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鷓鴣天代人賦》歌詠了什麼?表達了什麼

2021-06-01 02:47:31 字數 1922 閱讀 9278

1樓:匿名使用者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欄干不自由。[/p]

這首《鷓鴣天》,題下注明「代人賦」,說明詞中抒情主人公並非作者自己。細玩詞意,這首詞是作者代一位婦女賦的,那位婦女的意中人剛離開她走了,她正處於無限思念、無限悲傷的境地。

「晚日寒鴉」,這是送人歸來後的眼中景。「晚日」的餘輝染紅天際,也染紅長亭古道和目之所極的一切,這是空間。夕陽愈來愈淡,夜幕即將降落,這是時間。

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這空間、這時間中愈走愈遠了。「寒鴉」當「晚日」之時,自然應該尋找棲息之處,大約在繞樹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處,又向誰家投宿呢?

正因為這樣,那本來沒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鴉」,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變成「一片愁」了。這首詞,是寫別愁離恨的。「愁」與「恨」,乃是全篇的基調。

按照一般的構思,接下去仍然要寫愁寫恨,但作者卻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寫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悅的筆觸,勾畫出一幅樂景:「柳塘新綠卻溫柔。」把讀者引入春意萌動、春情盪漾、溫馨柔美的境界。

唐人嚴維詩云:「柳塘春水漫,花塘夕陽遲。」北宋詩人梅堯臣稱其「天容時態,融和駘蕩」,「如在目前」(《六一詩話》)。

辛棄疾的「柳塘新綠卻溫柔」,也有類似的藝術奧祕。「柳塘」一詞,使人想見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處於什麼季節,卻無從得知。聯絡前面的「寒鴉」,便會想到時值嚴冬,柳葉黃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蕭條的。

然而詩人卻別出心裁,於「柳塘」之字尾以「新綠」,便立刻為我們喚來了春天:塘周柳絲搖金,塘中春波漲綠,已夠賞心悅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礎上,又加上「溫柔」一詞。相對於嚴冬而言,初春的水顯得「溫」,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但說它「溫柔」,這就不僅表現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覺,而且表現了她的感情。這感情異常微妙,耐人尋味。憑藉我們的經驗:

那一塘春水,既倒映著天光雲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著對對鴛鴦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這一切,就自然感到「溫柔」,從而也聯想到她與意中人歡聚之時是何等的「溫柔」了。

「晚日寒鴉」與「柳塘新綠」,是送走行人之後相繼入目的兩種景象。不難想見,這是乍暖還寒的初春。前者就離別說,故「日」而曰「晚」,「鴉」而曰「寒」,引起的內心感受是「一片愁」。

後者就相聚的回憶與展望說,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內心感受是無限「溫柔」。

這首詞真可謂「工於發端」。開頭兩句展現的兩種景象、兩種感受、兩種感情所體現的複雜的心理活動,使抒情主人公神態畢現,因而以下文字,即從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綠」,春光明麗,倘能與意中人象鴛鴦那樣雙雙戲水,永不分離,便青春永駐,不會白頭。

而事實上,意中人卻在「晚日」將沉、「寒鴉」歸巢之時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來,「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詩,正可以作為此時心情的寫照。然而文學是一種創作,貴在獨創。

請看詩人是如何創新的:「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心緒何等低迴宛轉,筆致何等搖曳生姿!

「無離恨」是假設,不「白頭」是假設變成事實之後希望出現的結果。可如今呢?假設未能成立,「白頭」已是必然,於是下片緊承「離恨」、「白頭」,以「腸已斷,淚難收」開頭,盡情吐露,略無含蓄。

當感情如洪水暴發,沖決一切堤防的時候,是不可能含蓄、因為也用不著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紅樓」一句,妙在一個「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後,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樓遙望。開始是望得見的,後來就只見「晚日寒鴉」,望不見人影了。

由於十分相思的緣故,望不見人影,還要望,因而「重上小紅樓」。結句「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欄干不自由」中的「頻」字,正與「重」字呼應。明知行人已走到遠山的那一邊,凝望已屬徒然;然而還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紅樓」、「頻倚欄干」,其離恨之深、相思之切,就不言而喻了。

歐陽修《踏莎行》下片雲:「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寫行人愈行愈遠,故女主人公不忍繼續遠望。辛詞則寫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卻頻頻倚欄遠望,無法控制自己。表現不同個性、不同心態,各極其妙

2樓:匿名使用者

稼軒同一題材寫過好幾首,不知你要的是哪首詞?

鷓鴣天的意思,《鷓鴣天》整首詩是什麼意思?

鷓鴣天有兩個意思 1 詞牌名。又名 思佳客 醉梅花 剪朝霞 驪歌一迭 等。雙調五十五字,平韻。或說調名取自唐鄭嵎 春遊雞鹿塞,家在鷓鴣天 詩句。然唐五代詞中無此調。調始見於宋宋祁之作。2 曲牌名。南曲仙呂宮 北曲大石調,均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與詞牌同。北曲或用作小令,或用於套曲中。南曲在各曲譜都列...

辛棄疾鷓鴣天送廓之秋試試 中 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

當然是提高文學素養了,中國古典文學中有許多關於禮的論述,有很多不僅對於個人有益,而且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1 提高素養,提升自身的品位 2 是感知社會的觸角,各個學科都是融會貫通的,學習文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個人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觸類旁通嘛 3 學習文學,也是一種美的享受,文學中所含括的智慧...

鷓鴣天送人送人送的是誰還有意境作者

鷓鴣天 送人 唱徹 陽關 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詞人運用景物烘托 比擬和對照等手法,生動地寫出了依依惜別的深情,並抒發了對社會人生的深沉感慨。唱徹 陽關 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