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和瓷有區別嗎,陶瓷和玉瓷的區別

2022-02-04 15:00:47 字數 5691 閱讀 3909

1樓:roni小笛

通俗地講:用陶土燒製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製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 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包括的範圍較廣,有些能耐水,有些並能耐酸.廣泛應用於建築, 化工, 電力,機械等工業及日用裝飾等方面.

此外,用粘土以外的其它原料, 依陶瓷製造的工藝方法制成的製品,也叫做陶瓷,如塊滑石瓷,金屬陶瓷,電容器陶瓷, 磁性瓷等. 廣泛應用於無線電,原子能,火箭,半導體等工業.目前,將所有陶瓷製品通稱為"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

陶器和瓷器是人們經常接觸的日用品,有時從表面看來很相似,但是,它們畢竟各有其特色而不同。 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燒製陶器的溫度大體在900-1050℃之間。

若溫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燒壞變形。陶器的胎體質地比較疏鬆,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較強的吸水性。一般的陶器表面無釉,即使有釉也是低溫釉。

我國燒製陶器的歷史約有1萬年之久。原始社會製造陶器,開始是用手工捏製的方法制成一定器形,後來發展為將陶土搓成粗細一樣的泥條,再把泥條盤築成一定器形,將其內外用手抹平。到父系社會階段出現了輪製法。

進入封建社會後,又發明了模製法,即將陶泥填入模中,脫出器物的全形。人們推測,最原始的燒製方法是堆燒法,把晒乾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燒。在六七千年前,開始使用陶窯燒製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據陶器的顏色,把陶器分為紅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繪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紅陶是原始社會最常見的一種陶器,它的顏色有如紅磚色。這是在燒窯時,充分**氣體,形成氧化氣氛,使陶土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便呈現出紅色了。

灰陶即指陶器為灰色或灰黑色。這是在燒窯後期,控制火候,形成還原氣氛,由於窯中缺少氧氣,陶土中鐵的氧化物轉化為二價鐵,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見,一般都比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窯前,在陶坯上進行彩繪,燒後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遺址的人面魚紋盆即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這是新石器時代後期才有的,主要是因為陶土中氧化鐵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擾便呈現白色了。

彩繪陶也是帶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區別是陶器燒成後再著色。由於顏色沒有經過焙燒,與坯體粘結不牢,很容易脫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馬俑就屬於彩繪陶。

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見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這是在焙燒後期用濃煙薰翳,使煙中的碳微粒滲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現黑色。黑陶製品中有的壁像蛋殼一樣薄,被稱為「蛋殼陶」,十分珍貴。

釉陶是指陶器表面有一層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鈣、氧化鈉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製成,燒融後呈一種玻璃態。在釉中若再加進一些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銅、氧化鈷等,焙燒後就會出現綠、藍等色澤,常見的唐三彩就是釉陶。

參考資料: http://zhidao.

滿意請採納

2樓:奇酷

當然不是咯! 陶與瓷的區別:首先,陶:

1、用黏土燒成的 2、燒成溫度在1000度以下 (唐三彩除外)3、吸水、不透光! 瓷:1、用瓷土燒成 2、燒成溫度在1200度以上 3、不吸水、透光

3樓:以沛邇

陶器比較粗糙 瓷器更加精細

4樓:匠子生活

1.陶主要成分是黏土,燒成溫度在800到1000度;瓷的主要成分是高嶺土,顏色偏白,燒成溫度最低是1200度;2.陶的聲音較悶,迴音較短,不透光;瓷的聲音清脆洪亮,迴音較長,透光性強。

陶瓷和玉瓷的區別

5樓:秀我

一、**不同

玉瓷是經礦物岩石經現代奈米技術細琢研製而成,玉瓷指的就是礦物質瓷,也稱礦粉瓷。

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用陶土燒製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製的器皿叫瓷器。

二、質地不同

玉瓷質地細膩白皙、玉質雪肌、高潔瑩潤,超常的透明度和光澤度,感觀、手感都非同一般。

陶瓷製品的品種繁多,它們之間的化學成分。礦物組成,物理性質,以及製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錯,無明顯的界限。

陶的質地相對鬆散,顆粒也較粗,燒製溫度一般在900℃—1500℃之間,溫度較低,燒成後色澤自然成趣,古樸大方。

瓷質材料:與陶相比,瓷的質地堅硬、細密、嚴禁、耐高溫、釉色豐富等特點,燒製溫度一般在1300℃左右,常有人形容瓷器「聲如磬、明如鏡、顏如玉、薄如紙」,瓷多給人感覺是高貴華麗,和陶的那種樸實正好相反。

三、用途不同

玉瓷主要用於快餐業、飲食業。

陶瓷主要有以下幾個用途: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壇、盆、罐、盤、碗等。

2、藝術(工藝)陶瓷:如花瓶、雕塑品、園林陶瓷、器皿、相框、壁畫、陳設品等。

3、工業陶瓷:指應用於各種工業的陶瓷製品。

6樓:小飛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陶器是以常見的黃沾土為原材料,燒造溫度700---900左右。 瓷器是以高嶺土為原料,世界上最好的高嶺土分佈在景德鎮。燒造溫度在1200度左右。

您說的玉瓷玉瓷是應用獨特原料和科技手段所研究成功的一項特優新瓷種,經長期細琢研製而成具有瓷技細膩、胎釉一體,潔白無瑕、晶瑩剔透、潤澤如脂,玉骨雪肌,超常的透明度和光澤度,感觀、手感都非同一般。供您參考,祝你好運!

陶和瓷有什麼區別?

7樓:虢玉巧律卯

陶表面不光滑~瓷表面光滑

你那家裡的碗和農村蓋房的瓦比較一下很簡單嘛!

8樓:古方紅糖

陶和瓷區別如下:

1、陶用普

通粘土,瓷是高嶺土。陶與瓷有著密切的聯絡,首先瓷只有白色,而陶除了白色之外還有紅色、褐色、黑色等,但不管是瓷還是陶都可以通過新增色劑來改變顏色;2、其次是瓷器的燒成溫度高,在1200℃以上,而陶只在600℃-800℃之間;

3、瓷的燒結度強,胎體堅硬緻密,陶相對質地較疏鬆;

4、瓷敲擊聲清脆、洪亮。陶敲擊聲啞悶;

5、瓷的吸水率小,幾乎不吸水,陶的吸水率高;

6、瓷具有半透明性,陶是不透明體,且陶的化學效能和機械強度不如瓷。

9樓:樓_蘭_若_夢

(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則是瓷土,即高嶺土(因最早發現於江西景德鎮東鄉高嶺村而行名);

(2)陶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

(3)陶器的燒成漫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則需要1300℃的高溫才能燒成;

(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溫釉,瓷器則多施釉;

(5)陶器胎質粗疏,斷面吸水率高。瓷器經過高溫焙燒,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會發出鏗鏘的金屬聲響。

10樓:茆知蕢炫明

這個是瓷器 這個是陶器,差別很明顯,顆粒的粗細,火候,透水度,光澤等等都不同

11樓:督廣君那忍

陶和瓷有何區別?

區別在於吸水率。吸水率小於0.5%為瓷,大於10%為陶,介於兩者之間為半瓷.

12樓:黃元化益燕

有關陶器與瓷器的區別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於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

二、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並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問,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製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上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製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

但是一般製作陶器的黏土製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並不透明。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以上幾個方面中,最主要的條件是原材料和燒成溫度,其他幾個條件,都與這兩條密切相關。因此,製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燒成溫度的技術,並認識到高嶺土與一般黏土的區別,便具備了發明瓷器的條件。

參考資料:反正是抄別人的

陶和瓷有何區別?

13樓:連雲港順輝

一、什麼是陶瓷?陶和瓷有何區別?

1、陶瓷是把粘土原料(如黑泥、主要萬分高嶺土)與瘠原料(包括骨料如高溫砂石英及熔劑原料如低溫砂長石)經過適當的配料、粉碎、成型並在高溫焙燒情況下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後,形成的堅硬物質。

2、陶和瓷的區別在於吸水率。吸水率小於0.5%為瓷,大於10%為陶,介於兩者之間為關瓷,也稱炻器。

3、吸水率是指陶瓷製品的氣孔吸附水分的質量佔製品質量的百分比。

14樓:南通順輝

陶與瓷的主要區別在於:

(l)作胎原料不同:陶器一般用粘土,少數也用瓷土,而瓷器是用瓷石或瓷土作胎,因原料不同,其成分有所差異。以宜興紫砂陶為例,其礦物組成屬含鐵的粘土-石英-母系,鐵質以赤鐵礦形式存在,主要物相是石英、莫來石和雲母殘骸,結晶細小均勻。

燒製白陶的高嶺土是一種以高嶺石為主要成分的粘土,呈白色或灰白色,光澤暗淡,純粹的高嶺土含氧化矽46.51%、氧化鋁39.54%、水13.95%,熔度為1780℃,因其可塑性差、熔點高,要摻入其他材料才能製作。瓷石是由石英、長石、絹雲母、高嶺石等組成,完全風化後就是通常所見的瓷土,製作瓷器的瓷石屬半風化,經揚碎、淘洗成為製坯原料。主要成分是氧化矽、氧化鋁,並含有少量的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錳、五氧化二磷等,熔度一般為1100~1350℃,其高低與所含助熔物質的多少成反比。

(2)胎色:陶器制胎原料中含鐵量較高,一般呈紅色、褐色或灰色,且不透明;瓷器胎色為白色,具透明或半透明性。

(3)釉的種類:釉系陶瓷表面具有玻璃質感的光亮層,由瓷土(或陶土)和助熔劑組成。陶器一般表面不施或施低溫釉,其助熔劑為氧化鉛。

秦漢時就大量燒製這類鉛釉陶,唐代的三彩、宋代的低溫顏色釉、明代的五彩和清代的粉彩均屬此類。瓷器表面施有高溫釉,主要有石灰釉和石灰一鹼釉兩種。石灰釉以氧化鈣等為助熔劑,含量多在10%以上;石灰-鹼釉以氧化鈣和氧化鉀、氧化鈉等為助熔劑,氧化鈣含量多在10%以下,氧化鉀和氧化鈉等金屬氧化物的總和常達4%以上。

(4)燒成溫度:因制胎材料的關係,陶器的燒製溫度一般在700~1000℃,瓷器燒製溫度一般在1200℃以上。

(5)總氣孔率:總氣孔率是陶瓷緻密度和燒結度的標誌,包括顯氣孔率和閉口氣孔率。普通陶器總氣孔率為12.5%~38%;精陶為12%~30%;細炻器(原始瓷)為4%~8%;硬質瓷為2%~6%。

(6)吸水率:這是陶瓷燒結度和瓷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指器體浸入水中充分吸水後,所吸收的水分重量與器體本身重量的比例。普通陶器吸水率都在8%以上,細炻器為0.5%~12%,瓷器為0~0.5%。

以上所述,均須綜合考慮,才能正確區分陶器與瓷器,僅比較其中一兩點,容易產生誤解。試舉數例便可知:浙江上虞黑瓷,因作胎材料中含鐵量為2%~3%,所以胎亦呈紅、灰等色;南宋官窯所產瓷器顯露胎色,並以"紫口鐵足"為貴;北方瓷器因其胎中含氧化鋁較高,大部分瓷器不能達到緻密燒結,吸水率較高,有的可達5%以上,這些瓷器如僅僅對照上述某一兩條來衡量,就不能稱之為瓷器了。

因此,在實際鑑別時,必須同時兼顧原料、釉、高溫三方面綜合考慮,前兩項是內因,後一項是外因。

日用瓷和骨質瓷的區別,骨質瓷和陶瓷的哪個好

骨瓷是骨質瓷的簡稱學名骨灰瓷,是以動物的骨炭 粘土 長石和石英為基本原料,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釉燒兩次燒製而成的一種瓷器。骨瓷色澤呈天然骨粉獨有的自然奶白色。一般說來,原料中含有25 骨粉的瓷器則可稱為骨瓷,國際公認骨粉含量要高於40 以上,質地最好的骨瓷一般含有51 的優質牛骨粉。其中骨粉成分為40...

陶和瓦和瓷彼此之間有什麼區別還是隻是叫法不同而已

人們總是把瓷與陶相提並論而稱之為 陶瓷 這種提法反映了陶和瓷都是火與土的藝術。由於陶器發明在前,瓷器發明在後,所以瓷器的發明,很多方面受到了陶器生產的影響。如人們對火的效能的掌握和對粘土特點的充分認識等。但陶與瓷無論就物理效能,還是就化學成分而言,都有本質的不同。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1 陶器...

大白,膩子,仿瓷有什麼區別嗎,刮仿瓷和刮膩子有什麼區別,詳細點

大白 仿瓷都是膩子的一種。只是原材料 用途以及叫法不同而已 大白也叫膩子粉 雙飛粉。雙飛粉也叫 鈣鎂粉 主要成分是鈣與鎂的碳酸鹽,通常用作填料,廣泛用於人造地磚 橡膠 塑料 造紙 塗料 油漆 油墨 電纜 建築用品 食品 醫藥 紡織 飼料 牙膏等日用化工行業,作填充劑起到增加產品的體積,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