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敘述了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真實嗎?作者為什麼寫這個故事嗎?後人常用“世外桃源”比喻什麼

2021-07-29 17:06:51 字數 3371 閱讀 5766

1樓:達人

①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饒。②這個故事是陶淵明想象的。③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連禍結的東晉末年,對現實極為不滿。

為了表達自己的社會理想而寫。④世外桃源是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於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2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痛恨腐敗的朝廷,對現實感到失望,所以渴望"桃花源"這樣的地方.這個故事之所以具有長久的魅力,是因為有許多像陶淵明這樣的人.而且人們有追求美好的心願.

3樓: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不知道走了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夾著溪流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芳草鮮豔美麗,落花繁多。

他對此感到非常詫異。又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漁人離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

又走了幾十步,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整齊齊的樣子,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這類景觀。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能互相聽到。

這中間,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著就好像桃源外面的世人。老人和孩子們各個都安閒快樂,顯得心滿意足。

(村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於是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殺了雞準備食物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都來打聽訊息。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縣人來到這個跟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於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來往。(村人)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感嘆惋惜。

其餘的人各自都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後,告辭離去。村裡人囑咐他道:

“(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已經出來,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記號。到了郡下,去拜見太守,述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往,尋找以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原來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品質高尚的人,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後就沒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寫作背景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這時作者歸隱田園已經16年了。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

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

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桃花源記敘事節奏有何特點

桃花源記敘述了什麼故事?

《桃花源記》記錄的是真實的故事嗎?桃花源真的存在嗎

4樓:翰林學庫

陶淵明生活的東晉年代,是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年代。社會的黑暗面讓人壓抑無法呼吸,而陶淵明作為一個有著美好社會理想的人,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世界。

陶淵明希望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沒有戰亂,沒有剝削,人人都安居樂業的社會裡。但是這樣的社會理想註定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於是,作為一個揮灑墨水的文人,陶淵明選擇在精神上做一次逃離。

他用手中的筆在精神中,想象中為自己描繪了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這也是文人追尋現實和理想的交叉,調節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

之前看過知乎裡一個問題貌似是:古代會不會有換了皇帝但人們都不知道的情況 這個問題裡提到了不少解放後某些村子裡的人還有大辮子的情況 都現代社會了還會有這種情況,我覺得晉朝有個桃花源也不是什麼特別不可能的事

還有 這幾天在太行山裡看星星,去過幾個景區,串過幾個自然村 其中有個景區的必經之路可以這麼形容: 初極狹,才通一車 復行約兩公里,豁然開朗 那個景區是06年開發的,據說當時景區裡的人基本與世隔絕,只是自己的地裡收了東西才會背下山換一些必需品

從景區裡出來之後,我覺得像一些難走的窮山惡水真的很可能存在從沒被人發現過的村莊,桃花源記沒準就是陶淵明從別人那裡聽來的真實故事

5樓:匿名使用者

我有個想法,你說他們是躲避秦朝戰亂到了這個地方的,應該說的是秦朝的話,甚至演變出其他的語種,但卻能和一個晉人交流是不是太扯了?

6樓:璽之狼果凍

現實景色中有很多這樣的世外桃源,別有洞天,但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 但只要你心中有桃花源則處處是桃花源

7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陶淵明寫的一篇文章,表達自己對世外桃源生活的一種嚮往,寄託一種美好的嚮往,桃花源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於陶淵明的心中,是他所憧憬的理想社會生活狀態。而且他們是躲避秦朝戰亂到了這個地方的,應該說的是秦朝的話,甚至演變出其他的語種,但卻能和一個晉人交流是不是太扯了

8樓:如空磐石

這是文學作品,只是作者一種美好願望,這種地方是不存在的,作者最後也交待了,再去找這個地方,就找不到了。

9樓:汝嫣落愁

《桃花源記》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所以我覺得不是真的

10樓:獨樂貓兒

或許真的存在,只是作者進行了些渲染

後人把桃花源記的故事濃縮成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什麼現在是什麼意思

11樓:攜手走過的童年

世外桃源

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12樓:安治民

世外桃源,不是源字寫錯了沒有

《桃花源記》記錄的是真實的故事嗎?桃花源真的存在嗎

陶淵明生活的東晉年代,是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年代。社會的黑暗面讓人壓抑無法呼吸,而陶淵明作為一個有著美好社會理想的人,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世界。陶淵明希望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沒有戰亂,沒有剝削,人人都安居樂業的社會裡。但是這樣的社會理想註定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於是,作為一個揮灑墨水的文人,陶淵明選...

《桃花源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及對理想生活的一種嚮往!桃花源記 虛構了一個與現實社會對立的世外桃源,作者藉助這個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社會及政治理想,反映了當時人民美好的願望,也表達了作者反對剝削壓迫,反對內戰,嚮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表現作者嚮往和諧社會,安逸快樂的生活,對黑暗社會的批判。因為桃花源記的背...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什麼後人說這是鬼故事

因為 桃花源記 中的桃花源並不確定是否真實存在。比如在桃花源記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如果不是人為種植的這個桃花林,那就是幻化出來的,怎麼可能在幾百步之內都沒有其他的樹木呢,而且還打理的如此之規律,像桃花陣一樣。尤其是後來有人去尋桃花源卻憑空消失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