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支的業務招待費在申報所得稅時作為永久性差異調整納稅所得是什麼意思

2022-01-08 03:53:54 字數 5975 閱讀 4354

1樓:霸燈

企業所得稅差異有兩種,一種是時間性差異,一種是永久性差異。時間性差異,一般是稅法與會計在納稅時間上的差異,一般情況下,稅法會提前納稅,而會計會之後,但這部分差異是早遲的關係。而永久性差異,指在某一會計期間,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由於計算口徑不同而形成的差異。

這種差異在本期產生,不能在以後各期轉回,即永久存在,故被稱為「永久性差異」。

超支的業務招待費做納稅調整後,今後這部分所得額不能再衝回了,因調整而繳納的稅款,今後不得再轉回,屬於永久性差異

2樓:

就是這部分業務招待費永遠不能作為費用,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3樓:swt財稅

這句話的意思是原來所得稅扣除的規定,業務招待費超支後,不得在稅前扣除,而企業賬務處理時按照會計要求已經進行了扣除,產生的差異稱之為永久性差異。

新稅法規定,企業按照實際發生的60%和不得超過收入0.05%的比例進行稅前扣除,其餘金額可轉入以後年度再進行扣。

樓主說的是以前的規定,並非新稅法政策要求。

暫時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對所得稅會計處理有什麼影響?

4樓:禾鳥

1、暫時性差異不僅影響當期的應稅收益,而且影響以後各期的納稅額。因此,暫時性差異需要進行賬務調整。

暫時性差異是由稅收法規與會計準則確認時間或計稅基礎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有「時間性差異」和「其他差異」之分。前者源於會計準則對收入與費用的確認期間不同於稅收法規要求的申報期間;後者則源於會計準則對資產或負債賬面價值的確定不同於稅收法規規定的收稅基礎。

2、永久性差異隻影響當期的應稅收益,而不影響以後各期的納稅額。因此永久性差異不存在賬務調整問題。

永久性差異是由稅收法規與會計準則計算口徑不一而產生的差異。具體而言,一些會計準則確認的收入或費用,稅收法規不予確認;而另一些在會計準則中不屬於收入的專案,稅收法規卻作為應稅收入。這些差異一但發生,便永久存在。

擴充套件資料

永久性差異的主要表現:

(1)企業實際發放工資與計稅工資之間及據此計提「三費」之間的差異;

(2)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與按稅法規定可以列支的業務招待費之間的差異;

(3)企業發生的利息收支與可以抵扣利息收支之間的差異;

(4)企業實際計提的壞賬準備與可以抵扣壞賬準備之間的差異;

(5)企業實際發生的罰沒支出與允許扣除數額之間的差異;

(6)企業實際捐贈數額與可以抵扣捐贈之間的差異。

5樓:會計學堂教育服務

暫時性差異,要根據是應納稅bai暫時性差異 還是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計算遞延所du得稅資產或遞延zhi所得稅負債。同時當期所得稅彙算dao清繳時,需要將其做納稅所得額調整。

永久專性暫時性差異,只調整納稅所得額,不確認遞屬延所得稅自產或負債。擴充套件檔案:《會計資料大全》

6樓:龍泉

一、暫時性差異與永久性差異的比較

(一)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是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未作為資產和負債確認的專案,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確定其計稅基礎的,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也屬於暫時性差異。

按照對未來期間應稅金額的影響,暫時性差異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具體見表1。除了因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外,一些特殊專案也會產生暫時性差異,如:未作為資產、負債確認的專案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可抵扣虧損及稅款抵減產生的暫時性差異。

(二)永久性差異

永久性差異是指某一會計期間,由於會計準則和稅法在計算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口徑不同所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某一時間發生,在以後時間還可能繼續發生,但不能在以後的時期內轉回,該種差異隻影響當期,不影響其他會計期間。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導致永久性差異的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相等,不形成暫時性差異。因此,暫時性差異不包括永久性差異,永久性差異也不屬於暫時性差異。

由於永久性差異發生後不會在未來期間轉回,因此,對於永久性差異采取納稅申報前進行賬外調整的辦法處理,即在確定應納稅所得額時,在稅前會計利潤的基礎上將永久性差異的金額扣除或加回,以消除該差異對所得稅費用的影響。在僅存在永久性差異的情況下,按照稅前會計利潤加減永久性差異調整為應稅所得,根據應稅所得和現行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應交所得稅等於當期所得稅費用。因此,永久性差異不會導致所得稅費用與應納所得稅稅額產生差異,但時間性的暫時性差異卻會使所得稅費用與應納所得稅稅額產生差異。

二、暫時性差異與時間性差異的比較

時間性差異是指稅法與會計準則在確認收益、費用或損失時的時間不同而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時間性差異的基本特徵是某項收益或費用和損失均可計入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稅所得,但計入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稅所得的時間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異會在以後的會計期間內發生相反的變化而得到衝減,使各個時期的總量相等。

(一)時間性差異都是暫時性差異

所有的時間性差異都將產生暫時性差異,暫時性差異涵蓋了所有的時間性差異。

時間性差異在一個期間內形成,可在隨後的一個或幾個期間內轉回這是一項時間性差異。

根據暫時性差異的定義:是一項資產或一項負債的計稅基礎及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該項差異在以後年度資產收回或負債清償時,會產生應稅利潤或可抵扣稅額,隨著時間推移將會消除。因此,時間性差異一定是暫時性差異。

(二)暫時性差異不都是時間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除了包括所有的時間性差異以外,還包括未作為資產、負債確認的專案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可抵扣虧損及稅款抵減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等。因此,暫時性差異並不都是時間性差異,暫時性差異的範圍比時間性差異更廣泛。

以下情況將導致產生暫時性差異而不產生時間性差異:

1.企業併購的折價或溢價成本可以按購入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進行分攤,但計稅時通常不對這些資產和負債按公允價值進行對應調整。這樣,企業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便形成了一項暫時性差異,而非時間性差異。

2.當母公司或投資者已經將子公司、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利潤作為投資收益入賬並調整了股權投資賬面金額,但子公司、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卻未將這部分利潤分配給母公司或投資者,這就產生了一項暫時性差異。

3.資產被重估並調整了賬面金額,但計稅時不作對應調整,這時候不產生時間性差異但卻產生暫時性差異。

4.構成報告企業整體組成部分的國外經營主體的非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負債按歷史匯率折算,這就產生了一項暫時性差異。

5.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在稅法上是不允許扣除的。

6.為鼓勵科技創新,稅法上可以加計50%扣除的當期研發費用,由於會計列支的數額與稅法不同,產生了一項暫時性差異等。

暫時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費用的影響

時間性差異側重於從收入和費用角度分析會計利潤與應稅所得之間的差異,揭示的是某個會計期間內產生的差異。暫時性差異則側重於從資產和負債的角度分析某個時點上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與其列示在財務報表上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異。除了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以及企業合併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外,其他暫時性差異的存在會導致所得稅費用的跨期攤配,從而使所得稅費用與應納所得稅稅額不盡一致。

因此,時間性差異僅影響所得稅費用,而暫時性差異不僅會影響所得稅費用,還可能影響所有者權益或商譽。

7樓:匿名使用者

暫時性差異,要根據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還是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當期所得稅彙算清繳時,需要將其做納稅所得額調整。

永久性暫時性差異,只調整納稅所得額,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自產或負債。

永久性差異和暫時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有何異同?

8樓:匿名使用者

永久性差異是指由於計算口徑不一致造成的,一定時期會計利潤和應納稅 所得額之間的差異,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它將永遠存在。永久性差異調增額就是會計準則規定的可以從當期收益中扣除,而稅法不允許扣減的;永久性差異調減額就是會計準則規定不記入當期損益,而稅法規定可以從當期損益中扣減的。

永久性差異(permanent difference)

因稅法規定與會計準則規定在收入和費用確認的範圍和標準不一致所造成的差異。這種差異一旦發生,即永久存在。基於稅收政策、社會政策及經濟政策的考慮,有些會計報表上的收入或費用,在稅法上不屬於收入或費用;而有些財務報表上不屬於收入的專案,在稅法上卻作為應課稅收入。

永久性差異可分為以下三類:

(1)可免稅收入。有些專案的收入,會計上列為收入,但稅法則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例如,企業購買國庫券的利息收入,依法免稅,但會計列為投資收益納入利潤總額。

又如企業從國內其他單位分回的已納稅利潤,若其已納的稅額是按33%的稅率計算的,則分回的已納稅利潤按稅法規定不再繳納所得稅,但會計將此投資收益納入利潤總額。

(2)不可扣除的費用或損失。有些支出在會計上應列為費用或損失,但稅法上不予認定,因而使應稅利潤比會計利潤高,計算應稅利潤時,應將這些專案金額加到利潤總額中。這些專案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範圍不同,即會計上作為費用或損失的專案,在稅法上不作為扣除專案處理;一是標準不同,即有些在會計上作為費用或損失的專案,稅法上可作為扣除專案,但規定了計稅開支的標準限額,超限額部分在會上仍列為費用或損失,但稅法不允許抵扣應稅利潤。範圍不同的專案主要有:①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會計上作營業外支出處理,但稅法上不允許扣減應稅利潤。②各項稅收的滯納金和罰款。會計上可列作營業外支出,但稅法規定不得抵扣應稅利潤。

③各種非救濟公益性損贈和贊助支出。會計上可列為營業外支出,但稅法規定不得抵扣應稅利潤。標準不同的專案主要有:

①利息支出。會計上可在費用中據實列支,但稅法規定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不準扣減應稅利潤。②工資性支出。

會計上將工資、獎金全部列為成本費用,但稅法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制定計稅工資標準,超過計稅標準的工資性支出應繳納所得稅。③「三項經費」。會計上根據實發工資總額計提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簡稱「三項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簡稱「三項經費」),而稅法規定分別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2%、14%、1.

5%計算扣除,超額部分不得扣減應稅利潤。④公益、救濟性損贈。會計上列為營業外支出,但稅法規定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額部分不得扣除。

⑤業務招待費。會計上列為管理費用,但稅法規定限額部分應作為應稅利潤。稅法規定的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如下:

全年銷售淨額在1 500萬元(不含1 500萬元)以下的,不超過全年銷售淨額的的5‰;超過1 500萬元(含1 500萬元),但不足5 0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3‰;超過5 000萬元(含5 000萬元),但不足1億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2‰;超過1億元(含1億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1‰。

(3)非會計收入而稅法規定作為收入徵稅。有些專案,在會計上並非收入,但稅法則作為收入徵稅,例如,企業銷售時,因誤開發票作廢,但由於衝**票存根未予保留,稅法上仍視為銷售收入徵稅;銷售退回與折讓,未取得合法憑證,稅法上也不予認定,仍按銷售收入徵稅;企業與關聯企業以不合理定價手段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永久性差異不會在將來產生應課稅金額或可扣除金額,故不存在跨期分攤問題。

即永久性差異隻影響當期的應稅利潤,不會影響以後各期納稅額,因而,永久性差異不必作賬務處理。在計算所得稅費用和應付所得稅時,均需將其調整稅前會計利潤。

自繳的徵收方式就是按照普通的計算收入\費用\成本的方法,用收入減費用減成本加調整專案,求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相應的稅率計算所得稅的方式.

二、徵收是稅務局根據企業和行業的特點確定一個徵收率即應交稅所得額的計算率,然後計算按照相應的稅率計算所得稅的方式.

以上兩種方式都是稅務局核定的,也可以自己申請,然後有稅務局核定.

會計所得與應稅所得額,由於存在永久性和時間性的差異,因此,應採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

(一)應付稅款法 企業發生的一個時期納稅所得額和會計所得之間的差異,如在本期發生,而在以後期間不能轉回的,在計算所得稅時,按稅規定計算的應繳所得稅額,列作當期的利潤分配。

例:某企業全年計稅工資總額為108萬元,19××年實際發放的工資為125萬元,公益性捐款100萬元,行政罰款5萬元。該企業19××年按會計計算的利潤總額為1680萬元,企業所得稅率為33%。

超過計稅工資部分為17萬元(125-108),允許列支的公益性捐款為51.06萬元。〔(1600+17+5)×3%〕,其超過允許列支部分為48.

94萬元

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計算問題,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

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原理是因為,業務招待費如果按照收入費用的配比原則來劃分的話,只可能與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相關,而與營業外支出不大可能會有直接的關係 因此,在新企業所得稅中,計算業務招待費的時候,只用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做為計算業務招待費時的扣除標準,營業外收入並未包括...

招待費稅前扣除標準,招待費的稅前扣除比例標準是什麼?

業務招待費不需要每個月調整或者是每個月按照稅法規定的標準列支,業務招待費只是在年度彙算的時候在附表3裡面調整的,稅法允許列支的金額為年度實際發生額的60 和年度銷售額的0.5 的金額熟低來調整的,也就是說這2個標準誰計算的金額少就只允許抵扣誰的金額。企業剛剛開業一般是虧損的,就算是業務招待費調增多以...

餐費都要計入招待費嗎,公司有餐費計入業務招待費還是計入福利費

餐費不是都要計入招待費。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為生產 經營業務的合理需要而發生的而支付的應酬費用,它是企業生產經營中所發生的實實在在 必須的費用支出,是企業進行正常經營活動必須的一項成本費用,其形式多種多樣,特別是隨著現在社會的物質 精神生活的日趨豐富,招待也了出現多種多樣的形式,如請客 送禮 娛樂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