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破壞大自然的例子,人類破壞大自然的例子

2022-01-11 01:19:35 字數 4715 閱讀 1063

1樓:匿名使用者

1、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2023年

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在這個狹窄的河谷裡有煉油廠、金屬廠、玻璃廠等許多工廠。12月1日到5日的幾天裡,河谷上空出現了很強的逆溫層,致使13個大煙囪排出的煙塵無法擴散,大量有害氣體積累在近地大氣層,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

一週內有60多人喪生,其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許多牲畜死亡。這是本世紀最早記錄的公害事件。

2、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2023年

夏季,美 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市。該市250萬輛汽車每天燃燒掉1100噸汽油。汽油燃燒後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等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引起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煙霧,使該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病。

後來人們稱這種汙染為光化學煙霧。2023年和2023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3、多諾拉煙霧事件 2023年

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城有許多大型鍊鐵廠、煉鋅廠和硫酸廠。2023年10月26日清晨,大霧瀰漫,受反氣旋和逆溫控制,工廠排出的有害氣體擴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嚨痛、頭痛胸悶、嘔吐、腹瀉。17人死亡。

4、倫敦煙霧事件 2023年

自2023年以來,倫敦發生過12次大的煙霧事件,禍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塵和二氧化硫。 煙霧逼迫所有飛機停飛,汽車白天開燈行駛,行人走路都困難,煙霧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2023年12月那一次,5天內有4000多人死亡,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去。

5、水俁病事件 1953 2023年

日本熊本縣水俁鎮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這些廢水排入海灣後經過某些生物的轉化,形成甲基汞。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魚類中富集,又經過食物鏈使人中毒。 當時,最先發病的是愛吃魚的貓。

中毒後的貓發瘋痙攣,紛紛跳海自殺。沒有幾年,水俁地區連貓的蹤影都不見了。2023年,出現了與貓的症狀相似的病人。

因為開始**不清,所以用當地地名命名。2023年,日本環境廳公佈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骨痛病事件 1955 2023年

鎘是人體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縣的一些鉛鋅礦在採礦和冶煉中排放廢水,廢水在河流中積累了重金屬「鎘」。人長期飲用這樣的河水,食用澆灌含鎘河水生產的稻穀,就會得「骨痛病」。

病人骨骼嚴重畸形、劇痛,身長縮短,骨脆易折。

7、日本米糠油事件 2023年

先是幾十萬只雞吃了有毒飼料後死亡。人們沒深究毒的**,繼而在北九州一帶有13000多人受害。這些雞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聯苯的米糠油而遭難的。

病人開始眼皮發腫,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疙瘩,接著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這次事件曾使整個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9、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件 2023年

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基輔市郊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於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誤,4號反應堆****,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 西歐各國及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測到了核電站洩漏出的放射性物質。31人死亡,237人受到嚴重放射性傷害。

而且在20年內,還將有3萬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輔市和基輔州的中小學生全被疏散到海濱,核電站周圍的莊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萬噸糧食,距電站7公里內的樹木全部死亡,此後半個世紀內,10公里內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內不能生產牛奶…… 這次核汙染飄塵給鄰國也帶來嚴重災難。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汙染。

10、劇毒物汙染萊茵河事件 2023年

11月1日,瑞士巴塞爾市桑多茲化工廠倉庫失火,近30噸劇毒的硫化物、磷化物與含有水銀的化工產品隨滅火劑和水流入萊茵河。順流而下150公里內,60多萬條魚被毒死,500公里以內河岸兩側的井水不能飲用,靠近河邊的自來水廠關閉,啤酒廠停產。有毒物沉積在河底,將使萊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2樓:匿名使用者

到處燒火,影響環境。

到處砍伐樹木,造成洪水。

把垃圾往河裡倒,造成河水汙染。。。。。。。。。。。。。。。。。。。。。。。。。。。

3樓:

亂砍亂伐,破壞植被,過度放牧,圍湖造田,過度捕殺野生動物等

4樓:

(1)尼羅河是條多泥沙河,年含泥沙1億噸到1.5億噸。尼羅河水氾濫時,有1200萬噸泥沙沉積在三角洲農田中,是埃及農業的主要肥源。高壩建成後,三分之二泥沙在庫中沉積,河水變清,農民必須增施化肥。

加上複種指數提高,土壤肥力下降。由於微量元素減少,水果質量下降。淤泥減少,使得埃及建築材料原料不足,要挖農田燒磚 ,每年破壞良田5000公頃左右。

(2)尼羅河三角洲沿海受來自西北方向的海潮沖刷。高壩建成前,每年有3000萬噸泥沙沉積在三角洲沿海,起著平衡作用。河水清後,泥沙沉積減少。

海潮沖刷海岸線,威脅沿海工農業生產和居民點安全。入海有機質減少後,埃及沙丁魚產量下降。

(3)河水變清,流速加快,對河岸沖刷加強,河床下沉,要加固提防,保護岸邊。長年灌溉,有些地段排水不暢,鹽鹼化現象加重。尼羅河失去一年一度的洪水沖刷,水道中草災嚴重,釘螺增加。

加上農民缺乏衛生習慣,血吸蟲發病率在庫區附近上升10倍,在三角洲地區也在上升。

人類破壞大自然的例子 10

5樓:音律流縈

生物鏈指的是:由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鏈條關係。這種關係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

比如:有樹的地方常有鳥,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蟲。植物、昆蟲、鳥和其它生物靠生物鏈而聯絡在一起,相互依賴而共存亡。

生物鏈的例子常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使人類受益非淺。比如:植物長出的葉和果為昆蟲提供了食物,昆蟲成為鳥的食物源,有了鳥,才會有鷹和蛇,有了鷹和蛇,鼠類才不會成災……。

當動物的糞便和屍體迴歸土壤後,土壤中的微生物會把它們分解成簡單化合物,為植物提供養分,使其長出新的葉和果。就這樣,生物鏈建立了自然界物質的健康迴圈。 生物鏈也可以理解為自然界中的食物鏈,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現象,維繫著物種間天然的數量平衡。

人類與大自然也通過食物鏈而連線著。人的食物主要來自植物和動物。而動植物是從自然環境中得到營養才生長而成的。

如果這些動植物含有了來自環境汙染的成分,人吃了就有危險。拿水產魚類來說,如果自然界有了汞的汙染,而土壤中的有些微生物可以把汞轉變成有機汞,魚類吃了這樣的微生物就會把有機汞儲存在身體中,而人吃了這樣的魚,汞就會進入人的神經細胞中,人就會得可怕的水俁病。水俁病是人類汙染環境,而汙染物最終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並嚴重傷害人的健康的最典型的例子。

1、大氣汙染屬煤煙型汙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汙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汙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汙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汙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汙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汙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汙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汙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汙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汙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汙染。

6樓:南軒龔清懿

在人類生活的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不可缺少的生物資源。其中有水資源、海洋資源、森林資源等等。人類想要在地球上生存,就離不開地球上各種各樣的資源。

但在人類漸漸強大、漸漸發達的時候,卻也漸漸忽略了生態的平衡,漸漸不顧大資源的感受,任意的去破壞、蹂踏!甚至把自己的快樂以及成功建立在破壞大自然上,造成了對大自然的極度破壞。

我們調查小組曾做過抽樣調查,分別對初中年級和高中年級做了調查,結果顯示,不論是初中年級或是高中年級的學生,對自然資源這個概念還都是模糊不清的。他們不理解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主要在哪些方面,也不知道人類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去保護大自然。要保護好自然資源,就要從我們現在做起。

怒江被認為是我國僅有的兩條自然生態河流之一。為了維護它「自然河流」的性質,於是人們提出「不要在怒江上建壩,保留一條自然河流!」這是反對怒江水電開發的重要理由之一。

首先,從理論的角度,人類改變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應以時代的性質來看待這個問題。今天,人類棲居的現實的地球,已經不是原來的純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類活動改變了的「人類學的地球」(馬克思),或「社會的地球」。著名地質學家劉東生院士指出,自18世紀晚期開始,地球已進入最新地質時代―「人類世」時期。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既不能脫離自然來看待歷史事件,也不能脫離社會來看待自然事件,人、社會與自然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要以生命共同體的整體性觀點看待人、社會與自然的關係。

現實的世界從自然到人,現實事物從其自然性向社會性發展,這是客觀的、普遍的和深刻的發展過程。人類從製造和使用第一把石刀開始,到用火和造火,到現在發明、製造和使用高科技的工具,都是為了同自然作鬥爭,並在這種鬥爭中取得更多更大的利益。這是文化。

文化改變自然,它具有

「反自然」

的性質。美國哲學家羅爾斯頓指出:「文化是為反抗自然而被創造出來的;文化和自然有衝突的一面。

每一個有機體都不得不反抗其環境,而文化又強化了這種對抗。生活於文化中的人實現了對自然的統治。我們重新改變了地球,使之變成城市。

但這個過程包含著某種辯證的真理:正題是自然,反題是文化,合題是生存於自然中的文化;這兩者構成了一個家園,一個住所(「生態學」的希臘語詞根oikos的含義就是住所)。從鬥爭走向適應——這就是當生物學從早期的達爾文主義,發展為成熟的進化生態科學時所實現的重要的正規化轉型。

一種成熟的倫理學也要實現類似的正規化轉型。一種衝突的倫理——人作為掠奪自然資源的征服者——必須轉變成一種互補的倫理:人應以滿意和感激的心情棲息於大自然中。」

人類破壞環境的,人類破壞環境的資料

觸目驚心的環境汙染隨處可見 天空昏暗 空氣汙濁 汙水橫流 垃圾圍城 連遠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體內也發現ddt等農藥殘餘,珠穆朗瑪峰遍地狼藉?藍天碧水已經成為許多人兒時的記憶和遙不可及的夢想。南極臭氧空洞,是因為過去氟利昂用量過多,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的,會有大量紫外線照射地球,癌等發率升高,地球溫度升高...

大自然被破壞殆盡,難到人類僅僅是為了生存嗎?拜託了各位謝謝

可以說是 也可以說不是 人可以位居於生物鏈的最頂層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人 是這顆星球上最具有智慧的動物 但還有一點就是人的慾望 最初人類破壞自然 破壞環境 是因為人類要生存 需要用自然供給我們的一切來保護自己 但人類經過幾萬年的進化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 為了生存這一說法就越來越不切合實際了 人要進步 ...

人類不斷破壞自然會遭到自然報復嗎

不是會不會,是嚴不嚴重的問題.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太嚴重了,所以 洪水 乾旱 高溫等自然災害出現的頻率也日益貧乏 我們應該感到懺悔。雖然說大部分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但是還有一部分人為了私人的利益,亂砍亂伐,偷獵其他生物 人類仗著自己是 高智商 動物,就為所欲為!大自然用她那偉大並且神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