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歌主要抒發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021-07-29 18:10:30 字數 5677 閱讀 1716

1樓:史怡暢赤鳴

在思想內容上,杜甫詩歌現實主義核心是關注人民疾苦,主題是忠君、愛國、愛民。

(一)關注民生疾苦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核心內容

(二)忠君、愛國、愛民的儒家思想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思想主題。

在表現手法上,杜甫詩歌現實主義創作的藝術特色重在抒寫現實人生,感事與寫意有機結合,形成了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追問:舉例舉例!!!

回答:暈。。

在李白由於受永王璘事件牽連而被流放、生死不明時,杜甫寫了《夢李白》二首。他夢見李白,醒來更加為李白的命運擔憂。對於李白的不幸,杜甫不盡悲慨:

世道混濁,斯人憔悴;天道不公,一生坎坷。但是他相信李白將名垂青史,終於不朽。在《天末懷李白》中,他將李白與屈原比美;他為李白寫了《不見》一詩,他以「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等八句,表達了對摯友的深情。

憂念時局,關心祖國命運,是杜甫愛國思想的突出表現,也是杜詩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兵車行》描寫統治者窮兵黷武,《前出塞》其一明確表示反對唐玄宗的擴邊,《麗人行》描寫權貴腐化,揭露他們的驕橫跋扈,《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所描寫的貧富對立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揭示封建時代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這一基本矛盾,揭露封建統治者對人民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反映水深火熱之中百姓們的苦難,並寄以深切的同情,是杜詩的另一重要內容。如《兵車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三吏」、「三別」等都揭露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民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反映水深火熱之中百姓們的苦難。

描繪山水,題畫詠物,也是杜詩的內容之一。如《望嶽》、《登高》、《登岳陽樓》)這些詩描寫的山水風物,或優美,或壯觀,無不形象生動,情味無窮。至於題畫詩的名作則有《畫鷹》、《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丹青引》等。

總之,杜詩內容廣博,地負海涵。

2樓:塗軒

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正所謂「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抒發了其強烈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樵夫木匠

其作詩三千多首 、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寫出了唐代變遷時心繫國事期盼紛爭終結國家一統的局面。

登岳陽樓杜甫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以自敘和抒情為主,真摯感人,內容豐富,風格雄渾,意境開闊巨集偉,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是登岳陽樓的千古名篇。

置身於杜甫營造出的詩境中, 胸襟為之開闊,精神境界也得到了提升。吟誦起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孟浩然之「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這些描繪洞庭湖的千古佳句,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更給人震撼心靈之感,它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的絕唱。

寫這首《登岳陽樓》的時候,杜甫已經是五十七歲的老人了,僅過了兩年,他就用盡了人生的全部時光。五十知天命的杜甫處境艱難,悽苦不堪,年老體衰, 貧病交加,再加上祖國不能統一,北歸無望,他們一家人只能寄居在一隻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

當他邁著艱難的腳步,登上岳陽樓,遙望故鄉的時候,不禁觸景感懷,提筆寫下這不朽的篇章,使其成為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被前人稱作盛唐五律第一詩。

5樓:文史一家人

表達了詩人雖然自己身世坎坷,但不忘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了對風雨飄搖中的大唐王朝深深的憂慮。

詩中把湖山之勝與詩人心中家國多難的悲哀結合起來抒寫,表達了詩人因湖山之景而觸動身世之悲,滿腹的孤身漂泊之感與萬里鄉關之思.表現了詩人越在個人不幸之時越不忘政局國情的高尚品格.

擴充套件資料:

《登岳陽樓》作品原文及賞析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詩歌賞析

此詩為登樓抒懷之作。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詩人對洞庭湖嚮往已久,這是在敘事寫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感情。

但這畢竟是過去的嚮往,登上了岳陽樓,其感情似乎應當是高興。因為多年的嚮往實現了,一定高興。但句中又見不到高興的字眼,抽不出如願以償的情思。

聯絡下文更是如此。

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兩句緊扣上聯的「水」字,雖沒出現水字,卻是專門寫洞庭水。詩人站在岳陽樓上,向東南方向極目眺望,只見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頭,而吳地則被擠向了遠遠的東邊,楚地則被遠遠地擠向了西邊、南邊。

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東南伸展,把本來連在一起的吳地和楚地,一下子**成為兩塊。

「乾坤日夜浮」是說詩人站在岳陽樓上,四面眺望,到處都是無邊無際的洞庭水,彷彿整個天地萬物都被湖水漂浮起來,彷彿天地萬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動漂游。「浮」字也有動態感,彷彿整個蒼穹都被湖水托住的—個半球,而萬物的運動,都是湖水蕩動的結果。

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這兩句是寫詩人自己的處境。「無一字」指的是沒有一點訊息,一點音信。「親朋無一字」寫出了詩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斷絕,自己不瞭解朝裡和地方上的情況,即整個國家的情況。

這對一個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國家,不忘人民的詩人來說,是一種被社會忘記的孤獨感,他在精神上無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詩人全家擠在一條小船上飄泊度日,訊息斷絕,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慘苦可以想見。

尾聯「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從詩人來說,從洞庭湖向長安望去,隔著一道道關,一座座山,而戰火就在北面燃燒。具體指的是當時吐蕃入侵,威脅長安,戰爭不息,國家不得安寧。

「憑軒涕泗流」是說杜甫倚靠岳陽樓的窗戶,向北眺望,雖然隔著道道關山,他看不到長安,也看不到戰火,但在他心中卻呈現出吐蕃入侵,長安危急,人民遭難的情景,於是他就禁不住傷心的老淚縱橫了。

「憑軒涕泗流」 一句中,則凝聚著詩人對國家時局、自己孤苦處境比照後,感到無可奈何,感到萬分壓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顯示出杜甫晚年時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無可奈何。

這首詩意境開闊巨集麗,表現手法變化多樣。首聯敘述,交代登樓緣由;頷聯描寫,繪製巨集闊壯觀圖景,又運用比喻,增強了作品的生動性;尾聯又運用了抒情寫法,揭示出詩人的內心世界,開拓了作品的意境。

從詩人的感情發展脈絡上說,首聯蘊含喜悅,頷聯帶有雄壯,頸聯轉為悽苦,尾聯變為悲傷。詩人的感情隨著詩篇的進展,顯示出不斷變化,跳躍性強的藝術特點。

6樓:岸裡何以顧

登岳陽樓

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吳楚:指今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帶.

【簡析】大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峽,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這年冬天,杜甫從公安到了岳陽,這首詩就是登岳陽樓後所作.詩人寫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氣勢,亦觸景傷情,寫自己身世的淒涼孤寂,反映出詩人對時局地憂慮和關心.

全詩對仗工整用韻謹嚴,前後映襯,渾然一體.

《登岳陽樓》這首詩篇幅雖短但氣魄非常雄大,它把湖山之勝與詩人心中家國多難的悲哀結合起來抒寫,表達了詩人因湖山之景而觸動身世之悲,滿腹的孤身漂泊之感與萬里鄉關之思.表現了詩人越在個人不幸之時越不忘政局國情的高尚品格.

7樓:皓凌

杜甫的《登岳陽樓》抒發了詩人由衷的禮讚,不過詩人想到自己晚年仍飄泊無定,國家也多災多難,不免悲傷感慨。詩文如下:

《登岳陽樓》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在代宗大曆三年(768)之後,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登岳陽樓而望故鄉,觸景感懷之作。首聯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願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二聯是洞庭的浩瀚無邊。

三聯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末聯寫眼望國家動盪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

8樓:

詩人漂泊無依的孤獨感和對國家多難、壯志未酬的無限傷心

從全詩看.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9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行路難「喻指世路艱難。 全詩表達詩人悲憤、苦悶的同時執著於遠大理想信念的思想感情世路艱難。表達詩人的悲憤、苦悶的同時執著於遠大理想信念的思想感情。

《行路難》(其一)這首詩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的偉大詩人李白於唐玄宗天寶三年

10樓:求雙虎

什麼詩呢,你發出來啊,這樣你讓人怎麼幫助你

絕句抒發了詩人杜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11樓:天上飛

《絕句》一開始寫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遊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

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託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一線希望之時的複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

原文: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

擴充套件資料:

1、創作背景

公元762年,爆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一首即景小詩。

2、賞析

《絕句》前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甦,萌發生機時的顏色。「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鳥兒成雙成對,構成了一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

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白鷺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

再者,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一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詩人憑窗遠眺,因早春空氣清新,晴天麗日,所以能看見西嶺雪山。上兩句已點明,當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這就給讀者一種溼潤的感受。

此句「窗」與「雪」間著一「含」 字,表現出積雪初融之際溼氣潤澤了冬凍過的窗櫺,這更能寫出詩人對那種帶著溼氣的早春生機的感受。而「西嶺」,正是詩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嶺。

想到西嶺山上的長久積雪,以西嶺上的千秋積雪代替窗上的殘雪,這就使所表達的意境更為廣遠。另外,詩人從少年時就懷有報國的志向,在歷經數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後終於有重展的機會,多年戰亂得以平定。

這與詩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嶺,並以嶺上千年雪代窗上殘雪,進而給詩人以頑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聯絡。

末句更進一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複雜心情。一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

用一個「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來飄泊不定,沒有著落,雖然他心中始終還有那麼一點希冀,但那種希冀,已經大大消減了。「泊」字,正好寫出了詩人這種處於希望與失望之間的複雜心情。

而「萬里」則暗示了目的達到的遠難,這與第三句中的「千秋」並列,一從時間上,一從空間上,同寫出那種達到目的之難。

三國孫權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譽為明主,作者借東吳代指孫權,暗示了杜甫對當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萬里」、「東吳船」合而為一句,正是為了寫出那個「難」字。

絕句抒發了詩人杜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絕句 一開始寫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遊移 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託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一線希望之時的複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原文 兩個黃鸝...

《母親的愛》這首詩歌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真切的思念之情,和記憶中的點滴帶來的對母親的敬仰。母親的愛 這首詩歌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 對母親真切的思念之情,和記憶中的點滴帶來的對母親的敬仰 的思想感情。供參考。竹石這首詩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

繁星三三這首小詩主要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繁星三三這首小詩主要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繁星主要描寫了主人公對母親和兒童的愛戀表達 繁星 一三一 這首詩要怎樣的?為什麼?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感情?繁星 一三一 是詩人冰心所作,詩人深沉博大的胸懷,瞭解了漁民的苦難,培養了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深情。詩人與大海的這段姻緣,成為她日後創作的重要題。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呼告手法直抒熱愛大海的胸臆。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