

儋耳夜書

己卯上元,餘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

」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

譯文:己卯年元宵節,我當時在儋耳,有幾個老書生來拜訪我,說:「這麼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遊玩一趟?

」我高興地答應了。走出城西門,進入和尚寺廟,走過小巷,漢人、少數民族混雜,各種店鋪商販很多,回到住處已經半夜了。僕人關門熟睡,已經一覺醒來又睡去了。

我放下柺杖大笑,誰有所得誰有所失?問我為什麼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韓退之釣不上魚來,打算到更遠的地方去。其實不知道凡是釣魚的人,未必都能釣得上來大魚。

<<儋耳夜書>>的譯文

4樓:黛妮

1、譯文:

己卯年(古人用天干地支紀年)元宵節,我當時在儋耳(海南一地名),有幾個老書生來來拜訪,說:「這麼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遊玩一趟?」我欣然答應了。

走出城西門,進入和尚寺廟,走過小巷,漢人、少數民族混雜,屠夫、賣酒的很多,回到住處已經三更天了。同宿的人關門熟睡,已經都打鼾聲了。我放下柺杖大笑,誰有所得誰有所失?

問我為什麼笑;自己笑自己,但是也笑韓退之(韓愈)釣魚釣不上來,打算離開。其實不知道凡是釣魚的人,未必都能釣的上來大魚。

2、《儋耳夜書》是蘇東坡寫的一篇遊記,文章選自《東坡志林·卷一·遊記》,是作者被貶到海南期間寫的,儋耳即今天海南的儋縣。

3、附原文:

己卯上元,餘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

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

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

4、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

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5樓:無不知無知

己卯上元,餘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

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

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

譯文:己卯年(古人用天干地支紀年)元宵節,我當時在儋耳(海南一地名),有幾個老書生來來拜訪,說:「這麼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遊玩一趟?

」我欣然答應了。走出城西門,進入和尚寺廟,走過小巷,漢人、少數民族混雜,屠夫、賣酒的很多,回到住處已經三更天了。同宿的人關門熟睡,已經都打鼾聲了。

我放下柺杖大笑,誰有所得誰有所失?問我為什麼笑;自己笑自己,但是也笑韓退之(韓愈)釣魚釣不上來,打算離開。其實不知道凡是釣魚的人,未必都能釣的上來大魚。

6樓:

儋耳是海南島西北部的一地名,儋耳夜書是蘇軾被流放到海南島(2023年的正月十五)寫的一篇文章,在文中蘇大鬍子笑問自己什麼是人生的得失,也笑韓愈釣魚不得就遠去了。蘇軾感嘆道其實釣魚的人並非一定要釣到魚。這裡藉此典故,就是為了說明後面的道理:

釣魚意在捕獲的過程。至於釣到的魚的大小多少,那只是天數註定的,得到了是幸運,得不到也體會到了過程中的快樂。

這篇文章內容是:己卯上元,餘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

東坡志林·記遊松風亭的文章和翻譯

7樓:教育知識問題解答

原文如下:

餘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勾之魚,忽得解脫。

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

白話譯文:

我曾經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風亭下,感到腿痠疲乏,很想找個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頭望向松風亭,還在高處,心想這麼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這樣想了一會兒,忽然對自己說:

「這裡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

為何要到亭子裡才能休息。」於是心情一下子放鬆了,好像已經掛在漁鉤上的魚兒忽然得到了解脫。如果人們都能領悟隨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馬上就要上陣殺敵,耳邊聽得戰鼓聲聲,想到前進殺敵也是死,逃跑受到軍法處置也是死,到那時,一樣能放下顧慮,很好地休息一番。

《記遊松風亭》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的《東坡志林》

8樓:

原文:餘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下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

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甚麼時也不妨熟歇。

譯文:我曾經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風亭下,感到腿痠疲乏,很想找個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頭望向松風亭,還在高處,心想這麼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

就這樣想了一會兒,忽然對自己說:「這裡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為何要到亭子裡才能休息。

」於是心情一下子放鬆了,好像已經掛在漁鉤上的魚兒忽然得到了解脫。如果人們都能領悟隨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馬上就要上陣殺敵,耳邊聽得戰鼓聲聲,想到前進殺敵也是死,逃跑受到軍法處置也是死,到那時,一樣能放下顧慮,很好地休息一番。

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的《記遊松風亭》,這是一篇小品文,選自《東坡志林》,記敘了作者遊松風亭路途中的小事及感想。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經「烏臺詩案」後,蘇東坡連連遭到政治打擊,流放一次次接踵而來,在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十月間,他再次遭到貶謫,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前往更為偏遠的廣東惠州,寄居於嘉佑寺中,此文就寫於這期間遊覽松風亭時。

據《輿地紀勝》記載,松風亭上植鬆二十餘種,清風徐來,鬆聲如濤,是當時的遊覽勝地。

名家點評

當代文學教授李玫:蘇軾在一再被貶官的境遇中,表達了一種豁達、但也比較消沉的生死觀。

詩詞賞析

遊記簡潔的記敘了一次爬山登亭的遊歷過程,起初作者目標明確,志向高遠,一心想「攀上山巔,縱覽美景」。但山高路陡,作者本身年邁體衰,禁不住想:「思欲就林止息」,想到樹林裡休息。

「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遠遠的望去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想:怎樣才能到得了?是堅持還是放棄,是進還是退,令作者難於取捨。

思謀良久,方頓悟,發出「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的感慨。

於是身心俱得以解脫,感到無比的輕鬆愉快,就如同脫鉤的游魚一般自由自在。

當時的蘇東坡恰如「掛鉤之魚」,王安石變法時他反對其勞民傷財、嚴刑峻法的部分,遭排擠;司馬光將「改革派」一網打盡後欲拉攏蘇東坡,他卻又「不識時務」地提出應該保留新法中合理的部分,因此被舊黨程頤一派攻擊;新黨復起之後,他也同樣不能見容;老之將至的他因此屢屢被遷謫。

諸種打擊接踵而來,蘇東坡依然如故,在明月清風裡找到人生的自在閒適。在進退唯谷之時,依然能安之若素,顯示出對待貶謫的曠達態度。

9樓:顧憶冉的橙色星河

《記遊松風亭》

餘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勾之魚,忽得解脫。

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

譯文:我曾經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風亭附近散步,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樹林裡休息。

卻看見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裡想什麼時候才能走到啊?後來轉念又一想,突然有了體會:「這裡為什麼就不能休息呢?

」一下子有了頓悟,就好比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如果能悟解到這一點,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戰場上,戰鼓如雷霆,衝上去就要死於敵人之手,退回來就要死於軍法,這時,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