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清照的人生經歷和詞的感悟,讀李清照的感受

2021-07-30 04:18:18 字數 6313 閱讀 6460

1樓:匿名使用者

李清照是我國宋代著名的女詞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詞素以委婉、含蓄、清麗著稱。

李清照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因此她的詞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李清照出身於書香門第,生活比較優裕,那時正值北宋後期,雖然社會潛伏著危機,處於風雨飄揚之中,但還有一抹迴光返照,是暴風雨到來之前寧靜的黃昏。女詞人常常流連於山川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秀美的大自然陶冶了這位女詞人的情操,賦予了她靈氣。因此,李清照在這期間的詞輕快活潑、富於濃烈的生活氣息,給人以美的感受,且看下面的一首詞: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一《如夢令》。

詞人當時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一幅無憂無慮的生活畫面展現在我們眼前。李清照是熱愛大自然的,這首詞便是最好不過的證明。當“不知歸路”時,詞人竟發起“爭渡”的雅興。

李清照少女時代生活在歷城,大明湖的美麗秋景,不禁使李清照感受到“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情感單純明快,年輕女詞人的心靈敏感與大自然“心有靈犀”,詞活潑向上,又如“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表現了少女的天真、活潑,極有情趣。

李清照新婚不久,丈夫趙明誠負笈遠遊,旋又出任。此時她的詞充滿離愁別緒,反映了女詞人孤寂的生活。有詞為證: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讀罷此詞,淡淡的淒涼襲上心頭。紅花殘時,秋涼席也涼;獨坐小船,憑舷眺望,看鴻雁是否帶來家信,由此我們可感受到詞人對遠在異地的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思夫之情揮之不去。這首詞不像《如夢令》那樣歡快,顯得凝重,流露著淡淡的哀愁。

宋徽宗大觀元年,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政治失意,鬱郁而死,蔡京黨徒旋即下令興獄,拘捕趙挺之親屬,趙明誠在京師任鴻臚少卿僅二年,自然在劫難逃,禍從天降,對李清照的心靈自然是重大打擊,“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是她此時最好的內心獨白。

後來,趙明誠病死,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李清照在浙東親歷變亂,從此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度過晚年。此時的詞流露著對社會的不滿,含有悲涼之意。有詞為證: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將難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前三句可以說把一個生長於貴族之家,中經喪亂,家破夫亡,如今過著飄零生活的詞人的內心世界細緻入微地展現出來。“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舊愁未消,新愁又起。傳遞書信的鴻雁不能帶來她家鄉的書信,寄信的人已與世長辭,家破之悲,國亡之恨,夫故之苦,一齊湧上心頭,最後歸結到一個“愁”字作總寫。

此外,還有《浣溪沙》、《好事近》、《南歌子》、《臨江仙》等都是她的晚期作品,反映了一顆深受傷害的孤獨的心靈。

由此可見,李清照詞風轉變是受社會環境影響的結果。起初她的生活優裕,所以她的早期作品明朗輕快,不過僅限於閨情相思,晚年家破夫亡,因此她的晚期作品大多抒發深沉的相思之苦,淒涼身世之感,具有現實的社會意義。

不論詞人,還是詩人,或者其他一些文人,他們的作品源於社會,源於生活,所以,我們歷史悠久的中華大國才擁有經久不衰的燦爛文化

讀李清照的感受?

2樓:薰紫

李清照的詞總能帶給我一種莫名的安靜的感覺,她的詞或清新明麗、意境優美,或沉重憂慮、沉鬱感傷,但總是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抑揚頓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傳著,帶給人美的感染、帶給人至高的藝術氛圍,帶給人難以忘懷的共鳴。因為她寫的是自己親身感受與內心體驗,因此她的詞就格外真摯細膩、委婉動人。她從女性的心理出發,挑選女性悵惘悲愁時所容易聯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細膩的筆法加以組織,因而別有風致,所謂“以尋常語度入音律”者也。

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為界,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她的詞作也隨著她生活的變化而變化著。南渡前,其作品主要是對大自然的描繪,對真摯愛情的抒發,清新明麗,意境優美。南渡後,悲傷於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臨著民族的災難, 故而其作傷時感世,悼亡思鄉,沉鬱感傷。

記憶最深的便是那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

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詞是李清照早年的閨中詞章的一首代表作,反映了清照悠閒風雅的生活情調。

詞以白描入手,先寫她春晨覺醒,猶記昨夜醉夢中聽到的風雨交加之聲,從而引起對花事的關切。繼而用捲簾侍女問答的方式,寫出海棠花在暮春雨後,葉茂花殘的景象,深婉曲折地表達了女詞人惜春憐花之情,從中也透露出青春易逝,紅顏易老的淡淡哀愁。結尾“應是綠肥紅瘦”句,語新意雋,形象奇美。

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了詞人的心思細膩和多愁善感,以及侍女的粗心大意。

讀李清照的詞的體會20字

3樓:如夢隨行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一】

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

“昨夜雨疏風驟”指的是昨宵雨狂風猛.疏,正寫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義.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

於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捲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

“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

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複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

作者以“濃睡”、“殘酒”搭橋,寫出了白夜至晨的時間變化和心理演變.然後一個“捲簾”,點破日曙天明,巧妙得當.然而,問卷簾之人,卻一字不提所問何事,只於答話中透露出謎底.

真是絕妙工巧,不著痕跡.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賞析二】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兩句,如何理解頗有爭議.蓋推以事理邏輯: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其實對這兩句詞,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簡單事理去體會理解的,因為詞人的本意實不在此,而是通過這兩句詞表達無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詩詞都言及風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詩:

“明朝風起花應盡,夜惜衰紅把火看.”馮延巳《長相思》詞:“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

”周邦彥《少年遊》詞:“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捲簾看.”花在風雨中零落,這層意思是容易理解的.

但是說“濃睡不消殘酒”也是寫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過只要多讀些前人寫的惜花詩詞,也就不難體會了.杜甫《三絕句》詩:

“不如醉裡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韋莊《又玄集》卷下錄鮑徵君(文姬)《惜花吟》詩:“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飲,莫待春風總吹卻.”這些詩句正可用來作為“濃睡不消殘酒”的註腳.

易安在其詠紅梅的《玉樓春》詞中所云:“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亦可視為對“濃睡”一句的自注.這句詞的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後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

《漱玉詞》中曾多處寫到飲酒,可見易安居士是善飲的.善飲尚且酒醉而致濃睡,一夜濃睡之後酒力還未全消,這就不是一般的過量了.我們只要思索一下詞人為什麼要寫“濃睡不消殘酒”這句詞,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

就這句詞的立意而言,與上引杜甫和鮑文姬的詩句都是同一機杼,並無二致.但易安的高處正在於不落窠臼,獨闢蹊徑.一旦領悟了潛藏在“濃睡不消殘酒”背後的這層“惜花”之意,那麼對以下數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儘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捲簾的侍女問個究竟.

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訊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遊》:“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捲簾看.

”便顯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試問”的結果如何呢?——“卻道海棠依舊.

”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

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象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

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

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捲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

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那“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歎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

“此語甚新.”《草堂詩餘別錄》評:“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

”看來皆非虛譽.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倖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捲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蓼園詞選》雲:

“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可謂的評.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賞析一】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緻.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後,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

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末,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

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賞析二】

這首詞在南宋人黃升的《花菴詞選》中題為“酒興”.

玩詞意,似為回憶一次愉快的郊遊而作.詞人命舟備酒,暢遊於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靄中,回舟誤入曲港橫塘,藕花深處.

這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繽紛的,幽杳而神祕的世界.它給詞人帶來的是巨大的驚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氣,使詞人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名門閨秀的重重枷鎖,顯現出她開朗、活潑,好奇、爭強要勝的少女的天性.於是有爭渡之舉.當輕舟穿行於荷花之中,看著棲息在花汀漁浦的鷗鷺驚飛,她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生命的活力.

這種活力就從詞短促的節奏和響亮的韻腳中洋溢而出.

這首詞楊金本《草堂詩餘》誤作蘇軾詞,《詞林萬選》誤作無名氏詞,《古今詞話》、《唐詞紀》誤作呂洞賓詞.從“誤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詞之放逸已超出了 “閨秀詞”的範圍,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黃升的《花菴詞選》、曾慥的《樂府雅詞》都把它作李清照詞,應當是可信的.

蘇軾帶給我的人生感悟論述蘇軾的詞帶給你的人生啟示

蘇軾人生態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輩子,他從來沒拋棄過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釋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統一。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古代讀書人都希望有所作為,建功立業,所謂 大丈夫當以天下 為己任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等,當這種理想無法實現或遭遇挫折時,道家的思想又佔上風,而...

有誰能說出這樣的詞 正著讀和反著讀時候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感情 情感 和平 平和 喜歡 歡喜 現實 實現 領帶 帶領 蜜蜂 蜂蜜 語言 言語 情人 人情 牙刷 刷牙 願意 意願 提問 問提 歌唱 唱歌 子女 女子 科學 學科 上山 山上 郵集 集郵 科學 學科 蜜蜂 蜂蜜 藍天 天藍 高山 山高 樂音 畫圖 圖畫 天明 明天 黑暗 暗黑 葉子 子葉 愛情 ...

傅雷和傅聰的人生經歷是怎樣的

1 傅雷 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他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 羅曼 羅蘭 伏爾泰等名家著作。20世紀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其有兩子傅聰 傅敏,傅聰為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的鋼琴家,傅敏為英語教師。他的全部譯作,現經家屬編定,交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