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和元宵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會有兩種叫法呢

2021-08-30 19:08:52 字數 4835 閱讀 8937

1樓:朝華秋梵禕

兩種叫法是因為湯圓和元宵是不同的2種食物。區別如下:

1、口感上不同:元宵吃口是硬的 湯圓吃口是軟的。

2、口味上不同:元宵獨有口味是玫瑰、巧克力。 湯圓獨有口味:肉的。 兩者都有的是豆沙、芝麻、水果。

3、煮的時間不同:元宵煮的時間長,要10分鐘+ 湯圓煮的時間短,3~5分鐘就好了,浮起來了。

4、製作工藝不同:搖元宵,工藝是」搖「:把餡心沾水,用水沾上幹糯米粉,再重複n次這個過程直到它很大。 包湯圓,工藝是」包「:和包餃子差不多。用的是糯米粉面團+軟餡。

5、原料不太一樣:元宵原料:餡心硬得像麻將牌一樣。外皮是幹糯米粉。所以單個元宵比較重,容易吃飽。 湯圓原來:餡心是軟得和包子餡差不多。外皮是糯米粉團。

6、分佈地域不同:北方主要吃元宵。南方主要是湯圓。

2樓:小入戲

湯圓和元宵因為南北文化差異,雖然相似但是做法不同、吃法不同、餡料不同和儲存方式不同,兩者不是一種食物。

製作工藝區別

1、元宵

是以餡兒為主的,先把餡兒做好,切成小塊兒,然後把餡兒放在盛有糯米麵的大笸籮裡來回搖(現在是用機器),搖到餡兒的外面滾上一層厚厚的糯米外衣為止。

2、湯圓

做湯圓兒的過程,就像包餃子。需要先把糯米麵和好,醒透;然後做餡兒,餡兒裡的水分含量比元宵餡兒多,可以像餃子餡兒一樣散著,也可以揉成小球兒;最後揪一塊兒面,捏成片兒,把餡兒包在裡面,揉成球兒就可以了。

餡兒的區別

1、元宵

最早以什錦餡兒、棗泥餡兒為主。什錦餡兒其實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覺特像月餅裡的五仁兒餡兒。

2、湯圓

最早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為主。

現在人們的口味越來越挑剔了,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元宵和湯圓兒也打破傳統,向水果口味兒進軍了,近兩年還出現了咖啡、抹茶等西式口味的,有點兒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

3樓:迪迪的小迷妹兒

1、做法不同。元宵是滾出來的,餡兒切成小塊,放在鋪了一層江米麵兒的柳條笸籮裡,不斷地篩滾,一邊篩滾一邊灑水,形成元宵。元宵只有甜的。

湯圓是用糯米加水,連水帶米用石磨磨,磨出的糯米粉瀝乾冷藏三四天,然後加水和成團,放幾小時做外皮。

2、飲食節日不同。元宵是元宵節的節日飲食。湯圓是南方人春節、初七、上元節(元宵節)的節日飲食,也是南方人招待從遠方回家的家人、家庭聚餐的傳統食品,其意義和北方的餃子相當。

近千年來,元宵的製作日見精緻。光就麵皮而言,就有江米麵、粘高梁面、黃米麵和苞榖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鹹葷素、應有盡有。

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鹹的有豬油肉餡,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大致來說,以江浙為中心的南方地區,用包制方法制作的叫湯圓;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用搖制方法制作的叫元宵。湯圓很容易煮熟,而元宵煮時要注意控制火候,延長時間,避免出現外層發粘而中間硬心的問題。

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人們賞燈、猜燈謎,當然最少不了的還是吃元宵或湯圓。有人喜歡自制元宵或湯圓,吃個新鮮,在餡料的口味上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在製作程式上,湯圓是將圓糯米浸泡一天一夜後加水磨成米漿,再將米漿過濾,晾乾成粉,製作湯圓時將水磨粉用溫水和開,加入餡料搓成丸子。衍生到後來,出現了沒餡的小湯圓,再到後來,人們覺得糯米粉的湯圓不太容易消化,特別是當早餐吃下以後,引起胃酸胃灼燒等消化不良反應,於是又出現了一些雜糧湯圓。

5樓:

1、地域劃分,以江浙為中心的南方地區,用包制方法制作的叫湯圓;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 用搖制方法制作的叫元宵。

2、從製作工藝上略有區別。南方的湯圓是像包餃子一樣,把餡兒包到面裡去的, 而北方的元宵,是像滾雪球一樣,把元宵一層一層滾出來的。

名字傳說:歷來也有傳聞,說當年袁世凱當了大**之後,他本人姓袁,咱們中國曆代,還真沒有姓袁的開國君主。剛好趕上正月十五要吃元宵了,袁世凱一聽——元宵,這不就是姓袁的要被消滅的諧音嘛,我姓袁的剛當大**,未來可能還要當皇帝傳下去,怎麼能讓我們家被消掉呢?

所以大**一聲令下:以後正月十五吃這個玩意兒,不能叫元宵了,全國統一改叫湯圓,所以才有了湯圓和元宵的分別。

6樓:匿名使用者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觀燈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

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

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該習俗始於宋朝。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

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7樓:匿名使用者

元宵、湯糰是兩回事。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

我見過機器做元宵的操作過程。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起來了。

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的湯糰(北京人按四川習慣叫做湯圓)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

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麵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糰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

包湯糰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溼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糰。

做得好的湯糰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糰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儲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糰才出現在商店裡。

南方的湯糰有多種「流派」,現在最出名的是寧波的「黑洋酥」湯糰。所謂「黑洋酥」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要用取自豬肚子裡的原塊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壓、揉搓它,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

這東西從現代保健觀點看是絕對的糟粕,可吃起來口感極佳:滑糯軟燙,值得一試。 湯糰越軟、滑越好,所以對糯米原料很講究。

要選粘性特強的品種。加工工藝上也有說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說,把糯米粒用水泡過後,連水帶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漿那樣),而且最好用石磨磨。

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瀝乾,可以冷藏三四天(時間長了會發酸)。可見,好的湯糰很難工業化生產出來,這又是它與元宵的不同 。

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湯圓和元宵一樣嗎

什麼值得買 幫你買的值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據說超過一半的人都不知道 不一樣。區別 1 湯圓是糯米粉製成的帶餡的麵食,製作湯圓的麵皮和餡料選材豐富多樣。南方吃湯圓,北方食元宵。雖然都是由糯米粉製作而成,但兩者在製作方法上卻有本質的區別。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將糯米粉用水和成麵糰,包入餡...

湯圓和元宵什麼區別,元宵和湯圓有什麼不一樣?

秒懂五千年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據說超過一半的人都不知道 按照地方傳統,南方吃湯圓,北方吃元宵,湯圓和元宵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製作方法 餡版料選擇 烹飪權習慣和儲藏方式四個方面。湯圓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熱水或冷水,和成粉團,然後把各種餡心包進去,搓成圓圓的。元宵是要先做好固體的餡兒切成小塊兒...

笨和傻,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傻和笨有什麼區別

笨是智商低,傻是情商低。傻女人是對某件事有特別執著的趨向,而且傻女人容易走極端.她不僅對自己的愛情執著,對自己的事業,工作都一如既往.傻女人的智商一般比較高,只是做的方法比較情緒化.笨女人的智商普遍較低,表達方式也讓人無法理解。笨和傻相愛了 傻說 你要跟我吃苦了 笨說 你要飯我也跟你 傻將笨擁在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