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如何火燒連營,陸遜火燒連營燒掉劉備多少人馬?

2021-05-28 03:06:06 字數 2611 閱讀 4276

1樓:情感新港灣老師

蜀漢章武遜火燒連營的過程如下:

1、元年(221年),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

2、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

3、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

4、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猇亭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2樓:私念

在戰爭中,地形的選擇極其重要。孫子所說的「地利」就是如此。

劉備為報關羽被害、荊州失守之仇,親率七十萬大軍順長江東下,進攻東吳。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授予符節,統率朱然、潘璋、宋謙、徐盛、鮮于丹、孫醒等各部人馬五萬,前往迎敵。劉備從巫峽、建平至夷陵界一線,屯營幾十處,連成一片,並以金銀布錦及各種封號為誘餌,動員了各少數民族部落武裝參戰。

以將軍馮習為大都督,張南為前部先鋒,輔匡、趙融、廖淳、傅彤等為別督。劉備先遣吳班率領數千兵馬在平地安營紮寨,對吳軍挑戰,連勝十餘陣,勢在吞吳。

劉備大兵壓來,陸遜與韓當並馬而望,韓當要出擊,陸遜不許,並且說道:「劉備兵剛來,又連勝十八陣,銳氣正盛,他們現在馳騁於平野曠野之間,正得志,我們只要堅守不出,對方求戰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樹木之間。到那時我會以奇計戰勝他」。

過了許久,陸遜看到蜀軍將營寨轉移到樹林之中,而且士氣下降,意志懈怠,不復堤防,認為機會來了,立即升帳聚集大小將士釋出命令。

首先讓士兵們各拿一把茅草扎,以火攻之。蜀軍營寨**,諸部吳軍齊攻蜀軍,蜀軍全線崩潰。吳軍斬殺了蜀軍將領張南、馮習以及胡王沙摩柯等人,一舉攻破蜀軍四十餘座營寨。

蜀將杜路、劉寧等被追的無處可逃,只好乖乖投降。劉備帶殘兵搶佔馬鞍山憑險據守。陸遜督各部兵馬四面圍攻。

蜀軍土崩瓦解,死者萬餘人。

劉備於夜晚趁黑衝出重圍,靠沿途驛站焚燒將士丟棄的軍樂、鎧甲等來阻斷追兵,這才逃回白帝城。所有船隻、軍械等軍用物資,喪失殆盡,蜀軍屍骸飄滿江面,順江而下。劉備不僅愧恨長嘆:

「我竟被陸遜所折辱,豈不是天意!」

附: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

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后,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後捲入立嗣之爭。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

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侯。

陸遜火燒連營燒掉劉備多少人馬?

3樓:墨陌沫默漠末

五萬人左右。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不久,親率6萬人(一說只有四五萬人)征討東吳,孫權率領5萬人抗敵,任陸遜為大都督。

雙方夷陵對峙,史稱夷陵之戰,陸遜堅守不出半年左右,222年6月-8月,絕地大反擊,「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慘敗,幾乎是全軍覆沒,隻身逃走。劉備元氣大傷,無顏回蜀,不久在白帝城憂憤而死。

蜀軍鎮北將軍黃權所部正在江北防禦魏軍。劉備敗退後,黃權的歸路為吳軍所截斷,不得已於八月率眾向曹魏投降。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陸遜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

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4樓:夢逐漸遠去

陸遜火燒連營燒掉劉備人馬具體情況不詳,史書記載劉備「僅以身免。」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

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5樓:戈寄鬆

三國演義是**,誇大人數只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6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是擁漢,也就是劉備的,而且誇大很明顯,70萬?怎麼可能,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文學作品,樓主真要看史實,還是三國志的好。陸遜的火燒連營是蜀國衰敗的開端,也是蜀吳兩國交惡的開始,後來諸葛為拉近關係做了很多工作,也浪費了討伐曹操的機會,蜀吳交惡,曹操壯大,一統天下者為魏。

7樓:bg9erj金典

十多萬人

肯定使楚國元氣大傷

並非諸葛亮數次北上伐魏失敗的根源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興兵70萬大軍伐吳

演義本來就是作者根據正史誇大和編制一些事實,增加可讀性和藝術效果。來吸引更多讀者的一種方式。

8樓:江小小大大

oh oh oh oh

孫權如何逼死陸遜的,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孫權如何逼死陸遜的?吳主孫權不厚道,孫策打下基業卻只封王,逼死女婿陸遜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孫權為什麼要逼死陸遜和冷落張昭?至於張昭是一個直言諫議的人,也因為這樣常常得罪孫權,所以孫權一直不肯重用他,接見他.孫權和陸遜曾經關係很鐵,但孫權後來為何要逼死陸遜?他...

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誰的能力強些

本人首推周瑜,再推魯肅,呂蒙,陸遜 為啥?我認為這是歷史環境不同的原因,造就了成就不同,能力不同 周瑜瑜長壯有姿貌。瑜少精意於 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 曲有誤,周郎顧 同時戰功赫赫,開創東吳基業,能輔佐無兵無卒的孫策坐大一方,鑲有東吳六郡,其後擔當託孤重任,討山越,伐黃...

東吳的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立大功,怎麼無人善終

東吳作為三國時期的大國之一,但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和人才的數量方面與蜀漢政權和魏國的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才能集中四個人當中,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雖然才華橫溢,但是面對公務的繁忙,只能積勞成疾,而且陸遜還參與到立儲的競爭當中,受到猜忌,長期的工作積勞成疾,最後只能落下病死的下場。因為功勞太大,正是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