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項羽本紀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有哪些?項羽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2021-09-17 22:21:50 字數 3601 閱讀 5042

1樓:匿名使用者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破釜沉舟,霸王別姬,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失敗主要是輕信劉邦,忘記兵不厭詐,逆商太低,不能經歷挫折~~~~~~~~要有勇有謀、要厚顏無恥才能成功。

2樓:傻笑極度

【不勝杯杓】

杯杓bēisháo:杯,古同「杯」,酒具,借指飲酒。謂酒量有限,不能再飲。《史記·項羽本紀》:「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才氣過人】

才能與氣魄超過一般人。《史記·項羽本紀》:「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己憚籍矣。」

【破釜沈舟】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後遂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必死決心。有進無退幹到底。

。衝冠眥裂】

形容憤怒到極點。眥裂,睜裂眼眶。語本《史記·項羽本紀》:「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錦衣行晝】

謂富貴須歸故里。語本《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棄書捐劍】

《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

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

」後因以「棄書捐劍」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細事。

【取而代之】

排除別人或別的事物而佔有其位置。語本《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樑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比喻別人掌握生殺大權,自己處於被宰割的地位。語出《史記·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四面楚歌】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

『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後以比喻處於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困境。

亡秦三戶】

《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後因以「亡秦三戶」指不畏**,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語本《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項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後以「無面目見江東父老」為羞見故鄉人之典實。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史記·項羽本紀》:「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後用為典故。比喻說話或行動表面上雖有正當好聽的名目,實質上卻別有用心地把矛頭針對某人或某事。

【政由己出】

政令由一己發出。指把持大權,獨斷專行。語本《史記·項羽本紀》:「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

【彘肩斗酒】

語本《史記·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

』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

『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後因以「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壯之氣。

【作壁上觀】

《史記·項羽本紀》:「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在局外旁觀,不表示意見或態度。

\項羽屠咸陽,殺秦王子嬰,燒宮室,收寶貨略婦女,準備回關東。可見項羽此時,沒有想過自己做關中王。但韓生對項羽說,都關中可為伯主,項羽似有動心的跡象,只是因為秦宮室已燒殘,又想回老家,才沒有定都關中。

那麼這就是說,項羽的謀士,包括范增,都沒有提出要項羽定都關中。這有兩種可能,一是沒有想到要項羽定都關中,二是想到了不能幹,因為懷王約定誰先入關,誰就王其地,項羽不是先入關,不能做關中王。但不論哪種可能,都證明項羽謀士的短見和不忠心。

范增既然提出可以殺劉邦,那麼項羽王關中,也就不是問題了。

項羽攻下被彭越佔領的外黃,準備坑殺十五歲以上的外黃人。而外黃縣令舍人的兒子,只有十三歲,去見項羽,並說彭越是強劫外黃,外黃人恐,所以降,以等待大王。而現在其它被彭越佔領的樑地,就因為駭怕被坑殺,就不會跟隨大王了,項羽竟採納了,而且外黃以東至睢陽的樑地都爭著歸順項羽。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策略,項羽手下卻沒人給項羽提,可見項羽手下,實在少有能為其謀劃的參謀人士。而項羽,應該說還是能聽進別人的建議的,只要他認為可以接受。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3樓:

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楚,不能讀作「cǔ」。

成語辨形:楚,不能寫作「觸」。

成語辨析:見「腹背受敵」。

成語謎面:烏江岸上困霸王

歇後語:九里山前擺戰場;烏江岸上困霸王

近義詞:腹背受敵、山窮水盡

反義詞:安然無恙、旗開得勝

4樓:史鉞

拔山扛鼎:

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破釜沉舟: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春、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鴻門宴: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

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

「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項羽宴劉邦於鴻門。范增起,出如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四面楚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希望對你有幫助

項羽本紀是誰寫的,史記的項羽本紀主要寫了項羽哪三件大事?

項羽本紀 項羽本紀 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 史記 中第七卷,是關於楚霸王項羽的本紀,它記錄了秦末項羽光輝壯烈的一生。項羽本紀 通過敘述秦末農民大起義和楚漢之爭的巨集闊歷史場面,生動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項羽一生。項羽既是一個力拔山 氣蓋世 近古以來未嘗有 的英雄,又是一個性情暴戾 優柔...

項羽有關的成語,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詞目 霸王別姬。釋義 姬 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臺。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 記載 霸王項羽在和漢高祖劉邦爭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訣別。事例 不是有一齣戲叫 嗎?這些同志如果總是不改,難免有一天...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有哪些與項羽有關的成語??(線上等啊 )

破釜沉舟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霸王別姬 解釋 姬 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臺.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 記載 霸王項羽在和劉邦奪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