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降的標準有什麼如何理解這些標準

2021-05-04 23:57:36 字數 4679 閱讀 9488

1樓:漫步白雲端

【心理健康的標準】

1、自我意識正確;

2、人際關係協調;

3、性別角色分化;

4、社會適應良好;

5、情緒積極穩定;

6、人格結構完整。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談談你對心理健康的認識。

2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有:   1、 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2、 能保持正確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

自我意識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認識和體驗。   3、 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行動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穩定性好。

  4、 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   5、 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健全人格。

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構成的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   6、 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包括正確認識環境及處理個人和環境的關係。   7、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地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在界定心理健康標準時,尚注意以下幾點:   1、心理健康是一個相對概念。

所謂的相對性是指,心理健康只有在與同齡人的心理髮展水平的比較中,才能顯現其價值。   2、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為不同等級,是一個從健康到不健康的連續體。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之間難以分出明確的界限,換言之,心理健康不是某種固定的狀態,而是富有彈性伸縮的一個相對狀態。

  3、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與一個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並不是一回事。判斷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不能簡單地根據一時一事下結論。心理健康是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的狀態,心理健康者並非毫無瑕疵。

一個人偶爾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並非意味著此人一定心理不健康。有的時候,只要他能適應社會生活,仍應視為心理健康。   4、心理健康是一個文化的、發展的概念。

在同一時期,心理健康標準會因社會文化標準不同而有所差異。心理健康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狀態,而是一個變化和發展的過程,每個人都應該追求心理健康和心理髮展的更高層次,以充分發揮自身潛能,達到自我實現。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環境適應問題。在大一新生中較為常見。   2、學習問題。

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目的問題、學習動力問題、學習方法問題、學習態度問題,以及學習成績差等等。大學期間,學習往往不再如高中階段那樣得到絕大多數人的重視,目的不明確、動力不足、態度不好構成了學習問題的主要方面。

  3、人際關係問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同高中階段相比,大學生對人際關係問題的關注程度超過了學習,也成為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要**之一。

人際關係問題常常表現為難以和別人愉快相處,沒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過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單、苦悶、缺少支援和關愛等痛苦感受。   4、戀愛與性心理問題。大學生處於青年中後期,性發育成熟是重要特徵,戀愛與性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包括:單相思、戀愛受挫、戀愛與學業關係問題、情感破裂的報復心理等,而性心理問題常見的有:手淫困擾,以及由婚前性行為、校園同居等問題引起的恐懼、焦慮、擔憂等   5、性格與情緒問題。

性格障礙是大學生中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其形成與成長經歷有關,原因較為複雜,主要表現為自卑、怯懦、依賴、神經質、偏激、敵對、孤僻、抑鬱等。   6、求職與擇業問題。是高年級大學生常見問題。

在跨入社會時,他們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擔憂。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涯,求職需要些什麼樣的技巧等等問題,都會或多或少帶來困擾和憂慮。   7、神經症問題。

長期的睡眠困難、焦慮、抑鬱、強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經症的臨床表現症狀   第七種問題是偏離正常狀態的心理問題,需要進行專業的心理諮詢或心理**。而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種心理困擾,這些困擾主要是由很多現實的社會心理因素所導致,也往往是暫時性的,經過自己的主動調節或尋求諮詢老師的幫助,多能恢復心理的平衡和適應。   心理保健的三條「求助**」   當我們遇到上述心理問題時,我們應該怎樣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以恢復良好心境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支援系統,在遭遇困惑時每個人都可以利用「求助**」來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這三條心理保健的「**」是:自己、親友與心理諮詢師。

  第一條:自己   有人說能打倒自己的人只有自己,也有人說能拯救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能欣然享受生命中的快樂,也能坦然面對生命中的困難。

但是,有些人對自己並不瞭解,即俗語所說的「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時就需要運用以下兩條「求助**」。   第二條:親友   親友是我們最可信賴的人,他們讓我們在這個世上不覺得孤獨,能直接感受到人間溫暖,也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產生深切依戀的最主要原因。

親友能極大地滿足我們感情上的需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親友是我們的社會支援系統,在遭遇困難時幫助我們走出困境。但是,親友並不都能理性且準確地分析我們的問題,這時我們就需要運用下面這條「求助**」。   第三條:

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是一個感性與理性和諧統一的「求助**」,心理諮詢師的同理心、傾聽、無條件關注等,會讓你有一種被接納、被尊重、被呵護的感覺,她能讓你坦然接受自己的沮喪、脆弱、憤懣、憂傷等消極情緒;心理諮詢師的專業素養能讓你擁有一雙慧眼,讓你有機會跳出自己的圈子,更理性、更客觀地評判自己與周邊的關係,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會採取有效的行為去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平復我們心靈的創傷。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作為當事人會從做中學,學會積極面對問題的態度與行為,我們的心靈會得到成長,會更成熟、更有效地處理以後的生活危機。   在這裡你能找到參考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作業吧。。。

你真要找標準的話世衛組織倒是有一個標準,其他的每個部門有各自的標準

你就寫,熱愛黨熱愛人民,積極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不給學校惹麻煩就行了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

4樓:寒雪美美

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也有不同的說法。

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認為:心理健康的標誌是:1、身體、情緒十分協調;2、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3、有幸福感;4、在職業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我國知名心理學家郭念鋒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條標準:

一、週期節律性。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著自己內在的節律性,比如白天思維清晰,注意力高,適於工作;晚上能進入睡眠,以便養精蓄銳,第二天工作。如果一個人每到了晚上就睡不著覺,那表明他的心理活動的固有節律處在紊亂狀態。

二、意識水平。意識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為客觀指標。如果一個人不能專注於某種工作,不能專注于思考問題,思想經常開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現工作上的差錯,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了。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圍環境引起情緒的波動和思維的動搖,有時表現為意志力薄弱。他們的情緒和思維很容易隨環境變化,給精神活動帶來不太穩定的特點。

四、心理活動強度。這是指對於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種強烈的精神打擊出現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遺留下後患,可能因為一次精神刺激而導致反應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強的人雖有反應但不致病。

五、心理活動耐受力。這是指人的心理對於現實生活中長期反覆地出現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這種慢性刺激雖不是一次性的強大劇烈,但卻久久不消失,幾乎每日每時都要纏繞著人的心靈。

六、心理**能力。由於人們各自的認識能力不同,人們各自的經驗不同,從一次打擊中恢復過來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恢復的程度也有差別。這種從創傷刺激中恢復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稱為心理**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情緒的強度、情感的表達、思維的方向和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當一個人身心十分健康時,他的心理活動會十分自如,情感的表達恰如其分,詞令通暢、儀態大方,既不拘謹也不放肆。

八、自信心。一個人是否有恰當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種標準。自信心實質上是一種自我認知和思維的分析綜合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在生活實踐中逐步提高。

九、社會交往。一個人與社會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標誌著一個人的精神健康水平。當一個人嚴重地、毫無理由地與親友斷絕來往,或者變得十分冷漠時,這就構成了精神病症狀,叫做接觸不良。

如果過分地進行社會交往,也可能處於一種躁狂狀態。

十、環境適應能力。環境就是人的生存環境,包括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工作性質、人際關係等等。人不僅能適應環境,而且可以通過實踐和認識去改造環境。

將這10條標準綜合起來考察,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如何了。

我國另一位知名心理學家許又新先生提出衡量心理健康可以用三個標準。就是:體驗標準、操作標準和發展標準。這三個標準,也要聯絡起來綜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體驗標準是指以個人的主觀體驗和內心世界為準,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當的自我評價。

操作標準是指通過觀察、實驗和測驗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效應,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個人心理活動的效率和個人的社會效率或社會功能(如工作及學習效率高,人際關係和諧等)。

發展標準著重對人的心理狀況進行時間縱向(過去、現在與未來)考察分析(而前兩種標準主要著眼於橫向,考慮一個人的精神現狀)。發展標準指有向較高水平發展的可能性,並且有使可能性變成現實的行動措施。

還有一位心理學者馬建青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標準:

一、智力正常。

二、情緒協調,心境良好。

三、具備一定的意志品質。

四、人際關係和諧。

五、能動地適應環境。

六、保持人格完整。

七、符合年齡特徵。

以上列出了對於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標準的不同的解釋。儘管表述不同,但總的原則也差不了多少。

大學生的問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有沒copy有考慮過大學生就業與非大學bai生就業相比具有 du什麼優勢?文憑雖然不等於能力,zhi但是找工dao作是文憑的確代表了能力,所以我學校好好學習還是很重要的,作為學生 學習當然是最重要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另外,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些成功認識建議我們應該學會的,算是一種能力吧,一定...

清華大學大學生心理諮詢如何預約,求助,大學生心理諮詢室到底要怎麼預約

你可以先打 給學校心理諮詢室的心理諮詢師預約,他們會安排你何時做心理諮詢的。打 網上預約都行 求助,大學生心理諮詢室到底要怎麼預約 高校一般都會有心理諮詢中心,可以知道諮詢室座標後直接上門預約,知道 號碼也可以 預約,或者在學工處 上預約。大學生心理諮詢的途徑有哪些 一個可以諮詢學校的心理老師,也可...

如何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有以下幾種方法 1 瞭解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不能有自卑的理念。2 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不能過得隨隨便便。3 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設立明確的生活目標。4 有自控能力,克服 活在現實當中。5 學會舒緩舒解憤怒 低落 憂鬱 厭倦的情緒。6 對自己要時常鼓勵增強自信心,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且注意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