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詞後兩句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色,抒發了作者什麼感情

2021-03-20 13:13:20 字數 1504 閱讀 2767

1樓:匿名使用者

秋詞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後兩句描寫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雲漂浮,白鶴凌空,直衝雲霄的開闊景象.詩人借鶴沖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發了詩人積極樂觀、奮發向上的感情.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為背景,用「一鶴」正振翅衝破雲層,翱翔天空來託物言志,借鶴而寫離開「樊籠」復返自然,擺脫羈絆的欣喜躍然紙上。寫景開闊明麗,令人精神爽朗,耳目為之一新,這是一隻多麼灑脫自在,奮發向上的鶴啊!

尾句,「引」字不僅有獨樹一幟,標新立新之效,還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鯤鵬展翅九萬里」的遠大志向。

2樓:匿名使用者

後兩句描寫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雲漂浮,白鶴凌空,直衝雲霄的開闊景象.詩人 借鶴沖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發了詩人積極樂觀、奮發向上的感情.

秋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描寫了什麼樣的景

3樓:匿名使用者

秋詞描寫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雲漂浮,白鶴凌空,直衝雲霄的開闊景象.詩人 借鶴沖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發了詩人積極樂觀、奮發向上的感情.

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

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為,大展鴻圖。顯然,這隻鶴是獨特的、孤單的。

但正是這隻鶴的頑強奮鬥,衝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隻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

「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鬥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一首的主題思想。

秋詞的景色有什麼特點,表達了作者有什麼樣的情感

4樓:折蘭勾玉興向晚

《秋詞二首》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兩首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讚頌了秋天的美好,並借黃鶴直衝雲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秋詞中全詩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

5樓:77安了

秋詞?有劉禹錫的《秋詞》兩首。

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較常見,作者以「秋氣」引起自己的憤坎。全詩寫了秋季蕭條之境,作為反襯,表達慷慨激昂之情。

其二,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這詩重墨描寫秋季景色,隱藏著作者的苦悶,又借秋色寫自己的性情

(粗黑的,個人猜測。)

6樓:春花秋月

全詩寫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以及秋天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喜愛秋天的感情

獨坐敬亭山前兩句描寫了()景色,後兩句寫表達了詩人()心情

前兩句描寫了山中閒靜寧謐的場景,後兩句寫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拓展資料 原文 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註釋 敬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縣誌 記載 在宣城縣北十里。山有萬鬆亭 虎窺泉。盡 沒有了。獨去閒 獨去,獨自...

描寫雪景的七律的古詩詞,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

山中雪後 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譯文 清晨起來剛一開門,看到山頭已被一場大雪覆蓋。此時,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陽的光芒,透過淡淡的白雲,也變得寒冷了。房簷的積雪尚未開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樣一種清冷 孤寂的氣氛,是多麼不尋常啊!賞析 山中...

涼州詞王翰最後兩句詩描寫了什麼,涼州詞王翰,這首詩的最後兩句表達了什麼

邊地荒寒艱苦的環境,緊張動盪的征戍生活,使得邊塞將士很難得到一次歡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麼一次,那激昂興奮的情緒,那開懷痛飲 一醉方休的場面,是不難想象的。這首詩正是這種生活和感情的寫照。詩中的酒,是西域盛產的葡萄美酒 杯,相傳是周穆王時代,西胡以白玉精製成的酒杯,有如 光明夜照 故稱 夜光杯 樂器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