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錢幣的進率是什麼

2022-01-10 02:53:38 字數 722 閱讀 3743

1樓:

銅錢一枚稱為「一文」,1000文為「一貫」(用繩子穿在一起,故稱)。

碎銀是沒有固定重量和形狀的非標準塊狀**的通稱。

銀錠是法定的標準重量和形狀銀塊的稱呼,如「一兩」的,「五兩」的。

金錠與銀錠同。

貨幣的比率因時代不同而有變化,大致在:一兩**比4至10兩**,一兩**約合500至2000文(經濟崩潰時期除外)。

2樓:弼國公

、、中國是****匱乏國,到明朝外國**大量流入我國,錢幣流通方以**、寶鈔為主。故前代金銀作貨幣的少,在使節朝貢及大宗生意買賣時才使用金銀,即便有流通亦作輔幣用。而這些金銀主要供皇家宮廷儀執器物用。

、、那普遍流通,也是歷代之主幣的,便是這銅錢,當然並非足銅,還要合以錫鉛等金屬,歷朝完全遵循禮制的規定比例(以銅錫比例之不同而各製出兵器、錢幣等,具體數值不記得了),只稍有差別。

、、作錢幣用的金屬,材質一般可見的有金、銀、銅、鐵。

、、古代銅錢一枚謂「一文」,將一千文銅錢以繩線串起,則稱「一貫」或「一緡」。又有稱「一吊」的,或謂十文、百文為「一吊」,不是很固定。

、、歷代錢幣兌換值不同,尤其戰爭年代,銅鐵錢鑄造水分頗多,貨幣貶值,人們便投向了金銀。不過給整個封建社會取個普遍值,以之為基準,雖定有誤差,

卻也大體能反映出那個時代的貨幣兌換關係,故研究古代貨幣,通常用到這樣一個假設:

1兩**=10兩**=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古代錢幣單位,古代貨幣的單位是什麼

單位為 朋 每拾枚幣為 一朋 公元前21世紀 前2世紀,主要使用於中原地區,後逐步被金屬貨幣取代,單位為 朋 每拾枚幣為 一朋 在先秦時期貝同時具有幣和飾的雙重作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直到明末清初還使用貝作為貨幣,稱為 ba 左右結構,左為 貝 右為 巴 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 公元581年 始鑄,又叫 ...

流量中GMKB大小的順序是什麼,進率是多少

順序比較 g m k b。進率關係 1024進位制。1 流量最基本的計量是b。b是byte 拜特,位元組單位,即8位資料0或1 的縮寫,即資料容量的位元組數量 2 流量中g m k b 的寫法不準確,但也不算錯。它經常被人們習慣性的用來表示資料計量 縮寫 完整的寫法為 gb mb kb b 3 g ...

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這

1 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這句話是不對的。2 分析 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 這句話存在漏洞。比如千米 1000米,它們的進率就不再是10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存在漏洞。比如,1公頃 10000平方米,他們的進率就不是100。3 此外,只有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