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變法,尚文明,魏國以治什麼意思

2021-09-16 07:10:28 字數 3425 閱讀 7871

1樓:蒙檀

孝文帝變法 學習中原文化 崇尚華夏文明 北魏得以興盛

在北魏統治面臨危機的情況下,北魏孝文帝拓跋巨集在位期間進行的改革,包括文明太后執政和孝文帝執政兩個時期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在於維護北魏的統治權,緩和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使北魏政權擺脫危機。

北魏統一北方,結束了一百多年**混戰局面,對於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北魏前期的統治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經濟蕭條,人口大量流亡,自然災害連年發生,人民瀕於飢餓死亡線上,統治階級對人民實行殘酷的階級壓迫與民族壓迫,因而在北魏統治下,社會階級矛盾非常尖銳,人民起義不斷髮生。孝文帝在位的前12年,竟發生了二十多次起義,這迫使北魏統治階級進行改革以擺脫危機。

當時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很激化,尤其是胡漢統治者之間矛盾加劇,因此,北魏統治者為了加強國家集權,穩定統治,擺脫危機,只有進行改革。

文明太后執政時期,曾以孝文帝的名義頒佈實行了俸祿制、三長制和均田制。這些都是針對當時傳統弊政實行的政治改革,改革的實行,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對社會生產的發展起了推進作用,鞏固了北魏的統治,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

公元490年,文明太后駕崩,二十四歲的孝文帝開始親理朝政。雖然祖母生前對他很不信任,但他掌權後,在政治上卻是其祖母的肖孫,他繼文明太后之後,為使北魏統治長治久安,繼續推行改革措施,主要是用漢化來鞏固北魏的統治。

為了便於接受漢族文化,消除鮮卑族與漢族之間的隔閡,以便進一步拉攏漢族地主士大夫,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鞏固北魏政權,孝文帝決心把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洛陽。

遷都洛陽在北魏朝廷上引起很大的震動,許多鮮卑貴族堅決反對遷都,這使孝文帝想起幾十年前,北魏統治者就多次急欲遷都,屢遭反對而不成,因此,孝文帝決定此次遷都先不宣佈,他召叢集臣,宣佈調集軍隊,大舉南征,這一提議立即遭到以任城王拓跋澄為首的文武百官的反對。退朝之後,孝文帝單獨留下拓跋澄密議,對他講明南征是假,意在率眾人遷都洛陽,並講明遷都對北魏統治的重要性,使拓跋澄醒悟過來,轉而支援孝文帝的遷都行動。

493年,孝文帝親率步騎兵三十萬人,並攜文武百官一同隨駕親征,渡過黃河,進駐洛陽。9月的一天,秋雨連綿,文武大臣的心情也十分沉重,他們不知道如何阻諫皇帝的南征,但他們記取太武帝南征劉宋大敗而歸的教訓,準備全力阻諫。孝文帝此時全副戎裝,騎在馬上,下令三軍出征。

這時大臣穆泰翻鞍下馬,跪在拓跋巨集馬前,叩頭諫止進軍,隨後陸睿和文武大臣也都下馬,紛紛跪下,請求皇帝不要南征。孝文帝怒斥道: 「 聯傾全國之師,揮軍南下,已為天下共知,今若無功而返,豈不被天下人恥笑,我意已決,誰再阻止,定斬無赦。

」 這時支援孝文帝遷都的大臣王肅說: 「陛下,出師平城時,並未曉諭天下是為了南下攻齊,今大軍已到洛陽,依臣之見可否告諭天下,陛下此行乃是為了遷都洛陽,然後再徐圖班師平城。」 拓跋巨集聽罷,換了口氣說:

「 這次南征,興師動眾,不可勞而無功,不能南征,便遷都,眾卿贊成遷都洛陽的,請站在朕的左側。 」 

幾十年來,這些王公大臣都是反對遷都的,但是現在面臨南征與遷都的選擇,他們只好選擇遷都。此後孝文帝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平城做說服工作,自己也對反對派耐心說服。494年,北魏正式遷都洛陽。

之後,平定了鮮卑大貴族穆泰陰謀在平城擁立太子拓拔洵建立與洛陽對抗的政權,拓跋洵被廢后賜死。

孝文帝遷都後,便大力推行漢化政策,主要內容是:第一,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穿漢族服裝;第二,禁止用鮮卑語,改說漢話;第三,改鮮卑複姓為漢姓,孝文帝把自己皇族拓跋姓改為元姓,禁止鮮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鮮卑貴族同漢家世族通婚。第四,在鮮卑中建立門閥制度,把漢族地主的門閥制度推廣到鮮卑族當中去。

第五,改鮮卑官制、法律、禮儀、典章為漢制,革除鮮卑舊制。

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是非常堅決的,他堅決鎮壓反對改革的叛亂,對改革措施也實施嚴格督察。一次,他在街上看見一個婦女坐在車中,作鮮卑打扮,就在朝廷上責備任城王拓跋澄督察不嚴並讓史官記載下來。

總之,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鮮卑和北方的封建化(即漢化)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使北魏政權得以鞏固。

2樓:茅舍賣酒翁

北魏的孝文帝變法,崇尚文明,魏國因此得以強盛

3樓:天道潛形

北魏孝文帝變法,學習了中原的先進文化,使魏國更加興盛。就這麼簡單,要扯那麼遠嗎。

請回答:(1).北魏孝文帝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改革

4樓:沐欣餐飲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改革產生了什麼影響?

主要內容:(1)遷都洛陽(2)學漢語(3)穿漢服(4)改漢姓(5)與漢人通婚(6)採用漢族官制律令(7)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影響:促進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影響。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遷都洛陽;學漢語;穿漢服;改漢姓;與漢人通婚;採用漢族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影響:促進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加快了封建化程序,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歷史——歷史上的重大改革】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

5樓:舊人舊城丶桵

(1)政治:廢除世卿世祿制;

推行縣制。經濟: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

軍事:獎勵軍功,確立二十等爵制。思想:燔詩書,明法令。 (6分)

(2)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評價較為客觀公正;對商鞅變法評價符合事實,有一定的道理;

(3)北魏孝文帝改革注重學習漢人先進的制度和文化,加速了鮮卑族的封建化程序,促進了北魏社會經濟的發展繁榮和民族大融合。

商鞅變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使秦國成為強國;但嚴刑峻法,剝削沉重,有一定負面影響。(學生回答兩個以上按第一個給分)(4分)

試題分析:(1)考查基礎知識識記能力,列舉商鞅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方面的改革措施即可。

(2)看清題目要求,不是回答張之洞的評價,而是要學生對張之洞的評價發表看法,主要從是否客觀公正的角度回答。

(3)問實際涉及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與評價,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秦的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嚴刑峻法,剝削沉重,有一定負面影響。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於北方經濟的發展,緩和了****,鞏固了封建統治,加強了民族大融合,為國家結束**、走向統一和封建社會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點評:1.這部分是選修模組中重要的內容,高考考查的重點集中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變法、梭倫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等專題。

2.隨著高考選考試題命制技術逐步成熟,高考命題逐漸由考查單個改革向綜合考查多個改革的方向發展。如:山東高考曾經梭倫改革與商鞅變法的比較;寧夏卷曾經將中國戊戌變法、日本明治維新與**彼得一世改革綜合起來考查。

3.從考查的內容看,高考側重於**改革的成敗得失,分析成敗的原因。這對於我們在當今的改革開放中形成正確的態度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是高考命題考查的主要價值所在。

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相關問題。(22分)材料一 (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通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啟示和內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啟示

總體概括起來有以下三點 第一,推行均田制。第二,整頓吏治。第三,遷都洛陽。主要內容有改官制 禁胡服 斷北語 改複姓 定族姓 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1.思想方面採取的措施 講漢語 穿漢服 改漢姓 與漢聯姻 用漢法 學漢禮。意義 促進民族融合。將都城南遷至洛陽 禁止在朝廷上說鮮卑語穿...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什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時間 目的 內容 作用。

1 目的 順應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趨勢,鞏固北方新的統一。2 內容或措施 遷都洛陽,實行一系列 漢化 政策 用 講 寫 漢語 禁用鮮卑語 穿漢服,改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仿漢制 管制 律令 學漢禮,尊崇儒孔,以孝治國,尊老養老。3 歷史意義 維護了統一北方的新政權,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加...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歷史意義,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現實意義

老師講過的 孝文帝改革,促進民族大融合,同時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p.s.我沒瞎說,考過很多次了。使北魏政治 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創造了和平的環境,各族人民交往頻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 為北方經濟的恢 展作出了貢獻,也使少數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繼承和發展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使鮮卑人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