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與完稅的區別,保稅和非保稅有什麼區別?

2022-02-02 05:40:12 字數 5610 閱讀 9237

1樓:就醬挺好

1、制度不同:完稅是稅單核發後,即由承辦代書通知買賣雙方,完成稅款繳交,買方並於此時給付第三期款的程式。保稅是經過海關批准的境內企業所進口的貨物,在海關監管下在境內指定的場所儲存、加工、裝配,並暫緩交納各種進口稅費的一種海關監管業務制度。

2、性質不同:保稅是暫時不徵收稅款,完稅是包括所有稅款為交稅款的交易**。

3、徵稅額度不同:保稅是加工**合同項下的海關不予備案的料件,以及試車材料、未列名消耗性物料等,不予保稅,進口時按照一般進口照章徵稅。完稅不是。

2樓:不開口的時光

免稅:從字面上,進口的時候免繳關稅增值稅。是進口貨物的時候, 不向海關繳納稅款 ,免稅一般分幾類:

如:稅款不超過50元免收 如:國家鼓勵進口的裝置或特殊監管區域進口的生產性物品。

向海關申請免稅表 ,進口時免稅 如:加工**手冊進口原料是免稅的 。

保稅的意思 ,可以理解為:暫時不交稅,是根據其出口流向來決定是不是最終免稅 。例如:

手冊進口時 ,料件免稅 ,但成品必須是復出口到國外的 ,如果成品內銷 ,那就必須把原來的免除的關稅增值稅補回來 。就是說, 保稅的成品必須出口 ,才能讓進口的保稅最終成為免稅 。保稅區:

國家特定的保稅區域 ,保稅區進口國外料件 ,是免稅進口 。但這個免稅也是保稅 ,也就是進入保稅區的境外貨物 ,如果一直在保稅區內或復出到境外 ,最終不進入國內流通的話 ,是一直不繳納稅款的 。一旦要進入國內 ,必須繳納稅款 ,保稅或者可以這麼理解 :

在保證不進入國內**流通的前提下 ,對於進口貨物施行免稅進口 。

3樓:頂花帶刺小黃瓜

保稅與完稅,與成本高低沒什麼關係。

保稅是,不知道產品最終流向要出口還是要進口,暫時不交稅;

完稅是,交了進口稅。

成本高低與此無關。因為你最終產品流向決定了,需要交的稅還是要交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回答太簡單了!

我來回答:

保稅:海關為了鼓勵進出口**,對部分商品實行減免關稅和增值稅,同時在部分手續上做出簡化。保稅,顧名思意,就是說暫時不徵收你的稅款,貨物到岸後海關要求所有進口的貨物都必須進行cif方式的交易,所以到岸後,海關對貨物暫時不徵收關稅和增值稅,但海關會對保稅的貨物進行數量上的監管,直至產品被加工成成品出口。

完稅:顧名思義,就是說包括所有稅款為交稅款的交易**,所以一般上來說海關會根據你的完稅價對進出口的貨物按相應的稅率計算稅款。

保稅和非保稅有什麼區別?

5樓:東師陳老師

保稅,簡單說即料件或裝置進口時是免予徵稅進來的,仍受海關監管,未經批准不允許內銷銷售處理,物料需加工成品後復出口,裝置5年後辦解除監管即可。而非保稅,即國內購買或一般**進口,不受海關監管的。

在管理上注意:

對於保稅與非保稅料,在庫存時可以按照保稅倉與非保稅倉分開儲存;

對於採購的料可以在下po的時候就區分是否是保稅採購,對於po是保稅採購的在驗收入庫的時候入到保稅倉中,對於非保稅的入到非保稅倉。

在成本計算的時候,對於採購部分,根據是否保稅來計算,這樣可以區分開來,即使料號相同也沒有問題;

對於庫存的計算,可以根據倉庫是否保稅來分開計算。

對於關務的報核,也只是針對保稅倉。

6樓:匿名使用者

保稅制度,是由國家在港口或機場附近設立保稅區、保稅倉庫或保稅工廠,外國商品運進這些保稅區域不算進口,不繳納進口稅;保稅區是海關監管的實行境內關外管理的特定區域,保稅區的貨物可以在區內企業之間轉讓、轉移,出口他國(地)完全自由,進入國內市場要按進口徵收關稅和增值稅。內地貨物進入保稅區按正常出口管理,轉口貨物和在保稅區內倉儲的貨物按照保稅貨物管理。

自由**區是指一國境內、受海關保護的、無**限制的關稅豁免區域,是世界經濟自由區中開放程度最高的一種形式,其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國家行為、境內關外、功能突出、高度自由」。自由**區是一個關稅、進出口許可證和配額的突破口以及適用特殊海關管理的區域,實際上是採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

國內的保稅區有待與國際「接軌」 國外的特殊開發區和經濟區有各種各樣的名稱:保稅倉庫區、自由區、對外**區、出口加工區、自由**區和自由港區,卻設有保稅區的名稱。保稅區是中國自己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名詞。

一般用"free tradezone"、縮寫為ftz來表示,翻譯回中文為「自由**區」。也有一些人用"bonded zone"直譯之。但無論用何洋名,通常都是指在國境以內、關境以外特設的一個與國際上的出口加工區和自由**區相類似的對外開放區域。

在保稅區內關稅全免,國境之外的人員、貨物、資金,進出保稅區自由。但是,非保稅區的產品進入保稅區則視同出口,而保稅區的產品進入非保稅區也視同進口。保稅區實行全封閉隔離管理,並設定完善的隔離設施。

但正如jack north所說:「中國的保稅區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自由**區。像在區內投資註冊的**企業就沒有出口經營權,無法在海關注冊備案。

**企業從境外購入商品也就因此出現了多重**問題,增加了區內企業的交易成本。許多保稅區外貿企業就由於這一問題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而陷入困境。」他進一步指出,雖然中國各保稅區都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大。

而複雜且難以操作的出口退稅手續不利於出口加工型企業採購國內的原材料,使保稅區設立的初衷——擴大出口不能很好實現,對目前中國經濟的刺激作用也十分有限。 國際上對自由**區的區域特性都認定為「境內關外」,即「指一國的部分領土,在這部分領土內運入的任何貨物就進口稅及其它各稅而言,被認為在關境以外,並免予實施慣常的海關監管制度。」(《京都公約》、《f.

1.關於自由區的附約》)但是,中國的保稅區卻在很大程度上被當成「境內關內」的區域。例如,區內企業不得在區外開立外匯帳戶;區內外資企業不準在區外設立分支機構;插手保稅區的部門越來越多,對保稅區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忽視了保稅區是改革開放的超前試驗區,簡單地套用適用於非保稅區的管理辦法。

特別是2023年9月以來,中國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對保稅區外匯管理政策作了大幅度調整,致使保稅區企業在進口付匯、出口結匯等方面都發生困難,影響了保稅區的正常業務運作。gabriela armstrong在考察中國15個保稅區的管理,接觸各保稅區的一些**後,特別指出中國當前採用的貨物監管進出性管理與進出區管理存在著雙重管理的問題,兩次查驗影響到了通關效率。與國外自由**區相比,中國的15個保稅區不僅設有必要的行政主管機構,還設有眾多與保稅區業務無關的組織。

而且由於部門利益,保稅區行政主管機構對區內的一些問題還沒法「自主」,要聽命於區外部門。這與自由**制度下「小**」的原則相悖,更與國際通行的保稅區做法大相徑庭。 世界上搞得好的自由**區,大多與港口連在一起,一般都實行港區一體化管理,以港口為載體。

因為保稅區的轉口**、出口加工、保稅區倉儲、國際**等功能的發揮都需要以港口功能作為依託。只有實行港區一體化運作,增強貨物、資金和資訊的聚集和擴散能力,才能使保稅區各功能有大發展,更好地發揮保稅區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中國的保稅區卻毗連港口而不包括港口。

這成為了保稅區功能進一步開發的「瓶頸」,貨物進出不流暢,管理繁瑣、重複,費用增加,功能難開發,經濟難以活躍。 區港合一必然會把保稅區的政策和管理運用到港口運作上,這樣,必然會提高港口的開放度和自由度,帶動口岸產業的開發。例如,港口作業、運輸業、倉儲業、國際**業、出口加工業、包裝業和進出口金融業等口岸產業的發展。

區港一體化也是降低成本,提高辦事效率的需要。 此外,國內保稅區還缺乏全國性的法律來規範運作。 由於沒有全國性的統一法規,各地都先後出臺了自己的地方性法規。

中國15個保稅區就有10個有自己的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檔案,而法規內容卻「因地」甚至「因區」而異。像深圳的3個保稅區就實行著三種不同政策。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對保稅區的協同發展自然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保稅區還會長期存在 michael gillis認為:自由**區最突出的優點是自由、便利、通達和管理模式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它是**自由化的產物並將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而長期存在。

自450年前,全球第一個自由**區誕生以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200個自由**區。而世界上設立自由**區最多的國家不是別人,正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它一共有655個自由**區。而且現在還在不遺餘力地推動世界最大的自由**區美洲自由**區的建立。

東亞國家和地區由於在近幾十年來都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因而這一地區的自由**區是全球最密集的地區之一。自由**區的主要優勢在於它的快速通關效率,因此有的國家在自由**區內連海關都不設。雖然自由**區的產品完稅後就可進入當地市場,但由於受原產地原則的限制,不少外國企業不得不在自由**區內安家落戶。

這說明自由**區還有助於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式的作用。 雖說世界經濟一體化在不斷深化,但因利益分配引發的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衝突也在不斷升級。像近幾年頻繁發生的**戰就是明證。

這使全球經濟「大同」無法在一兩年、一二十年乃至100年內獲得實現,國與國之間的關稅壁壘不會取消。以歐盟為例,其區內關稅也未能降到零,與區外經濟主體交往時關稅就更高了。由此可見,保稅區還有長期存在的必要和較強的生命力。

donald h.perkins說:「加入wto後,中國的關稅水平當然要按世界**組織要求運作,但這是一個漸次推進的過程,需要一定時間,這段緩衝時間就為保稅區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而且保稅區的功能作用,會隨著保稅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礎上所承擔的整體發展目標而不同。中國早期試辦的保稅區多承擔保稅和倉儲業務,轉口**、加工**則是隨著保稅區的成長而不斷發展起來的。從國內外實踐看,保稅區也同樣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功能。

因此不必擔心自由**區會在數十年內消亡。」dwight r.snodgras補充道:

「近期中美軍機相撞導致中美兩國關係驟然緊張,加上美國布什**上臺後推行的強硬政策,使得中國可能會在今後一段時期一方面加強發展保稅區;一方面減少因為換取美國入世支援而對美國的讓步。」 入世,國內保稅區何去何從 dominick williamson,harper collins大學教授認為:中國保稅區要開創新局面,進行第二次創業,就應該首先準確地定性定位。

必須參照wto制定相關原則,將發展模式定位為按國際慣例運作的自由**區,將定性由目前的「境內關內」變為「境內關外」。 由於中國加入wto後,保稅區內外的關稅差別會大大縮小,因此他認為,今後區內一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今後應該以自由**區為主體,以加工**(製造中心)和物流配送(物流中心)為兩翼,以金融(外匯、離岸金融)、法律服務、運輸服務為三個支撐體系。

具體措施上,保稅區必須先從「境內關內」向「境內關外」轉型,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監管模式;保稅區與境外之間的貨物流通實行真正的備案制度;海關對貨物的手冊管理轉變為對企業實行帳冊管理,貨物、物品從非保稅區進入保稅區,視同出關,予以辦理出口退稅。保稅區企業可以**「一線」和「二線」的進出口業務。此外,還要深入推進港區一體化管理體制,完善從碼頭到保稅區的專用通道和形成海陸空立體多式的聯運體系;在外匯方面必須深化區內的金融體制改革,落實區內經常專案下貨幣自由兌換政策。

只有通過上述行動措施,配合三個支撐體系和快通關、快作業以及電子商務平臺,才能使保稅區在2023年基本實現自由**區的目標,成為保稅區所在地區一個大進大出的人、財、物及資訊的集散中心,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 john salvatore提出:中國保稅區的地理分佈有欠合理。

有的地方保稅區過於集中,如廣東有6個,而深圳一地就有3個。有的地方則是空白,如廣西,雖有北海、防城等良港,卻未能設立保稅區。今後要按區域按功能對現有保稅區進行必要的調整縮減,有的可通過歸類,拓展成為綜合型保稅區,發揮規模效益。

中國的15個保稅區無法同步發展為自由港或自由**區,對一些基礎好,開放程度高,絕大部分商品和服務已有條件實行關稅豁免的保稅區,應該考慮先給予實施自由港的政策,分時別類、分割槽別類,推動它們向自由港發展。

保稅和非保稅的具體含義是什麼,保稅和非保稅有什麼區別?

樓主說的是保稅區,和非保稅區嗎?個人理解 保稅區 由 批准設立,具有進出口加工 國際 保稅倉儲 商品 展示等功能的,享有 免證 免稅 保稅 政策,實行 境內關外 運作方式,是目前中國大陸對外開放程度最高 運作機制最活 政策最優惠的特殊經濟區域。非保稅區 不具備以上特徵的,就是了。如果樓主指的是 保稅...

保稅港區是做什麼的,保稅港區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優勢(好處)?

保稅區是中國繼經濟特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後,經 批准設立的新的經濟性區域。由於保稅區按照國際慣例運作,實行比其他開放地區更為靈活優惠的政策,它已成為中國與國際市場接軌的 橋頭堡 因此,保稅區在發展建設伊始就成為國內外客商密切關注的焦點。稅區亦稱保稅倉庫區。這是一國海關設定的或...

普通倉海外倉與保稅倉這有什麼區別

1 含義不同 普通倉庫亦稱通用倉庫,是用於儲存不需要特殊保管條件的一般日用工業品或農副產品的普通倉庫。海外倉是指在除本國地區的其他國家建立的海外倉庫,一般用於電子商務。貨物從本國出口通過海運 貨運 空運的形式儲存到該國的倉庫,買家通過網上下單購買所需物品,賣家只需在網上操作,對海外的倉庫下達指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