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寒食雨》鑑賞

2021-08-17 13:35:32 字數 4504 閱讀 6997

1樓:匿名使用者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 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 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一.

關於詩的題目在《蘇軾全集》及各種選本,都是作“黃州寒食雨”,而在《黃州寒食詩帖》裡東坡先生親筆書寫的是“黃州寒食”。“黃州寒食雨”這個題目給人的印象是,作品表現的主題是“黃州寒食時節連綿的淫雨”,而“黃州寒食”這個題目給人印象是,作品表現的主題是“在黃州寒食時作者自己的感受”,題目去掉一個雨字,這首詩所表現的作者悲慘的境地和悽苦的蒼涼惆悵心境就更突出、醒目。也許在黃州寫這首詩時,出於對前途命運的不可知,作者比較謹慎,用一個雨字來掩飾心中的苦悶,而在作者被重新起用以後,再回過頭來看,覺得“黃州寒食”這個題目更能表現當時的處境和心境,同時也認為這個題目不會再給自己帶來什麼麻煩。

餘以為對於作品,作者本人有權改動作品的部分內容,當然包括標題。這首詩的題目去掉“雨”字以後,更醒目更傳神,而不會引起誤讀和歧義,同時也尊重東坡先生的意願,所以我人為這首詩的題目應尊重東坡先生,當以 “黃州寒食”為題。 二.

關於海棠花:蘇軾以“燕支雪(胭脂雪)”來形容海棠的美麗動人,又以“泥汙”來表現對海棠的遭遇的同情,對海棠綻開最盛、最美的時光被淫雨摧殘表示十分痛惜。聯想到去年東坡先生“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對海棠花盛開的短暫時光的珍惜,今年淫雨連綿,東坡先生因病臥床,對海棠花在悽風苦雨之中無人呵護的悲慘命運的關切,這也是先生自己對自己坎坷命運的宣洩。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是對這種狀況無奈的嘆息。而“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是在說海棠花,也是在說自己。

南宋愛國名將岳飛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大概可以對“病起頭已白”的最好註釋。 東坡先生對海棠花情有獨鍾,於宋神宗元豐七年到閘口探望學生邵民瞻,並將所攜海棠栽植於邵氏天遠堂前。之後,蘇軾來書必問:

“海棠無恙乎?”邵氏則報:“海棠無恙。

”蘇軾《志林·記遊定惠院》曾經記有:“黃州定惠院東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開時,必為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蘇軾有《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一詩。陳邇冬先生在“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句下注釋寫道:

“這句意思是:莫非是好事之徒把它從西蜀移來?西蜀海棠最盛,蜀產香海棠也最名貴,作者(蘇軾)的家鄉,有‘香海棠國’之稱。

”陳邇冬先生又在“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一句下注釋寫道:俱,指上文“絕豔”與“衰朽”,亦即海棠和作者(蘇軾)自己——都是天涯流落。

這首詩作於元豐三年,東坡先生到黃州不久初訪海棠之作。蘇軾《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崗上歸二首》“海棠真一夢,梅子欲嘗新”句,言海棠已謝,也是對自己空懷報國之心,被小人所中傷無法施展胸中遠大報復的嘆息。 東坡先生在《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出遊隨所見輒作數句明日集之為詩故詞無倫次》有 “柯丘海棠吾有詩,獨笑深林誰敢侮。

”之句,也是藉海棠的高貴孤傲表達自己的卓然不群的性格和品質。東坡先生在《寓齋之東……有海棠一株……》詩:中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清春睡足”之句,亦是用“春睡足”來表現海棠的美麗、莊重和高貴。

先生以楊貴妃之風流喻海棠的美,寫含苞待放的海棠花,寫出愛花、惜花的深情。惜花實是惜己,藉以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 蘇軾:

《海棠》詩: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千家詩》註釋,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詩借意以詠海棠。

言東風盪漾,月轉回廊,我欲玩(賞)名花,恐花欲睡,故燒紅燭以照花容而為宴樂也。這裡可以幫我們理解,東坡先生為何在病中還那麼關心海棠花的情感。 三.

關於春江欲入戶《與司馬溫公五首·其三》寓居去江干無十步,風濤煙雨,曉夕百變,江南諸山,在几席上,此幸未始有也。雖有窘乏之憂,顧已布褐藜藿而已。東坡先生在黃州的這個家,“去江干無十步”,古代步也是長度單位,周朝以八尺為一步,秦朝以六尺為一步,在四五十年代,農村丈量土地時以五尺為一步。

這裡的“無十步”應是一個概數,但也說明東坡先生的家緊緊地靠在江邊,這在熱愛山水的東坡先生認為是“風濤煙雨,曉夕百變,江南諸山,在几席上,此幸未始有也。”但對於“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卻是無限煩惱的了。 “兩月秋蕭瑟”東坡先生是說,寒食本是春天的節令,但由於“苦雨”卻變成了秋天的景色,也是暗喻作者自己是滿眼蕭瑟的悽苦境遇和悲涼身世。

四.關於寒食寒食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裡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

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

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

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 蘇軾《與李公擇十七首·十二》:

“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美,無如此節者。”寒食對古代文人,是表現他的個人道德,表現個人對國家、對天子的忠誠;也是表現對祖先的懷念和崇敬。寒食在春天,也是人們對對春天的感念,對生活的熱愛。

而重陽則是表現古代文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表現個人的高貴品格,對朋友親人的惦念之情,對秋天收穫的喜悅。蘇軾詩《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攜一瓢酒,尋諸生,皆出矣。

獨老符秀才在,因與飲,至醉。符蓋儋人安貧守靜者也》有“老鴉銜肉紙飛灰,萬里家山安在哉!”句,亦為此詩作注。

五.關於宮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宮門深九重”表現出東坡先生忠君愛國思想,宋朝面對金和西夏的威脅,毫無軍事準備,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心,和麵對強敵,毫不設防的無奈。也吐露出希望朝廷能夠想起他這個對朝廷無限忠誠的人,儘管這個希望是渺茫的,但作為東坡先生自己,卻始終不渝的希望能為朝廷、為國家竭盡忠誠。

蘇軾詩《黃州春日四絕·之一》“楚鄉春冷早梅天,柳色波光已鬥妍。淮上雁行皆北向,可無訊息到儂邊。”也是吐露出東坡先生對來自朝廷訊息的渴望。

亦可幫我們理解“拱門深九重”的含義。 東坡先生對自己飽學經史,揹負著父輩的無限希望,卻報國無門,時值寒食,也不能回故鄉掃墓,這個墳墓不僅有父母祖先,也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愛妻王弗的墳墓。祖墳在長江上游,自己卻在長江邊上的黃州,面對浩浩蕩蕩“欲入戶”的漫漫江水,和無休無止的淫雨,其苦悶的心情躍然紙上。

蘇軾在寫給堂兄子安的信中有“老兄嫂團坐火爐頭,環列兒女,墳墓咫尺,親眷滿目,便是人間第一等好事,更何所羨。”(《與子安兄七首之一》)就會從側面理解詩人“墳墓在萬里”這句詩中所表達出的對家人團聚,對家鄉的思念,對平常人家所能享受到的天倫之樂的祈望。 六.

關於空皰煮寒菜蘇軾《徐使君分新火》詩中有“溝中枯木應笑人,鑽斫不然誰似我。”之句,可見東坡先生當時已經窮困到沒有鑽木取火所必須的榆、柳之木,所用“溝中枯木”取火,“鑽斫不然(燃)”。黃州使君分給蘇軾新火以後,先生感慨之餘,特作詩以記之。

同一首詩中“起攜蠟炬繞空屋,欲事烹煎無一可”之句,當為“空庖煮寒菜”的最好註釋。 在《大寒步至東坡贈巢三》中有“空床斂敗絮,破灶鬱生薪。“的詩句, “破灶鬱生薪”的破灶,即“燒溼葦”之破灶。

生薪,剛砍下來還活著的柴火,可以理解為還沒有乾的柴火,溼蘆葦當然是“生薪”的一種了,不僅沒有取火用的榆、柳之類木材,連劈材枝材也沒有,只能“燒溼葦”,破灶本來就不聚氣,作飯時四處冒煙,而又是溼蘆葦,就更是火少煙多,偏又是連續兩個月的淫雨,煙不往上升,就更煙氣燻人,真實的反映出東坡先生當時的困頓情況。 東坡先生《答秦太虛七首》之四:“初到黃,廩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但痛自節儉,日用不得過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掛屋樑上,平旦用畫杈挑取一塊,即藏去杈,仍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者,以待賓客。

”同時先生《蜜酒歌》中“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都是先生在黃州貧困至極的真實的生活寫照。 七.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此處東坡先生以“也擬哭窮途,死灰吹不起”,表示自己沒有重新起用的希望。東坡先生《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靈關穩跨驢。

’安節將去為誦此句因以為韻作小詩十四首送之》 “東阡在何許,寒食江頭路。”“臨分亦泫然,不為窮途泣。”阮籍是三國時魏國文學家,與嵇康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

在司馬氏的統治之下,對現實採取了消極的態度,終日飲酒昏酣,佯狂放誕。史書記載:“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

”西漢樑安國早年事樑孝王為中大夫,後得罪下獄,蒙縣獄吏田甲侮辱他,安國警告他說:“死灰難道就不能再行燃燒嗎?”後來用“死灰復燃”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失寵的人重新得到起用。

這首詩是東坡先生在黃州所寫的詩中最為真情流露的一首,讀起來如同老友敘談家常,聽他娓娓道來,句句真情,沒有雕琢的痕跡。像:“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的開頭,平鋪直敘,信手拈來,更顯得親切。

而“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之句兩個“病”字重複,在一般的詩裡絕不會這樣修辭,但東坡先生這樣寫出來後,給人的印象更深。“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之句是詩的高潮所在,如果是一般人,精心修飾,可能會將“墳墓在萬里”改寫成“墳墓遠萬里”,這樣對仗會顯得更工整一些,但悽美的效果就相去甚遠了。這首詩美就美在蒼涼惆悵,有感而發,所以就情真意切,而情真意切,就更突顯出其意境無比蒼涼,而這悽美的意境,使人讀後,對詩人的坎坷境遇產生出悲憫和同情,這種情感,經千年而不衰,所以這首詩,應推為東坡先生詩中精品,應當說,除杜甫以外,再也沒有人能寫得出來。

黃守寒食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蘇軾 黃守寒食帖 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元豐三年 1 80 二月,蘇軾四十五歲,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 烏臺詩案 受新黨排斥,貶謫黃州 今湖北黃岡 團練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鬱郁不得志,生活上窮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五年 公元1 82年 作此兩首寒食詩,書寫此卷的時間大約在翌年,或元豐七年離開黃州以後。元符三年 1100 ...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鑑賞

1用比喻象徵手法。古井 秋竹 寓意穆父信奉道家黃老之術和無為而治的思想涵養。說明友人心如古井 不起波瀾的程度,象秋天的竹節一樣有氣節操守。既是蘇軾讚揚友人的話,也表現了自己始終清靜自守,保持高風亮節。2這句話關鍵字在送上,自古以來送行就有惜別 哀傷之情,但是詩人以淡月微雲來營造氛圍卻非一般凡語可比,...

柳永《雨霖鈴》鑑賞雨霖鈴的全文及賞析

柳永 蝶戀花 賞析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賞析一 這首詞采用 曲徑通幽 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佇倚危樓風細細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