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陽謀?為何明知是計謀,又不得不往裡跳

2022-01-11 22:32:01 字數 2870 閱讀 5726

1樓:匿名使用者

最著名的就是鴻門宴,因為這是一場劉邦不得不去的宴席,雖然明知道這是項羽為了除掉劉邦而設下的計謀,前往敵人的地盤十分危險,但是要是不去,由於項羽和劉邦的實力差距十分懸殊,整個軍隊都會遭受滅頂之災,所以劉邦還是冒險前往,最後也成功逃出生天。

2樓:喬松情感

歷史上著名的陽謀就是赤壁之戰,曹操明明知道諸葛亮、周瑜想要火攻,但是硬著頭皮也要打,這一仗關乎三家諸侯的命運!

3樓:王姐的每日穿搭

朱元璋殺劉伯溫,首先,朱元璋知道劉伯溫非常聰明,比自己聰明的多,一個比皇帝還聰明的人能留嗎?其次,劉伯溫這個人適合打江山,不適合守江山,最後,劉伯溫深知朱元璋的個性,飛鳥盡良弓藏,他所有的結果都是死。

4樓:取個名都好難

比如漢武帝的推恩令。各個藩王肯定知道,如果實行這個推恩令自己的勢力將會被越來越削弱,但是如果不實行,又會遭到自己家族的反對。所以明知道是個計謀,但是卻不得不實行。

5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說:「以正治國 ,以奇用兵。」所謂「奇」就是陰謀,所謂「正」就是陽謀。

陰謀都是一時之策,過了這個時機就不能使用了,讓別人發現了也就不能使用了;而陽謀是一世之策,甚至是萬世之策,對方明知道是計謀,卻又不得不往裡面跳。歷史上,軍師善出陰謀,統帥慣出陽謀。

陰謀家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諸葛亮了,空城計嚇跑司馬懿,死後又嚇跑司馬懿,而且順帶斬殺了心懷不軌的魏延,看起來智計百出。然而諸葛亮的一生既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也沒有為蜀漢開疆拓土多少,他的很多計謀,都只能實現戰術的勝利,並不能夠實現戰略的勝利。小面我們就來講一講歷史上四個大戰略家以及他們提出的4個陽謀。

1 晏子的二桃殺三士

把這一個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它的影響力是最小的,後面的3個影響力逐次增加。齊國是春秋戰國 時期一個姜姓的大國,是姜太公的後人建立起來的國家。由於齊國特別的重視獎賞功臣,姜太公立國的時候定下的戰略就是「舉賢而上功」,所以齊國的權臣、功臣功高蓋主的問題一直很大。

到了晏子的那個時候,有3個將軍武力高強,功勞卓著,手握重兵,互相為刎頸之交,自視甚高,並且時常在國內橫行不法。晏子對此表示非常擔心,但是繼承了「舉賢而上功」傳統的齊王卻對他們幾個很是信任。晏子決定自己除掉他們,但是他們幾個手握重兵而且武藝高強,文官出身的晏子肯定打不過他們,晏子苦苦思索,直到魯國國君前來拜訪齊王,三位將軍陪同。

齊王請晏子摘下齊國最寶貴的「仙桃」來招待魯國國君,晏子剛好摘了幾個桃子,在給齊王和魯國賓客分完之後,就只剩下3個。按照身份地位,晏子自己也拿走了一個,卻剩下2個桃子分給三個將軍。公孫接與田開疆手疾眼快自報功勞,拿走了兩顆桃子。

功勞最大的古冶子卻沒有桃子吃,他說:「我功勞最大,卻讓我在外國賓客面前丟臉,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於是拔劍自刎。

公孫接與田開疆雖然是蠻橫的權臣,卻又是特別講義氣的人,看到自己的好兄弟因為沒有桃子吃而自盡,也羞愧的自殺而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二桃殺三士」。

二桃殺三士當中,三名將軍也知道這是一個圈套,但是卻為了義氣和當時的名聲不得不去這樣做。不過這個陽謀只是殺了三個將軍而已,跟後面幾個大陽謀比起來可謂是雕蟲小技了。而齊國最後也確實被新的權臣取而代之了。

2 孫臏的圍魏救趙

《三十六計》當中有一計就叫做「圍魏救趙」,其開創者就是孫武的後代孫臏。公元前354年,齊國的盟國趙國受到當時的霸主魏國的攻擊,魏國是當時稱霸幾十年的霸主,而齊國在當時並不是十分的強大,所以並沒有與魏國正面爭鋒的實力,齊國大臣很多主張不去救趙國,還是田忌在孫臏的指導下才強行去救趙國的。

於是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帶著齊國的軍隊浩浩蕩蕩的出發。但是孫臏卻沒有讓人帶兵去趙國,反而是帶兵直奔魏國的首都而去。那邊魏國將軍龐涓氣勢洶洶的在趙國打了許久不能攻克,這邊聽說齊軍直奔魏國首都去了,龐涓大驚失色,於是急急忙忙地往魏國首都跑去,被孫臏來了個教科書式的「圍點打援」,魏軍大敗。

魏國的龐涓明知齊軍直撲首都是引誘他過去的,但是卻不得不去,不得不向敵人的埋伏圈裡面鑽。這就是陽謀的巧妙之處,這一戰,使得魏國衰落,齊國逐漸成為後面的霸主。不過這個陽謀還停留在軍事層面,不足以使齊國長治久安,孫臏自己也在《孫臏兵法》當中提到,齊國的強盛堅持不了幾代。

3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的名言叫做「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簡單的翻譯一下,就是「我是壞蛋我自豪。」但是我們也不是批評曹操,他這個「壞蛋理論」是用在政治上的,實際上他對天下人還是不錯的,統一了北方,區域性結束戰亂,使得人們有了棲息之地。

而曹操最著名的陽謀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169年,機緣巧合之下,他牢牢地把漢獻帝揣在懷裡,然後不管幹啥事情都打著漢獻帝的名號,說:「來,聽著,這是皇帝叫你們做的,趕緊的!」而其他人絕大多數都知道,漢獻帝肯定是啥都沒說,都是曹操在這裡瞎扯、狐假虎威,但是絕大部分人卻不得不聽從曹操的「瞎扯」。

最終曹操依靠整個強大的政治優勢統一了北方。

不過「挾天子以令諸侯」與「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是一樣的邏輯,那就是「我是盜賊(盜天下)我驕傲」。人們看著曹操做盜賊做得挺帶勁兒的,所以後面司馬懿也學習了一波,最終曹氏功敗垂成,曹魏也被司馬氏篡奪,曹操這個陽謀還不能打滿分。

4 漢武帝推恩令

推恩令當之無愧的是四大陽謀當中第一名。推恩令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就是允許諸侯王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每一個兒子,而不是單獨的傳給嫡長子。

當時漢朝的諸侯王問題十分的眼中,先後起了兩次大的動亂,為了徹底的解決諸侯亂政的問題,漢朝推行了推恩令。

自從推恩令全面實施之後,再也沒有諸侯國敢於對抗朝廷了——因為一個個的都被分為小不點兒國家了,根本沒有實力對抗。而諸侯國也不幹不實行推恩令,因為自己的各個兒子都想從老爹那裡分一塊肉,各個老婆也都想從丈夫那裡給自己的兒子那點兒東西,這麼一分下來,不出三代,諸侯國的土地都沒有一個村大了。

漢武帝通過推恩令的方法,不費刀槍,不傷害親戚感情,直接從物質基礎上將諸侯國禍亂的源頭斬斷,從而使得漢朝可以抽出精力對付外部的敵人,最終實現了漢朝的長治久安,可謂陽謀第一。

所以說人要少用點陰謀詭計,一生能用一個陽謀,足以流芳百世了!

求歷史或計謀成語,歷史上有關很多計謀的故事,形成了很多成語,有哪些

上屋抽梯 偷樑換柱 暗度陳倉 指桑罵槐 指鹿為馬 退避三舍 聞雞起舞 濫竽充數 假痴不癲 反客為主 桃代李僵 望梅止渴 鐵杵成針 懸樑刺股 圍魏救趙 完璧歸趙 諱疾忌醫 釜底抽薪 背水一戰 沐猴而冠 破釜沉舟 臥薪嚐膽 臥冰求鯉 鑿壁偷光 一鼓作氣 假道伐虢 瞞天過海 一鳴驚人 刮目相看 紙上談兵 ...

歷史上有哪些是寫王昭君的詩,歷史上有哪些是寫王昭君的詩?

1.杜甫 詠懷古蹟 之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悲憫之情,溢於言表。千古遺恨,蕭瑟淒涼。2.李白 王昭君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顏。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

著名輓聯歷史上有哪些著名輓聯,歷史上有哪些著名輓聯

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竟教躬盡瘁 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相送面如生。林則徐挽關天培 附公者不皆君子,間公者必是小人,憂國如家,二百餘年遺直在 廟堂倚之為長城,草野望之若時雨,出師未捷,八千里中大星沉。左宗棠挽林則徐 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伐,惟先生知我 焜耀九重詔,文以治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