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怎麼錯過仕途的,蘇軾的仕途經歷

2021-05-04 20:31:36 字數 5094 閱讀 6186

1樓:野草蒼茫

公元2023年1月8日,蘇軾生於眉州眉山。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裡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用功甚勤。

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後的文學成就。

2023年(嘉祐元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2023年(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其母在家鄉病故,2023年(熙寧二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

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

2023年(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入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元豐七年(2023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

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飢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

於是蘇東坡終於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祕書,三品),知禮部貢舉。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所謂舊黨與新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2樓:

嘉祐元年(2023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陰差陽錯地高中進士第二名。

嘉祐六年(2023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後逢其父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裡。熙寧二年(2023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

他入朝為官之時,正是北宋開始出現政治危機的時候,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危機,此時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援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的,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蘇軾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很不同意參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認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這樣做的一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一樣,不容於朝廷。於是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

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滿後,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績顯赫,深得民心。

這樣持續了大概十年,蘇軾遇到了生平第一禍事。當時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大做文章。元豐二年(2023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下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懶,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蘇軾起的。

宋神宗元豐七年(2023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

當他準備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聽政,新黨勢力倒臺,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蘇軾於是年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祕書)。

俗話說:「京官不好當。」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再次到闊別了十六年的杭州當太守。蘇軾在杭州修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築了一道堤壩,也就是著名的「蘇堤」。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2023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外放潁州。

元祐八年(2023年)新黨再度執政,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而後,蘇軾又被再貶至更遠的儋州(今海南)。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

後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2023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卒於常州,諡號文忠。享年六十六歲(因為其為12月19所生,所以年齡比實際大兩歲)。

3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其實有些少年成名的味道,但是鋒芒不斂,容易遭人妒恨,就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仕途。他少年的文字張揚也被人拿來做過文章,導致他仕途的不順。

蘇軾的仕途經歷

4樓:

21歲的蘇軾憑藉《刑賞忠厚之至論》一文,不僅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更是在京城名聲大噪。如此有才華、有抱負的蘇軾,仕途之路卻並非一帆風順,經歷幾起幾落,最後流落到如今的海南地區。

具體如下:

1、嘉祐六年(1061),蘇軾仕途正式開啟。事事順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金燦燦的未來。新塔、舊壁,人生多變且不可預知。面對看似平坦的人生大道,蘇軾穩住了心神,並未膨脹自大。

2、熙寧四年(2023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調離京師,迎來他人生的第一個失意點。

3、熙寧七年(2023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

4、熙寧十年(2023年)四月至元豐二年(2023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

5、元豐二年(2023年)四月調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職時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6、元豐三年(2023年)蘇軾被貶黃州。

7、元豐七年(2023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

8、元豐八年(2023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

9、元祐四年(2023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擴充套件資料

烏臺詩案讓蘇軾險些喪命

烏臺詩案發生於元豐二年,時御史何正臣上表**蘇軾,奏蘇軾移知湖州到任後謝恩的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蘇軾四大可廢之罪。

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臺獄受審。所謂「烏臺」,即御史臺,因官署內遍植柏樹,又稱「柏臺」。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

當時出版的《元豐續添蘇子瞻學士錢塘集》,給御史臺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機會。監察御史臺裡行舒亶經過四月潛心鑽研,找了幾首蘇軾的詩,就上奏**。

馬上,國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前腳後腳殺到,他們歷數蘇軾的罪行,聲稱必須因其無禮於朝廷而斬首。於是,蘇軾七月二十八日被逮捕,八月十八日送進御史臺的監獄。

當時當朝多人為蘇軾求情,王安石也勸神宗說:聖朝不宜誅名士。又因太皇太后曹氏、章惇等人出面力挽,神宗遂下令對蘇軾從輕發落,蘇軾終免一死,貶謫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轟動一時的「烏臺詩案」才就此銷結。

這是蘇軾在政治上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擊。神宗死後,哲宗嗣位,高太后控制朝政,以反對變法的司馬光為相,蘇軾也被起用,先後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官至禮部尚書。

舊黨盡廢新法,蘇軾則有所保留,主張兼用所長,這又引起舊黨的不滿,他只好一再要求出任地方官。高太后去世後,哲宗親政,早已變質的新黨重新得勢,蘇軾連連遭到打擊。

先後被貶到惠州(今廣東惠陽)、儋州(今海南儋縣),成為被放逐到天涯海角的孤臣。直到元符三年(1100),他才受命由儋州渡海北返,次年便離開了人世,享年六十五歲。

5樓:雨說情感

1、嘉祐六年(1061),蘇軾仕途正式開啟。事事順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金燦燦的未來。新塔、舊壁,人生多變且不可預知。面對看似平坦的人生大道,蘇軾穩住了心神,並未膨脹自大。

2、熙寧四年(2023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調離京師,迎來他人生的第一個失意點。

3、熙寧七年(2023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

4、熙寧十年(2023年)四月至元豐二年(2023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

5、元豐二年(2023年)四月調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職時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6、元豐三年(2023年)蘇軾被貶黃州。

7、元豐七年(2023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

8、元豐八年(2023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

9、元祐四年(2023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10、紹聖元年(2023年),蘇軾被貶為遠寧軍節度副使、惠州(今廣東惠陽)安置。

擴充套件資料

熙寧四年(2023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調離京師,迎來他人生的第一個失意點。熙寧八年(2023年),蘇軾在密州任上也下了這首《江城子》,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時打獵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隨從將士們戴著華美鮮豔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捲平坦的山岡。

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權那樣威猛。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髮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麼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弓矢西北瞄望,奮勇射殺西夏軍隊!

關於「仕途」的詩詞有哪些,描寫仕途的詩句有哪些?

1 山居秋暝 作者 王維 朝代 唐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3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譯文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鬆隙間...

浣溪沙蘇軾,蘇軾的《浣溪沙》的意思?

浣溪沙 蘇軾 其一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浣溪沙 蘇軾 其二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浣溪沙 蘇軾 其三 元豐七年十二月...

蘇軾《海棠》的賞析海棠蘇軾賞析

賞析 首句是起。詩人寫道 東風嫋嫋泛崇光。東風 即春風。嫋嫋 形容煙氣繚繞升騰。東風嫋嫋 這裡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泛 即瀰漫。崇光 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崇 推崇,引申為 增長 其中,詩人在此用一 泛 字,活化出了春意濃濃的景象,也為海棠的盛開營造氛圍。次句是承句。詩人寫道 香霧空濛月轉廊。這一句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