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格律詩,格律中的平仄,是以什麼話(方言)為標準的

2021-05-25 14:15:35 字數 4848 閱讀 2113

1樓:冷侃娛文

歷史上的唐朝是以長安為都城,因此很多研究古代語言學的人就猜測說當時的語言應該是北方話,或者長安話。唐詩發展繁榮昌盛,當時的格律詩是按照怎樣的語言為準的呢?而詩人想要寫詩的時候,韻腳是按照怎樣的標準呢?

唐朝的格律詩,格律中的平仄,是按照隋朝開始的《切韻》體系。這個體系,從隋唐至近代一直被沿用下來,唐朝的《唐韻》、宋朝的《廣韻》、《集韻》、《平聲韻》等等一脈相承,一直是官方承認的正統。

切韻在今天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唐朝的官韻、宋朝的官韻可以看出是一脈相承。官方之所以要規定四聲韻部的標準,是因為格律詩和律賦常常稱為科舉制度中的必考科目。

所以可以說,唐朝的格律詩中的平仄,都是以隋朝的《切韻》為基礎,自然是平衡了很多地區的方言為基礎的一種體系。 切韻的制定,為隋唐以後的詩文樹立了一個標準。

例如唐朝舉子錢起的試貼詩《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根據唐朝韻書的標準,如果冬、東混押,青、庚混餚都屬於落韻。錢起這首詩通篇押青韻,不雜庚韻。

格律詩的平仄、押韻和生活中的語言是不一樣的。清初經學家、文學家在《唐人試貼·序》中說:「夫詩有由始,今之詩,非風雅頌也,非漢魏六朝所謂樂府與古詩也。

律則專為試而設,唐以前詩,幾有所謂四韻、六韻、八韻者,而試始有之。唐以前詩,又何曾限以三聲四聲三十部一百七部之官韻,而試始限之。是今之所為詩,律也,試詩也。

作為一種考試工具,格律詩必須嚴格依照韻書來定平仄和韻部。即使後來的韻書發音與生活發音漸漸不同,詩人們作詩,官府取士,依然按照官韻而不是生活語音。

隋唐人編撰的韻書,是我們語言研究的寶貴財富,因為千百年來詩人們嚴格依照韻書作詩,所以今天的我們讀起齊樑以後的詩文都比較容易理解。今天大部分的詩詞,幾天讀起來依然押韻。即使不押韻,我們也能有據可查,就是因為有官修的韻書 ,為中華語言的傳承立起了一把標尺。

2樓:菸酒散人長沙

我知道!任你說出一個字,我可以平仄立判!

3樓:假蘇更生

應該就是當時的話吧,古人說的話都差不多那種格調。

4樓:北海沐閒

現在最接近唐朝語音的是客家方言。

5樓:百家小能手

我覺得古時候的方言應該和現在有一些差別,所以也不能下定論。

6樓:碩陽人福

對,這些是什麼標準的?我覺得沒有幾個人知道吧。

7樓:筱雅的殤

應該還是以普通話為標準的吧,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押韻。

8樓:你總是不懂我的

唐朝的格律詩中的平仄,都是以隋朝的《切韻》為基礎。

9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以普通話為標準的吧,只不過是當時的普通話而已。

10樓:氣子孩

這個很難說,但是我能肯定不是潮汕話為標準,應該是普通話把。

11樓:

這個我還是不太清楚的,但是我想應該是一本書裡面的。

12樓:沉默如豬

關於詩歌格律平仄起式的介紹

13樓:love奈何情深

對於這些方言的標準我也不知道,畢竟他們的詩我也不怎麼懂。

格律詩的平仄是什麼?是怎樣規定的?

唐代格律詩格律上有何要求?你認為這些格律的目的是什麼?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很複雜,簡要說下:

1、律詩中間的兩聯是要對仗的,例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2、律詩的每一聯的上句和下句在平仄上要求相反,原則上是每個字都要對,但是實際操作時可以「一三**論,二四六分明」就是隻在第二,四,六個字相反。例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律詩的每一聯和下一聯的對應句在平仄上要求相反,與下下聯的要相同。也可以「一三**論,二四六分明」例如:「國破山河在」與「感時花濺淚」與「烽火連三月」

基本的就是這些。

絕句,五言、七言律詩平仄等的要求是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人把唐朝時盛行的格律很嚴的律詩、絕句稱為近體詩,把唐以前的格律不嚴、形式較為自由的詩稱為古體詩。

漢字有四聲——平、上、去、入聲,其中平聲包括陰平(第一聲)和陽平(第二聲),上(第三聲)、去(第四聲)、入聲即為仄聲。

律詩規律:平仄交替,粘對迴圈 (以下平聲仄聲分別以-、1表示)

一、平仄交替

五言基本格式有四: 七言各前加兩字即可:

(1) ---1 1 (1)1 1 ---1 1

(2) 1 1 1-- (2)-- 1 1 1--

(3) 1 1 --1 (3)-- 1 1 --1

(4) --1 1- (4)1 1 --1 1-

近體詩講究平仄聲互相交替配合,形成抑揚頓挫的節奏感與聲律美。五言絕句有四種句型:(1)仄仄平平仄,首字可平。

(2)平平仄仄平。(3)平平平仄仄,首字可仄。(4)仄仄仄平平,首字可平。

這種律化的句式稱律句。近體詩通常限用平聲韻。

近體詩上下兩句稱一聯,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格律要求一聯內兩句平仄聲相對或基本相對,後一聯出句與前一聯對句兩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即相粘(首字常平仄不拘,故以第二字為準)。違犯這兩條,謂之「失對」、「失粘」。

根據以上規則,五言絕句有以下四種平仄格式:

a.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如,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如,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拂:入聲字

c.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如,盧綸 塞下曲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白、石:入聲字

又如,西鄙人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七:入聲字

d.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如,王涯 閨人贈遠(其一)

花明綺陌春,柳拂御溝新。為報遼陽客,流光不待人。

七言絕句簡稱「七絕」是近體詩的一種。七言句式可看作是五言句式的增長。在五言律句前加與首節平仄相反的二字既成七言律句(就是七言去掉前兩個字就是五言,所以就不介紹五言絕句的寫作章法了)下面介紹一下七言絕句的四種格式。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李白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仄起平落(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曾幾 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3、平起平落(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劉禹錫 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4、仄起平落(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6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寫作還是考試?自己 寫作的話建議別看這些個格律,看了影響發揮。

詩,詞格律怎麼分,有什麼區別?比如說平仄指的是什麼,音?

17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韻、平仄、對仗、字數。其中律詩最為嚴格,必須滿足全部要素。

近體詩中的絕句以及詞、散曲一般不需要對仗。古體詩相對最為寬鬆,一般只有不嚴格的用韻的概念。  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

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自元朝周德清後,平分陽陰,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去,入聲取消的格局。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 簡單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詩詞格律平仄譜,詩詞格律中的平仄最早是誰定的

平仄用韻歌 一三五雖通融,句中防孤平。一三五雖不論,當防連三平。二四六要分明,末字更當清。平韻奇句仄,仄韻奇句平。首句若押韻,一聯末字同。若是偶字句,兩字換仄平。奇字適掌握,偶字必分明。排律小律對,規則一般同。若用仄聲韻,詩譜莫大動。每句倒一三,換換仄與平。再按這歌訣,處理仄與平。五言絕句律譜歌 首...

聞一多格律詩的基本內容是什麼聞一多新格律詩主張對新詩的影響

摘要 本文把聞一多對新詩的理論貢獻概括為三個方面 主張詩應當富於時代精神和植根於社會生活的濃郁詩情 主張詩應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主張詩應當有藝術形式的規範。著重論述聞一多為建立新詩藝術形式的規範而提出的創造新格律詩的理論 並聯系新詩的歷史和現狀 論述聞一多這一理論主張對新詩創作 理論建設的重要意義和...

求七言格律詩,要原創的 要新作的

遊岱不值 泰山頂上白雲閒 十八盤中予心憂 仰望皆是行人腳 俯觀一片遊客頭 蠕行尚遜重殼蝸 氣短更甚喘月牛 何如靜齋倚高枕 熒屏之中作仙遊 流年宿醉辭春曉,林燕紛飛破寒宵。催馬跑過相思路,馭船遊至奈何橋。聚散離合不由己,陰晴寒暑自相交。海枯石爛痴人語,風花雪月夢裡飄。正是鄙人前兩日新寫的一首七律,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