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諾貝爾文學獎的醜聞,跟文學本身有什麼樣的關係

2022-03-16 03:59:04 字數 5519 閱讀 6675

1樓:叫笨笨豬

我覺得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吧,因為諾貝爾文學獎的設立就是跟文學本身有很大的聯絡的呀,既然諾貝爾文學獎發生了醜聞,那文學本身是不是也存在著某一點的不好的因子。

2樓:花魁

我覺得文學本身應該是代表了一種比較積極向上的態度,可是這個文學獎的醜聞就侮辱了文學的本身。

3樓:流浪的阿方索

因為當初據傳言諾貝爾獎的評定,參雜了某種潛規則,讓人所不齒,所以說,這是一件醜聞

4樓:摯愛仲和君

因為文學比較具有純潔性,而諾貝爾獎那次煩是呢醜聞讓文學獎蒙羞了,這讓人很不齒

5樓:大笨象不會

因為當初評定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參雜了一些醜聞,具聽說是因為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

6樓:可愛娜

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文學本身帶有一定的影響力

7樓:

並沒有關係,現在的諾貝爾獎有更多的干擾因素在裡面存在

去年所發生的醜聞事件,會對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公正性產生哪些影響?

8樓:小飛居

諾貝爾作為世界上著名的獎項,眾所周知,他的頒獎也是十分嚴肅的。這個年度諾貝爾獎爆出的醜聞讓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出現了延後。這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

而且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如此嚴重的醜聞事件。但是實話實說諾貝爾委員會還是非常有公平性的,所以我相信本屆的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還是會公平的。

1、諾貝爾委員會的反應在諾貝爾爆出醜聞後,諾貝爾委員會的反應還是非常的讓人欣慰的。這次的醜聞事件主要是因為諾貝爾委員會中一位女院士的丈夫涉及到了**事件,瑞典學院對於這個院士的處罰是除去他的院士身份,但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取消了這個處罰。同委員會的成員知道了這個判決後有幾人宣佈退出委員會,使得諾貝爾委員會的人員評選只剩下11人。

這從某些方面就反應出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公平性,當評選出現問題並且沒有處理得當時委員會成員寧願退出也不願意繼續評選,足以看出諾貝爾文學獎的公平性。

2、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的透明性。諾貝爾獎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獎項,他的透明度還是相當的出色的,對於評選者他們有很多的評選專案而這些專案都是十分公開的。因為這個獎項的評定也是需要通過一定的流程的,很難在流程中耍手段。

綜上,諾貝爾文學獎還是很公平的,我相信諾貝爾委員會的專業性,也相信現在人們對於領域拔尖者的尊重。

9樓:董公子的科技

去年所發生的醜聞事件,會對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公正性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

10樓:夢哈伴你讀文化

去年發生的醜聞事件,可能會對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的公眾性產生一定的質疑,或者是他會更加的嚴格一些。

11樓:murile木木

對於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有會負面的報道吧,但是對文學獎的關注度肯定不減,甚至更高。

12樓:

發生了醜聞的事件,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幾任發生了,就一定會對以後的諾貝爾進行更加嚴格的公平公正

13樓:天下大同

諾貝爾是一項榮譽的文學獎,一些醜聞肯定會對諾貝爾獎頒佈有影響,它會使諾貝爾獎不延後。

14樓:小貓不吃醋

肯定也有很多的影響的,首先就是很多人覺得不太公平,所以就是影響也是很大,

15樓:sillyfox敲可愛

不會有什麼影響的,因為諾貝爾獎是需要絕對公平的呀,不然就不能讓人信服了。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早已影響甚至說是支配了它對文學的視野和判斷?

16樓:流浪的阿方索

因為諾貝爾獎的許可權實在是太高了,它代表著人類文學獎的最高成就,所以他比較在丁峰

17樓:大笨象不會

因為大家都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作為文學界的最高一種榮譽,所以說,他支配了對文學的事業和判斷

18樓:叫笨笨豬

因為之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出現過一系列的緋聞和醜聞,所以說他已經支配了對文學的視野和判斷,已經影響到了人們大眾的心裡。

19樓:經凡男人

我覺得這個說法是很片面的,一個說法怎麼能說他支配了他,只是稍微影響了一點點的判斷。

20樓:

諾貝爾獎只是一方面對於文學的評價,不能代表所有的

21樓:茗嶼兔兔

文學就是政治學——這句話雖然武斷,但卻是實際情況。能夠獲得瑞典文學院垂青的作家,其作品無一例外地都與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

系。諾貝爾獎項分為五種:物理獎、化學獎、生理醫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

22樓:可愛娜

因為他所包含的根本不全面,所以有所誤差在裡面

23樓:廢柴

問題本身就是提問者的「錯覺」(或是一種想象),大概是具有諾獎情結的中國人才會產生的「錯覺」吧。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基本上是影響力不大的小作家,翻開文學史,90%的大作家都不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爾斯泰、哈代、喬伊斯、普魯斯特、卡夫卡、伍爾芙、dh勞倫斯、康拉德、特德休斯、菲利普拉金、喬治奧威爾、約翰福爾斯、格雷厄姆格林、納博科夫、馬克吐溫,哪一個不是可以把諾獎得主碾成粉末的大作家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不僅整體實力二流,而且70%以上呈現為「灰飛煙滅」的消亡狀態,大部分諾獎得主可謂是「死亡」狀態,不僅作品近乎絕版,文學史上也是無足輕重,他們的名字只有在查詢「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時才會被發現,說諾獎支配文學走向的人得有多麼無知和想當然呢?

不說歷史,就說現在,門羅、石黑一雄這種檔次的作家,美國最近這群作家裡起碼有50個以上吧,約翰厄普代克、托馬斯品欽、約翰歐文、菲利普羅斯、蘇珊桑塔格、馮內古特,哪個不可以把門羅們甩出八條大街呢。說句難聽的,諾獎就是瞅著文學的「五保戶」去發獎的,大作家基本被自動排除,再說這個石黑一雄吧,「移民三雄」裡最差和最小的作家,諾貝爾給了,最大的是哪個?是魯什迪嘛,堅決不給。

加拿大最大的女作家根本不是門羅,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嘛,這是肉眼都能看到的差距,諾貝爾文學獎裝沒看見,為什麼,因為門羅和石黑一雄一樣,看起來更像五保戶嘛,所以,由五保戶組成的諾獎得主方陣,經不起歷史檢驗成為「消亡人作家」也就是遲早的事。(認真看一下就會發現,英國的大作家基本一個都沒被諾獎授到)

事實上,不僅喬治奧威爾、菲利普拉金、格雷厄姆格林、魯什迪這樣的作家可以碾壓絕大多數諾獎得主,一些具有嚴肅藝術價值,文字不是深刻無比但作品綿延傳播的作家,如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羅琳(《哈利波特》)都可以把多數諾獎得主打成殘廢。

注意,我提到了羅琳,不瞭解文學史的文學青年可能會發笑,但其實這是不可笑的,相對於文學史的「消亡者」(多數諾獎得主),羅琳可稱為不朽作家,《哈利波特》可稱為不朽名著。

還真不是和你開玩笑,現在任何一部「偉大的100部文學名著」都不會遺漏《哈利波特》,而諾獎作品只有寥寥無幾的頭部作品可以入選,我指的不是粉絲選書,而是最嚴肅的文學教授選書,比如2023年4月,35國108位文學教授、語言學教授評選出的「塑造人類精神和改變歷史的100偉大虛構類名著」中,《哈利波特》位列15,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16,117位諾獎得主中,只有兩位(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第9、託妮莫里森的《寵兒》第11)排在羅琳之前,羅琳擊敗了近99%的諾獎得主,注意,這不是哈利粉評的,也不是**裡那些半桶水書評員評的,是金字塔最頂端,決定文學史走向的文學史史家評的,他們的專業能力和巨集大視野可比刻意獎勵五保戶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要高得多。(我不是說諾貝爾評委就很差,而是說他們專門致力於獎勵五保戶的心態必然導致多數諾獎作家在歷史中的「覆滅」命運。)

再說回到英國,英國(含英聯邦)的兩大最高榮譽不是諾貝爾,而是「功績勳章」和「榮譽勳爵」,大約一半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可以獲得這兩個榮譽之一,而所有的(二十多個)英聯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沒有一個在獲得諾獎後得到這兩個榮譽,這正好證明了我前面所說的一點:文學獎專授小作家(相對意義的),而英國那兩個最高榮譽只給偉大的大作家,不給在歷史上難逃消亡命運的所謂諾獎得主,而科學獎沒有「五保戶」傾向,所以,半數以上能拿到那兩個最高榮譽。

來看看英國的榮譽勳爵和功績勳章的作家得主們:托馬斯哈代、格雷厄姆格林、菲利普拉金、特德休斯、毛姆、羅琳、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可以說,沒有一個會消失於歷史。而英國的諾獎得主,除了先被兩大最高榮譽肯定的高爾斯華綏和多麗絲萊辛外,多數在文學史裡舉步維艱。

(在前面那個100榜單的前70位裡,117個諾獎得主進去的只有3個,而英國最近二十年裡4位榮譽勳爵作家得主進去的也有3個,可見諾獎是多麼「仇視或忽略」大作家,以致117位得主的戰鬥力才能趕上榮譽勳爵裡的4位。)

所以,用諾貝爾文學獎看文學史,你看到多數是消亡者,而不是什麼決定文學走勢的東西。

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和政治有關係

2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諾貝爾文學獎與政治有關係的問題,而是文學應不應該與政治有關係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在現代文學階段(1919--1949)就開始討論,尤其是以第二個十年為盛。這個討論的命題如果從文藝學的角度來說,就是文學應該強調它的審美屬性,還是應該強調它的意識形態屬性。第二個十年中,以左聯為代表的革命文學派別(也就是我黨領導的),強調文學應該為政治服務,是政治的傳聲筒。

而以胡秋原、蘇汶為代表的自由人和第三種人,則強調文學的獨立性與文人的自由性,在創作方面,京派更傾向於繞開政治,而去談論普遍的人性,而在散文方面,也有周作人和林語堂所提倡的「幽默」。但隨著時局的變化,我黨在宣傳戰線上的領導地位的確立,左聯的那一套一直處在上風的狀態。一直到***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提倡文學應該為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隨著我黨的統治,這種思想就更為普及開來,以至於蕭乾、沈從文這類作家遭到清算,在建國之後處於失聲的狀態。

而且建國後期(其實是五四傳統)所提倡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以及建設的需要,和個別人的個別心態,就要求我們去歌頌,於是,審美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就偏向了前者,雖然我們一直強調審美意識形態,而非單純的意識形態。

再來說,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就和政治有關係了呢,我說下我的想法:

1 主要是主流意識形態的反覆,某兩個人因為某些事得了和平獎,而國家不承認。這就延伸出兩個派別,一部分認為是西方別有用心,一部分覺得是我們忽略普遍人性。

2 我們長久以來沒得過(得過的也是外籍華人),於是有一部分人覺得是西方的意識形態對於我們的抵制。(其實不得將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我們沒有那麼多作品翻譯出去,還有就是站在世界範圍內,我們的作品確實不夠好,再有可能是某些作品翻譯成中文,讓讀者沒法很好的理解)

3 等到我們好不容易真正有一個人得獎了,某些精英分子就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了,各種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就擺了出來,包括抄寫講話。

4 個人覺得,諾貝爾獎中,除了和平獎和政治掛鉤,其他都沒有什麼聯絡,莫言先生作品確實是一流的,從80年代初寫作還能保持活力的作家,所剩無幾,我們應該感到高興才是。從他的作品中,我沒讀到什麼政治的因素,有的是特有的民族精神,是一種帶有血性的民族強力精神,還有更多的人性關懷。而政治因素只作為作品的背景出現

文學就是文學,他沒必要和政治掛鉤,更主要的是,莫言的作品也沒和政治掛鉤,我不知道一些作家非要這麼聯絡,有什麼意思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有那些

蘇利 普呂多姆 莫言 特奧多爾 蒙森 比昂斯滕 比昂鬆 弗雷德裡克 米斯塔爾 何塞 埃切加賴亨利克 顯克維支 喬祖埃 卡爾杜齊 約瑟夫 魯德亞德 吉卜林 魯道爾夫 歐肯 西爾瑪 拉格洛夫 保爾 約翰 路德維希 馮 海塞 莫里斯 梅特林克 蓋哈特 霍普特曼 羅賓德拉納特 泰戈爾。二 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三體

搞錯了吧,三體 只獲得了星雲獎,離諾貝爾獎還遠著呢 三體目前獲得的最高獎項是雨果獎,很少有科幻作品能獲得諾獎。科幻 有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有的話,請舉例 目前,沒有那部科幻 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雨果獎是最高獎項。雨果獎是由世界科幻協會頒發的獎項。自1953年以來,它每年都在世界sf大會上獲獎。它...

中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和他的名言

所謂最難忘的,就是從來不曾想起,卻永遠也不會忘記。莫言 1955 中國作家,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理由 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 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的名言有哪些?1 人類的一個 煩,在於我們無法擁有說一不二的感情。敵人身上總有讓我們喜歡的地方,我們的愛人總會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