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中秋月(之二)(圓魄上寒空)

2021-07-07 06:10:43 字數 1742 閱讀 1772

1樓:暗香沁人

唐詩.李嶠.中秋月之二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意思是:皎潔的中秋圓月升上了天空,人人都說四海之內都是天氣晴好月光普照。你怎麼知道在千里之外也會是這樣,說不定那裡是又颳大風又下雨呢!

詩人對古代的一種習慣看法提出了疑問。古代認為,中秋這天,是陰是晴,普天之下,萬里之內,都是相同的。可詩人卻認為,這裡天晴,安知千里之外不颳風下雨呢。

詩人的這種看法,是完全符合現代自然科學的,一個地方天晴,幾十幾百里路外就在下雨,這是常見的事,中秋節這天,也不會例外。只是古人訊息不靈通,沒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不容易發現這種現象罷了。

2樓: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意思是:皎潔的中秋圓月升上了天空,人人都說四海之內都是天氣晴好月光普照。你怎麼知道在千里之外也會是這樣,說不定那裡是又颳大風又下雨呢!

詩人對古代的一種習慣看法提出了疑問。古代認為,中秋這天,是陰是晴,普天之下,萬里之內,都是相同的。可詩人卻認為,這裡天晴,安知千里之外不颳風下雨呢。

詩人的這種看法,是完全符合現代自然科學的,一個地方天晴,幾十幾百里路外就在下雨,這是常見的事,中秋節這天,也不會例外。只是古人訊息不靈通,沒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不容易發現這種現象罷了。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美感有點欠缺,意境不夠美。所以流傳也不夠廣。

4樓:匿名使用者

我看不下去了,這幾位的解釋的實在是小學生水平。

這首詩寓情於景,“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統治者看到身邊的表面繁榮昌盛就認為整個國家的人民生活幸福,可這樣對嗎?於是詩人寫出了下一句:”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來告訴統治者不要被四海昇平表面繁榮和諧的假象所迷惑,在他不知道的地方老百姓還不知道過的什麼日子!

5樓:閱百閱的講與評

《中秋夜(二)》李嶠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唐代詩人李嶠的《中秋月》之二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字面意思是:皎潔的中秋圓月升上了天空,人人都說四海之內都是天氣晴好月光普照。你怎麼知道在千里之外也會是這樣,說不定那裡是又颳大風又下雨呢!

這首詩應該說還有深刻的哲理內涵:一是人人“皆言”的未見得就是真理。二是認識問題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對區域性、片面的現象描述替代對整體或本質的探求。

見到此時此地皓月當空而想象四海皆同,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以上給您參考,因為不知道女孩子是在什麼情況下問的,所以也不好說她究竟想表達什麼,呵呵~

7樓:匿名使用者

天上升起一輪明月,都說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月色。**知道遠在千里之外,就沒有急風暴雨呢?

8樓:晏永衡翠柏

意思:此時此地“圓魄”(明月)當空,又怎見得此時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呢?

分析:人人“皆言”的未見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變化萬千,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是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而不斷深化、發展的,一種認識的正確與否,並不取決於持這種認識的人數的多寡,即便對人人“皆言”為是的,也要敢於懷疑,不斷深入地探索。

其二,認識問題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對區域性、片面的現象描述替代對整體或本質的探求。見到此時此地皓月當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中秋月糕做法,中秋月餅怎樣做?

中秋節眼看就要到了,一年一度的吃月餅的節日,離不開各種餡味的月餅,蘇軾月餅 廣式月餅,還是傳統的老月餅,都能帶給我們全家的團圓,吃著月餅,賞著月。今天分享的這款月餅皮薄餡大,咬一口細細品味,奶香味濃郁,帶著鹹蛋的鹹香味,不油不膩,晾涼最好放2天吃,才能完美的品味中秋節的月餅,全家人都非常喜歡。喜歡這...

中秋月蘇軾詩意是什麼蘇軾《中秋月》詩句的詩意是什麼?

陽關曲 中秋月 作者 蘇軾 朝代 宋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譯文 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

形容中秋月亮的句子有哪些形容中秋月亮的句子有什麼?

1 十五的月亮,又升上了天空。看,一輪明月在深藍色的天空中微笑著看著大地,大地上一片潔白,好似籠著輕紗。2 晚上,閒來無事,實在無聊,於是一個人就漫步學校後面的小樹林中,獨自去享受那夜色之美。抬頭望著寂靜的夜空,可愛的月亮從樹梢後慢慢地爬上半空,光亮 圓潤,像一塊玉琢的盤子。溫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