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之間的關係和不同,儒釋道之間的關係和不同!

2021-05-11 06:13:40 字數 3977 閱讀 7688

1樓:3天涯海閣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基本可以說是佛儒道三家的共融。幾千年來,三家互相爭鬥攻擊,互斥異端。但是在鬥爭的過程中,也不斷在交融。

最初,三家的分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可是互相學習借鑑之後,尤其宋代以後,讓我們感覺三家的思想似乎界限不那麼清楚了。於是現在經常聽得到一種聲音:「三家歸一」論,認為三家的思想只是表面的不同,最後的根本還是一樣的,什麼「白藕開紅蓮,三教本一家」。

其實,這種理解非常錯誤,三家的思想區別很大,恰恰是由於互相影響的原因,以至於表面看來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暫且拋開宗教性不談,也不談迷信層面的東西,只從哲學層面看,三家思想的區別便清楚呈現在我們眼前了。哲學必然牽涉到最基本的兩個問題,也就是世界的本質(世界觀),落實到人層面的價值取向(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

儒釋道是講:一是老子,二是孔子,三是釋家,正好代表了中國三教:以孔子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為代表的道教,以釋家為代表的中國佛教。

儒家最主要的是一個字:「倫」,也就是倫常。封建社會由於人們所處社會地位和階級的不同,每個人都應各安其位。

儒家認為天下一盤棋,上天把你擺放在**,賦予你什麼權力、職責、義務,那麼你就遵守履行屬於你的責權義,你就要樂天知命,這其實就是最早的「螺絲釘理論」。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煉的「命」―――是意義完整的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機器,有這樣的「命」或人生,你這個人才算是活得有價值,你要修一個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過得有價值。老子的《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哲學家。《道德經》的每一句話都是「道」。

老子可能三五個字就夠我們用一輩子。現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實還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觀點,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之類,就是我們常說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樸不雕」,這既是老子「無為」的政治主張,也是老子對於個人修養的治學主張。

佛家講的是「見性」。「性」是什麼?是「心性」,也就是修養。

佛家有七個字:「見性、救世、通萬有。」見到你的心性,叫「內觀內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盞探照燈,來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它的一種很客觀的修煉方法。

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為,不能說謊話、不能殺生、不能做壞事之類。定是不為萬物所擾,哪怕泰山塌下來,我也不為所動。

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會產生智慧,就是所謂的「定慧雙修」,不定就不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後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學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學,而佛教是一種非常嚴格的宗教形態,這樣,「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學、佛教三個東西,家、學、教三者都有了,形態是最完備的。

佛教佛學的主要東西是什麼?可以用乾隆的話來概括,乾隆給北京的五塔寺寫的一篇記裡頭是這樣說的:「塔,標義;經,標口;佛,標身。

」意思是說,佛廟裡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義;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訴你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佛經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訴你他講過一些什麼的話―――前兩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於「經標義」,佛經(包括一個偉大的中國宗教家惠能的《壇經》)就和儒家的《四書五經》或道家的《道德經》和《莊子》一樣,是偉大的思想寶庫。

經過長期的演變之後,儒、釋、道三家已經互相滲透、互相同化,某種程度上已經「三教一體」了。少林寺有一個供奉釋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對聯是:「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三教一體,九流同源」,少室山還有一幅對聯:

「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出發,但最終我們能達到共同的目標。

從對個人的修養角度來說,三教說法不同,但勸人為善和勸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養生、遁世、窮萬物。

」釋家(佛家)是「見性、救世、通萬有。」這三句話是我自己的概括,不一定準確,但是我想這樣可能好記一點。

也可換一種說法,儒家是盡「人道」,釋家求「佛道」,道家窮(窮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較明白,而「天道」是什麼呢?天道應該包括很多東西,例如「天機、天意、天命」,其本義不是講迷信,而是講「天」的規律或自然規律,包括我們已經知道的規律和我們尚不知道的規律。

還可換一種比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釋家講究「明心」,道家追求「煉心」。在這背後,儒家講「治世」,道家講「治身」,佛家講「治心」。

再換一個角度來說,三家對世界的概括,儒家講的是「未知生焉知死」、「獨善其身,兼濟天下」,不要去著迷於雲裡霧裡的事情,而要重視現世的修煉;道家講的是「窮盡變化」,努力瞭解世界和社會的變化規律;佛家則講「緣起性空」,不要被外部世界紛紛擾擾的現象所迷惑

2樓:匿名使用者

儒教明倫

道教保命

佛教明性

三者非同源,但在中國為傳播故,只好尋個相融的辦法,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副樣子~~~

儒釋道三家的共同點和區別

3樓:南瓜蘋果

儒釋道三家的共同點:儒釋道三教都認為"心"很重要。道教,一向認為人的"心"是實現成仙、實現長生不老的關鍵。

佛教中的「即心即佛」,就是說不須向外面求佛,你的自心即是佛。從儒家的五常與佛教的五戒對應來看,不殺生即是仁,不失仁慈之心,培養自己慈悲心。

不偷盜即是義,義是義務,「不與取」即是偷盜。對一切眾生貢獻是盡義務,不講求報酬;不邪淫即是禮,舉止文明,通情達理;不妄語即是信,信是誠實守信,不妄語就要不欺騙他人,言而有信;不飲酒既是智,智是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酒能致醉,令人神志昏迷,故一切酒不得飲。

儒釋道三家的區別:

1、文化主旨上的區別:

儒家:積極進取的文化。

儒家倡導知識的獲取和品德的培養,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

道家:遵循規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規律,提倡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是一種尊重自然,尊重規律的文化。

佛家:無私奉獻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蘊含了慈悲和福報論,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文化。

2、做人標準上的區別:

儒家: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對於做人標準要求很高,共九點。仁是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禮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

智同"知",是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

恕是指寬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是指與人交往中的老實忠厚。孝是對父母的尊重。

悌是對兄長的敬愛。

道家: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萬物都有道而生,同時道也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普遍法則。

兩個互相矛盾的對立面以及對立面的相互轉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領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順應自然。另外,「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是利用了轉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爭也是爭。

佛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輪迴觀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報,幹壞事便要嘗壞果。所以佛家倡導信徒慈悲為懷,多積善果。

3、人生觀上的區別:

儒家: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論語·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就是對儒家人生觀的最佳闡釋,人三十當立,該當建功立業。

道家:順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順其自然觀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絕非簡單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規律就需要多思考觀察和學習,自我完善。

佛家: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佛家文化中有業報觀,講求對世間萬物都報以同等的慈悲,無私奉獻,超凡脫俗。

4樓:匿名使用者

儒釋道三家教化群生各有獨自的風格與特色,因而被稱為三教。

三教之教化都是「人天合一」的「順天呈象」之作為,道曰「得其一萬事畢」;佛曰「萬法歸一」;儒曰「吾道一以貫之」。只有合於「人天合一」的本質的修為才有可能達到「恆定不滅」之層次。

5樓:匿名使用者

勸人行善,相信因果,不造惡業---同修行最後達到的層次不一樣---------異

儒釋道的區別 儒釋道是代表什麼

儒釋道法之間的關係,儒釋道之間的關係和不同!

儒釋道三家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它們各有特色而又相互聯絡。儒家偏重於對人與人之間關係 即人倫 的研究,強調人與人的和諧,提倡五倫八德的行為準則 道家偏重於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即人天 的研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大為 佛家偏重對生命的根本 心性的研究,從內心與外境的關係入手...

請用佛理分析比較儒釋道三家的問題

請將儒家與道家那兩句話的整句寫出來,否則斷章取義可能會對比較帶來錯誤的結論。若欲知三教正理,bai推薦樓主看看 三du教真zhi傳 這本書。各教dao 教主,皆是教人專從心上修煉,皆是平等屬之法也,並無高低上下之別。分之可以各渡有緣,合之可以同歸一理。不捨凡夫法,不取聖賢法 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二心。...

pg ng ug mg之間的關係和L mL dL之間的關係怎麼換算

mg g ng pg分別表示毫克 du微克 納克 皮克,它zhi們之間是1000倍的dao關係,內即1mg 1 000 g,1 g 1 000 ng,1ng 1 000 pg。同理,l ml dl分別表示升 毫升 分容升,它們的關係是 1l 10 dl 1 000 ml 1l 1立方分米 據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