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說話,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

2021-12-19 13:12:16 字數 5508 閱讀 5546

1樓:半葉老草

一般來說,在古代也是言文分離的。在遠古,比如甲骨文、金文時代,因為書寫難度相當大,因此書面語肯定比口語簡約,節省文字以節省時間、物力和精力,當然可能二者的距離還不像後來那樣大,或許相當於現在的日常口語和文藝作品中經過加工的口語的區別。但越到後來,言文分離的距離越大。

看揚雄等人的《方言》,就記載了不同地區對同一詞彙的不同方言詞彙。可作言文當時已有分離的明證。到宋明清時期,不但出現了夾雜口語的大量語錄文體的出現,而且出現了白話**。

從中也可看出,在不同的場合,是有言文一致還是分離的區別的。像大臣向皇帝上奏章,裡面的文字就文言居多,日常中應當是文白夾雜,不同的人之間程度也不同。士人之間文或許多一些,一般民眾與士人之間或許白的比重在加大,到了一般民眾,就基本上只是白話了。

2樓:天藍色的時光

京城的官腔,地方的方言,就是這樣,哪是之乎者也!

3樓:說夢散人

文言是不一樣的

說是說寫是寫

意思是一樣的

但是說法不同

可能會拽一點

但是也不會滿口之乎者也

4樓:喜歡黑絲的老王

當然不是了 那是古代的文人 古代不讀書的人居多 也是白話而已

還有你們老師講古人寫文言文沒什麼大不了 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從古文引經據典 措辭用句 古代名流的文學造詣是很深的。 其實很多老師很...... 不多說了

5樓:若小

肯定不是,你會說得和巴金**裡的人物那樣肉麻的話麼?

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

6樓:煙渚飄雨

在上古時期,比如先秦以前,人們說話和書面語一樣,也就是文言文;到了後世,人們平時說話慢慢的就和書面語脫離了,不用文言文。文言文的出現,主要還是方便在竹簡上記事節約地方而被創造出來的一種書寫語言。

先說文言文和口語一致的先秦時期,我們知道有一本書,大名鼎鼎的《詩經》,就記錄了很多當時的平民百姓口語化的歌謠。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都是很簡練優美的,讀起來也不困難,會識字的人一看,也能大概明白什麼意思。換一句話說,文言文就是在先秦時期人們使用的口語上發展而來的。

隨著時間的變化,文言文的書寫方式幾乎都固定不變,但是全國各地人們的口頭語言還是在一直變化的。到了唐朝,人們的口語從語法上看其實和現代人說話開始差不多了,比如唐朝罵魏徵:「會須殺此田舍翁」,說我總要殺了這個種地的農村老漢(鄉巴佬)。

再比如大詩人白居易寫詩,就追求口語化,講究通俗易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一翻他的詩,看看和其他唐詩相比有什麼特點。

再往後,到了宋元明清朝,口語和文言進一步脫離。元代戲劇家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基本上不是文言,也不用翻譯,一看就懂。

明朝出了《水滸傳》、《金瓶梅》這兩部書,我們現代人讀起來基本沒什麼困難,都是用的當時的大白話,也就是人們平常口語。

到了清朝更不消說,普通話就是那個時候形成的。雖然口語一直在變,但是古代的讀書人寫詩做文章,以及朝廷官方文書奏摺,基本上還是用文言文,只不過之乎者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囉嗦。大概是因為印刷術和紙張的發明,不用考慮省地方了吧!

7樓:咩咩歷史

這麼直白的聖旨,出自明太祖朱元璋

8樓:挽風向日葵

古人平時說話都是文鄒鄒的,都是用文言文或者是當地的方言去溝通,他們也有自己的一門語言溝通。

9樓:我是宇宙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用語,古時候竹簡刻字比較麻煩,所以要求言簡意賅,用簡短的字句表達完整的意思;古人說話的語法語音與措辭可以參考現今閩南廣東一帶,當地語言中保留有較多的古漢語。

10樓:杜曉峰傳奇

並不是的,古人說話與現在說話其實區別不大,只有有文化的人才懂文言文,並且寫文章的時候用文言文,所以我們看到的文章都是文言文。

11樓:城市套路深

文言文它是古代時候的一種語言,就像普通話是中國的語言一樣,只不過**改革的時候,我們拋棄了文言文,然後選擇了白話文。

古代人的說話的方式

12樓:慕斯

1、先秦時期文言文和口語一致

大約在先秦時期,文言文還是和當時的口語一致的,與現在傾向使用雙音節詞不同,當時的漢語裡單音節詞佔據上風。《論語》《孟子》這類,可以說就是當時口語的實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當時說話,就是這麼個腔調。

2、兩漢時期出現脫節

大約在兩漢時期,口語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離。中國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漢揚雄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除了以通語解釋方言以外,還注重以今語解釋古語。《方言》卷一就記錄:

(大意為:假、熾、懷、摧、詹、戾、艐這些詞,都是「至」的意思……是從古語分化出來的不同說法,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通用了。)

雖然文言文和口語都在發展,但前者遠遠跟不上後者的速度,距離越拉越大。可惜由於反映當時口語文獻遠沒有文言文獻那麼豐富,中古時期漢語口語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間。

3、唐代出現白話文

這種情況在唐朝出現變化,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佛教的大發展。由於潛在教徒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出於方便傳播佛教、吸引教徒的目的,大量翻譯的佛經和佛教故事多使用當時的口語,成為早期白話的重要**。

4、宋代文言徹底脫節

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語已經完全脫節。當時的讀書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達一般口語要說的意思。

宋朝的文人和學者們有時也使用白話文。譬如蘇軾最愛用「呵呵」,在給摯友兼親家文與可寫信時、在給同事和文友鮮于子駿寫信時、在給「河東獅吼」男主角陳季常寫信時,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

」大儒朱熹在《朱子語類》中點評史書時也是一口白話:「南北史除了通鑑所取者,其餘只是一部好笑底**。」宋人的日常對話,就是這麼通俗。

5、元朝口語普及

到了元代,由於漢語並非統治者的母語,很多時候連皇帝的詔書也直錄當時的口語。《長春真人西遊記》記錄了一篇成吉思汗寫給丘處機的詔書,全文如下:

宣差都元帥賈昌傳奉成吉思皇帝聖旨: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里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好覷你來麼?

下頭百姓得來麼?你起身心裡好麼?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6、明清時期

明清,白話**諸如《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等等,不勝列舉。皇帝批覆奏章用大白話也不是稀奇事。明太祖朱元璋,聽說沿海有倭寇來犯,怒而下詔:

「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相比之下,雍正對年羹堯的那一份表白,是不是顯得柔腸百折了許多。

7、五四白話文運動白話文取代文言文

書面語和口語發展的雙軌發展,文言文和白話文對立的局面,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才終結。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語」等,吹響「白話文運動」的號角,終於讓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成為了漢民族的共同書面語。

13樓:巢寒運向雪

其實現在書面語和口語也不相同比如複句很少不但而且然而因此頗似乎等很多書面常用語口語基本不用,豁然開朗誰都懂我至少20年不用於口語了「一旦』」一年用一次?可能3。5年才用一次吧。

古代也可能這樣。

不過之乎者也與焉哉肯定是少不了的因為他是表示詞和詞關係的虛詞沒有它你不知道語法關係賓語什麼時候前置,帶疑問詞的句子和不帶疑問詞的疑問句的區別等這類東西當時應當和我們學的古漢語一樣要不然人們聽不懂。

比如我走,在漢語裡什麼意思?他不是我行走啊,它是表示一種強烈的感情,意思是「我本來應當留下但是現在我要離開」如果表示行走要加著了過表示行走的狀態。

那時侯的之乎者也相當於著了過

誰知道古代人怎麼說話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和我們說話完全不一樣,古人要是復活我們肯定聽不懂他們說什麼,現在的南方方言更接近古代口語,保留了一小部分古音方法,所以南方方言很難聽懂,比如吳語、粵語。當然古代也有方言之分的。

古代也有官話,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的一種共通語,是做官的人便於行政交流必須學習的語言,所以叫官話,一般百姓如果活動範圍廣也要使用官話,便於交流。當然官話我們也聽不懂。

具體到書面語,你所說的文言文是古代統一的書面語,是古代讀書人統一使用的書面文字,你說的史官有可能是說民間很多人不會讀書寫字,有文化的人根據他們口語的意思記錄下來。提醒一下,古代史官寫史不是民間採集,只是從古籍中選材料,你說的從事民間語言採集的人可能是詩官,就是統治者派往民間收集民間詩歌的**,《詩經》就是靠這些詩官做成的,他們寫下的基本還是民間的本色語言,但不排除做了文學加工的可能。

總之,簡單的說,官話寫下來就是文言文。古代也有不用官話寫的作品,比如《海上花列傳》是用吳語寫成。

15樓:伍斌市憐陽

當時寫的文章就是現在的散文詩

現在的人也不像散文詩那樣說話啊

看當時得**就完了

水滸三國

都是當時的

**當時的人就那麼說話

1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人說話基本上和文言文章出入不大,但仍有類似我們現在的區分的書面語和口語。

也會之乎者也的,你可以參看一些請末或**的演講稿,比如北大校慶的演講稿。演講時也有之乎者也。

17樓:匿名使用者

腦子想,嘴巴叫,實在不行,用暴力

古代的人怎麼說話

18樓:蝴蝶蘭

一般來說,在古代也是言文分離的。在遠古,比如甲骨文、金文時代,因為書寫難度相當大,因此書面語肯定比口語簡約,節省文字以節省時間、物力和精力,當然可能二者的距離還不像後來那樣大,或許相當於現在的日常口語和文藝作品中經過加工的口語的區別。但越到後來,言文分離的距離越大。

看揚雄等人的《方言》,就記載了不同地區對同一詞彙的不同方言詞彙。可作言文當時已有分離的明證。到宋明清時期,不但出現了夾雜口語的大量語錄文體的出現,而且出現了白話**。

從中也可看出,在不同的場合,是有言文一致還是分離的區別的。像大臣向皇帝上奏章,裡面的文字就文言居多,日常中應當是文白夾雜,不同的人之間程度也不同。士人之間文或許多一些,一般民眾與士人之間或許白的比重在加大,到了一般民眾,就基本上只是白話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笨嘴拙舌:拙:不巧。

形容沒有口才,不善言辭。含糊不清:指說話聲音不清楚或事物沒有分辨清楚。

也指不能明辨是非。不善辭令:笨嘴拙舌,不善於語言表達。

詞不達意: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出意思和感情。

古人平時怎麼說話?都是用文言文嗎?

20樓:咩咩愛歷史

這麼直白的聖旨,出自明太祖朱元璋

21樓:會做花饃的喵外婆

有時候我們會很好奇古人的說話方式,因為我們瞭解古人語言,就是從課本中的文言文。其實古人平時不用文言文說話,用白話文,不過即使是白話文,也和我們今天的不一樣,還是聽不懂的。

古代「萬一」這麼說,古代人死了應該怎麼說?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 或者 十分 古代人死了應該怎麼說?仙逝,歸西,駕崩,作古,皇上 駕崩了 美人 薨了 古時候皇宮這麼大,大臣是怎麼聽到皇上傳話的?皇宮的大殿是很攏音的,在很肅靜的情況下,一個人說話大殿裡的人都能聽見 一般大殿內都是很安靜的,皇上說話略微大點聲應該是都可以聽到的。如果要下達什麼命...

怎麼樣文言文跟別人說話,古代人怎麼樣說話?和現在一樣嗎?

文言文是用文言書面 bai語寫的文章du,簡稱 文言zhi文 只能讀 寫,不能 說dao 專能說的叫 口語 稱為 言屬 語 而不是 文 由於文言不適合口語交談,自古以來,沒有人能用文言說話。古人讀寫文言文,說話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社會口語。我們只能知道各個時代的人口語不大一樣,但因為沒有錄音資料,無法知...

我是老實巴交的人,平時不怎麼說話,見到熟人還好,見了特別是領導都不敢說

這是社會,社會就是這樣什麼人都有,說實話其實讀書的時候就能反應出來,在班上調皮搗蛋的人會經常整老實人,讀書好的人看不起學渣,自以為是的人喜歡耍滑頭,可想想班上善良的人又有多少,反應的就是一個社會層次,所以為人不要太老實,要大膽些得到領導的讚許才有好的工作環境,太老實很容易錯失機會,太老實容易被人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