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無住生心,「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2021-05-27 23:07:18 字數 4794 閱讀 6215

1樓:牧遠嵇靜

簡單的講就是無所執著真心就會顯現。不執著一切的言語,文字,觀念及意識思維等等,例如。如執著於影像,便看不到鏡子的存在。當然以上也是方便說而已

2樓:匿名使用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乃體用並顯。云何體用?「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應無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無,方是金剛本旨。

什麼叫無住生心,「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

3樓:匿名使用者

無住就是專心致至,至誠一心了就生心。生心是生的真心,妄心都停息了。比如唸佛,至誠一心念佛,唸到念而無念就是生心。阿彌陀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4樓:瀛洲煙雨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人應該對世俗物質無所執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

詳細解釋:

(1)關鍵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對世俗、對物質的留戀程度;心,指的是人對佛理禪義的領悟。

(2)此真心不是能對外境乃至內定境有了知、覺知的意識覺知心。更不是修成動中定力時,能於六塵清楚分明卻淨念相繼的意識定心。

(3)因為這都是意識相應境界,不離所接觸了知的境界,以及能接觸了知的意識覺知心,不離能所故。此乃妄心境界,不論境界有多勝妙,不論能入定多久,清明多久,都是意識相應境界,非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教術語,出自《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稱無住心、非心。與般若心經中"空即是色"義同。

意即不論處於何境,此心皆能無所執著,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執著,猶如生根不動,則無法有效掌握一切。

故不論於何處,心都不可存有絲毫執著,才能隨時任運自在,而如實體悟真理。我國禪宗六祖惠能未得法前,五祖弘忍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得傳衣缽。(六祖壇經行由品)

5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解釋清楚明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第十篇,意思是說:做事不要去祈求結果,但要有認真去做的心。

放在俗世簡單來說:就是你只管按你的本意去做,不要去擔心做出來的結果。 這樣就沒有困憂了。

6樓:蘇寧電囂

金剛經裡面最精髓的一句話了,這句話分前後來解,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說清楚點就是不著相的意思,你對眼前的東西知道是假的,是無常的,你就不會放在心上了,就是不著相了,你不著相了,就不會把這個事放在心上,這就是無住,什麼事情都沒有放在心上,心就空了,即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什麼煩惱,生死,無明都不重要了,知道這一切都是空性,也就是心經所講的,色即是空,都是空性,若執著於無住,又落於偏空,當知真空不空,靈性還在生般若心,慈悲心,菩提心,妙明真心,這個是真的,身相有生滅,而靈性,也就是很多人要悟的,明心見性的,靈性沒有生滅的,而生其心是真心,或者叫清淨心吧,應無所住是本體,而生其心是妙用,真空妙有,

7樓:火狐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應無所住 』 ,什麼無所住?是我們的現在這個心,這個不斷在思考的心,不管是對物質還是情感不管是貪愛還是嗔恨,這些都是思維的一種,都要放下哪怕是對佛經的思考,我們的心都要放下要無所住。

『 而生其心 』,生什麼心?當我們現在的心也就是這個思維停下,讓心清靜之後,在這心底會自己湧現出一種真正的智慧,這個智慧是光明的可以洞穿一切,讓我們瞭解佛說的真正的實相。

怎麼才能讓心靜止下來— 通過禪修,這是佛陀教導我們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無所住即離一切妄想分 別執著,亦即清淨心,即佛法所說的定。無四相,無四見。說明白點,就是斷盡煩惱。

生其心者六度萬行等等之大慈悲心行也。然只有徹悟之人方能徹底明瞭。還是老實唸佛為好。

當念至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之理一心不亂自可無住生心。縱不能念至一心不亂,只要具足信願行,亦蒙彌陀慈願攝受,往生西方,一生不退成佛。

9樓:二愣妞

指的是人對世俗、對物質的留戀程度;心,指的是人對佛理禪義的領悟,人應該對世俗物質無所執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

拓展資料:

《金剛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是宣說般若空義的代表作之一。中國依鳩摩羅什譯本為流行本,一般所說的《金剛經》都指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科判則依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法。《金剛經》古來依無著和世親的論釋為中心被理解,爾後由三論、天台、華嚴、法相、禪、真言等各宗的觀點加以理解和發展。

10樓:楊承賢

這金剛經裡面的重點佛經!應無所住生而其心的意思是?

答: 真正的明心見性;必須要達到這樣的程度;;;;重點明心見性;就是見到了真正的自己;明白了自己的心性;大光明本性;見這個無量光明佛性不是用眼睛看見;用眼睛看見的話那是你的妄想幻覺;見相就是見鬼;你見鬼了。-------是自性的本知本覺本見;心性大光明的照見照亮和顯現。

-------我們學佛的朋友都渴望明心見性;其實不難;做起來很容易;易者不難;難者不易;修什麼呢?你認為要修出個什麼東西來那就錯誤了;要心清淨;淨到極處;淨極光通達;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就是放下的功夫;放下一切;放下身心世界;放下自己的生命;放下一切的忘想雜念;直接轉這一念無明;眼睛看不到了;耳朵聽不到了;鼻子聞不到了;身體的感覺也沒有了;思想只剩最後一念了;到最後一念的時候;生脫離心;離開的心;死的心;走的心;完全放下的心;什麼也不想了;什麼也不念了;什麼也不要了;不就是死嗎?走了;了無牽掛了;怎麼都可以了;願意去**就去**吧;一切的一切統統放下了;連放下的這個念頭也沒有了;沒有一絲一毫的妄想念頭了;阿彌陀佛了;心性大光明自現了;自己的心光明照見一切皆空了。

這就是轉煩惱成菩提;轉識成智;轉一念無明;明心見性;本知本覺;心光明覺照5蘊皆空;這就是滅盡一切虛幻不入斷滅;這就是淨土的一心不亂;這就是花開見佛了;就這麼簡單;超越6道輪迴了;自由自在了;命終一定極樂世界了;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看無量壽經上佛祖是怎麼說的[[[[[[[[[[[[[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眾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

命終皆得解脫。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這個大光明就是我們眾生的共同本性;佛性;第一義帝空;見到這個無量光佛祖;自性彌陀;阿彌陀佛;命終就一定保證極樂世界;究竟解脫了;出6道輪迴了;一證永證;一得永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明白了;原來佛說的空;如來就是自己的本性大光明極樂。這個無量光是金色的大光明;見這個光明的當時的覺知是極樂極樂的;極樂到什麼程度無法用語言表達;非常非常非常極樂;見這個光明不是用眼睛見的;是自心光明開啟;照見;照見了一切皆空無所有了;大家知道太陽快落山的時間的光明吧;就和黃昏時的光明相似;金色的無量光;非常非常柔和;非常非常安祥;一點都不刺激;在重點提醒大家[[[[[[見這個光明不是眼睛看見;是心光明照亮;照見;心性;自性的本知本覺本見]]]]]]我們大家平時說的見性就是見的這個佛性無量光佛祖;如果你見到別的光明;那都不是見的佛性;那是見鬼了;著魔了;見這個無量光明必須滅盡一切虛幻;必須要一念不生了才可以見到;這個光明就是我們眾生的佛性;個個都有;是我們的根本智;空性智慧;放下就是;本來自己的智慧就顯現了;不是外求來的;萬法皆空的空就是說的這個空;萬法迴歸自性空;緣起性空;這個空;無量光裡面無事;無因;無緣;無果;無一切;大家見了以後就明白了;沒有見到的;和我說的見的不一樣的;那你不是見佛性了;千萬不可以冒充;亂說;胡說八道;楞嚴經上說的明白;大忘語成你的果報是下地獄;應該正確的認識認識;9法界確實是妄想念頭產生的幻覺;夢幻泡影;我們確實活在幻覺裡;夢裡面;我們確實和佛是一個心一個性一個體;佛心眾生;3無差別;無分無別無好壞;無善無惡無所得;純一個覺性在起作用;一個自性彌陀;鏡緣無好醜;好醜在自心;無分無別無執著;自由自在大安樂;隨緣度日一切好;平等無礙自由身;無來無去無生滅;確實是;一切皆是虛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本來無一物;本無所有。

一切皆是妄想幻覺。這就是真正的明心見性;如果和我說的不一樣的那就是[[[[[胡說八道]]]]那不是見性;那是你見鬼了著魔了。

《華嚴經》『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深智者鹹照觸;邪信劣解凡愚人,無有能見此光明。』

。。 。。。。。。。。。。。。。。。。。。上面說的這些寫了好長時間了;這就是我真實見性當時的情況;新學佛的朋友可能認識不上去;可以和下面的**對照;就明白了。

我最近看[楞伽經]上面有這樣的句子;複製下來給大家參考對照;;[[[[[上上地。如來地。如影幻等諸深三昧。

離心意意識。說名涅槃。大慧。

汝等及餘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當疾遠離一切外道諸涅槃見。

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便不壞。

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心經[[[[[[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直譯是什麼意思?

11樓:維維豆奶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說:做事不要去祈求結果,但要有認真去做的心。這句話出自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第十品莊嚴淨土分》,通過解構佛本身的莊嚴,闡明佛法的真諦是「莊嚴淨土」。

淨土、極樂世界不只在西方,或是某個縹緲的所在,也可以就在身邊,就在當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宗六祖初步悟道,就是這一句話,聽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此心本來無所住的啊!

因為你不明白此心無所住,無所住是畢竟空;有個空的境界,就不對了,就有所住了,就住在空上了,那是住法而生心,住在空法上。

所以真正的清淨心,不是有個光,有個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他說真正的修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坦坦然,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用常談的這兩句話,勉強來描寫,就是此心無事,像個鏡子,心如明鏡臺,有境界來就照,用過了就沒有。

和申住的地方叫,林黛玉住的地方叫什麼?

就是現在北京的恭王府,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7號。林黛玉住的地方叫什麼?瀟湘館瀟湘館裡主子級的人物只有林黛玉,他們每個主子都有一個地方賈寶玉住怡紅院,薛寶釵住蘅蕪院,李紈住稻香村等林黛玉是將自己比作花,落花的飄零猶如她的身世,她有做 葬花吟 冷月葬花魂 桃花行 等 紅樓夢中形容花好的句子很多,如...

朋友現在開好車住別墅有錢了。我反而心生妒忌不想和他玩了。這正常嗎

不對,你應該替他高興,替他祝福。俗話說,肉肥湯也肥。你祝福他也會給你帶來好運的 正常啊,人都有嫉妒心,看你朋友怎麼樣了,如果一如既往的對你好,又有什麼關係 別擔心,他才是真的不想和你玩了,收入差距要是太大基本很難做朋友。不是嫉妒 是自卑 其實 只要有個平和的心態 咱也不打算占人家多少便宜 只是純友誼...

為什麼賈寶玉住的地方要叫怡紅院

寶玉取名 紅香綠玉 後來元春回來省親,因為不喜歡香和玉,並改為 怡紅快綠 名曰怡紅院。怡紅 寶玉有愛紅的痴好。小時喜歡吃女兒嘴上的胭脂,他偎紅倚翠,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是濁氣逼人的一種獨特癖好的寫照。寶玉又自詡為絳洞花主,是眾位佳麗的保護者和傾慕者,同時又為眾多佳麗所簇擁。他是大觀園這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