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是怎樣逐漸融合的

2021-05-14 01:42:26 字數 5552 閱讀 4278

1樓:清溪看世界

夏商周時期,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最初是雜居,華夏民族按方位將其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如犬戎、山戎、鬼戎等,當這些遊牧民族逐漸開始侵吞華夏族的領土和財產時,驅逐遊牧民族便成了華夏民族的首要任務。

1、暴力方式,即戰爭的方式,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

2、和平方式: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後,學習農耕民族的文化,因而被農耕民族所同化。如:族際通婚、民族遷徙雜居等。

2樓:跟著老王看新鮮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融合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暴力方式、和平方式。

1、暴力方式,即戰爭的方式,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

2、和平方式: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後,學習農耕民族的文化,因而被農耕民族所同化。如:族際通婚、民族遷徙雜居等。

擴充套件資料

從兩個民族不同的救災方式上來看,雙方的矛盾就近乎是無法調和的。農耕民族依附於土地,土地是其生存的根本。所以農耕民族有著固定性的優勢,不會輕易的離開自己的土地。

而對於他們來說,北方草原上的土地不適合農業的發展,對於中原農耕王朝來說這些草原用處不大。而中原農耕王朝建立了輝煌的文明,逐漸強盛和繁榮。在面對天災時也有著更加豐富的手段和儲備去對抗。

但是北方遊牧民族不同,遊牧民族沒有那麼嚴重的土地概念,而且生活環境很差,天災不斷。往往一個冬天就可能導致部族的毀滅,遊牧民族因為其依靠畜牧業為生的民族特性決定了他們對於自然環境的依賴性更強。

天災對於他們的打擊也比農耕王朝的打擊更大,除了遷徙和相互抱團取暖基本上沒有辦法去對抗天災。

3樓:呼阿優

由各自生活到人口膨脹不斷遷徙,接觸,同化,碰撞,戰爭,和平,繼續同化,隨著資源的不斷減少,人口的不斷膨脹,自然的要爆發衝突,戰爭與和平的迴圈中,自然融合。

中國北方遊牧民為了適應高寒乾旱的氣候條件,終年實施嚴格的集體遊動放牧的畜牧業經營方式,這種生產生活方式基於保護稀缺的水資源和可持續輪換使用不同的草場形成的生活方式。

擴充套件資料

關於遊牧民族的起源,國內外學者眾說紛紜,爭論的主要觀點可歸納為人口壓力說、遊牧出於遊獵說、馴化地理說、遊牧與農耕並立說、遊牧與農業分離說、氣候變遷說等。

遊牧經濟是一種流動的經濟型別,對農耕社會存在著依賴性,它不能完全脫離種植業,需以整個社會生產和交換的相當發展併產生一定的剩餘產品為前提。這就要求種植技術和遊牧技術都有相當的進步,從而決定了遊牧經濟只有在較晚的時候才能形成。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耕、畜牧相結合的混合經濟是人類賴以進入文明時代的最主要的經濟型別。中國北方遊牧業的興起是在青銅文化的背景下的。馬被認為是草原遊牧的象徵,馬的馴化和傳播是歐亞草原遊牧興起的關鍵。

4樓:合可昕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融合,五胡入華,元、清都是遊牧名族統治融合也應該很多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因此,中國可以有農耕,遊牧,歐洲同樣可以有,這樣就不能有籠統的方式說他們是什麼樣的民族。 1000多年前的歐洲遠遠沒有同時期的中國放大,一般說來,西歐

6樓:花雨飄夢神傷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融合的方式:

1、暴力方式,即戰爭的方式,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

2、和平方式: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後,學習農耕民族的文化,因而被農耕民族所同化。如:族際通婚、民族遷徙雜居等。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有多大差別?

7樓:若如初見

一、 中國文化的兩大經濟文化型別

在總體上,中國文化,特別是古代中國文化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農耕文化或農業文化。但就自然環境而言,不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中國西部和北部地區主要是草原分佈地帶,因此,這些地區也就成為了以草原畜牧業經濟為主的區域。一般認為,自我國東北大興安嶺東麓—遼河上游—陰山山脈—鄂爾多斯高原東緣及青藏高原以西的廣大地區,都屬於歷史上傳統的遊牧經濟分佈地區。

而在此界線以南和以東則屬於傳統的農耕經濟分佈地區。從一定程度上講,我國的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歷史上的整個西域地區,都屬於歷史上遊牧民族的主要活動區域,因此,巨集觀地說,也屬於傳統的以遊牧經濟為主要特色的區域。但是,歷史上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之間的界線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從遠古至今,這種文化界線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產生了許多變化。總的趨勢是農耕文化的分佈面積越來越大,而遊牧文化的分佈區則日益縮小。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

1.歷史上氣候的變遷。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論證,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次週期性的氣候變遷,大體上而言,歷史上幾次大規模民族融合時期,都是相對的寒冷期。

寒冷期的出現,所帶來的後果往往是傳統遊牧區域的南移,迫使遊牧民族南下;而出現相對的溫暖期時,如歷史上的漢唐時期,造成的結果便是農耕區域的北移,促成了農耕民族紛紛北上開墾農田。2.歷史上人類的活動。

歷代統治者對北部、西部邊疆的開發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移民實邊」,主要是把農業人口移往西北邊疆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墾荒種田,如軍屯、民屯等,其中就會將牧場開墾為農田。例如,西漢以前的河西走廊基本上是遊牧民族的天然牧場,但是,隨著河西四郡的設定,這裡就逐漸被開發為農耕經濟區了。這種人類活動的結果必然是農耕經濟區向遊牧經濟區的推進和遊牧經濟區的逐漸縮小。

另外,歷代統治者,包括遊牧民族的一些統治者在內,濫伐森林,大興土木,在草原地帶發展農耕經濟等,都對歷史上草原地帶的生態環境帶來破壞,無疑也是造成遊牧經濟地區不斷縮小的一個重要原因。3.歷史上的遊牧民族在發展遊牧畜牧業生產的過程中,為了維持基本的生計,片面地追求牲畜的數量或生產規模,使得在一定歷史時期內,過載放牧,造成了一些地區草原生態系統的失衡,從而導致草場的退化,草原面積因而減少。

4.歷史上自然的農牧界線反過來又不斷強化了兩種不同型別文化間的區別界線,使得遊牧經濟與農耕經濟,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間沒有形成有機的結合。似乎在幾千年的歷史上,遊牧民族永遠是遊牧民族,而農耕民族也永遠是農耕民族。

這樣就產生了中原與周邊,內地與邊疆,蠻荒之地與禮儀之邦等文化觀念上的對立。當然,歷史上農耕經濟區和遊牧經濟區的範圍的變化,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也不是單純某一個因素的結果。實際上正是上述諸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夜︶ㄣ佑羽﹎ 2007-09-03 19:43 兩大經濟文化區系形成的文化因素

中國歷史上所形成的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分佈格局是十分鮮明的,就其形成原因而言,最常見的說法就是自然環境方面的原因,即認為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或「生態環境」是產生遊牧經濟與農耕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我們研究歷史上的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時,卻不能將目光僅僅侷限於客觀的因素或非人為的因素,否則,文化的研究就失去了其基本的意義。也就是說,我們要儘可能地去探索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關係中有關人的因素,也就是人類「文化」方面的因素。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西方文化比較研究中,國內外學者們都注意到了一個基本的事實,認為中國與西歐在前工業時代的農業耕作制度是兩種不同的型別。在西歐封建時代,農業耕作方式是田草結合、農牧結合,而中國則是單一的糧食種植業。[7]也就是說,中西農業文化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中國的農業文化實際上是一種單一的種植業文化。

種植業經濟和畜牧業經濟沒有能夠有效地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遊牧經濟和農耕經濟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實際上的分離狀態,二者之間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矛盾與鬥爭,並且,歷史上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持續不斷的戰爭也與這種經濟型別間的分離狀態有密切的關係。那麼,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形成上述兩種經濟型別間的有機的結合,我們認為除了自然環境方面的因素外,中國古代文化方面的某些特點也是形成農牧分離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歷史上的中國是一個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中國的中原地區。由於在中國歷史的早期,中原地區是整個農耕民族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相對於周邊地區,在各方面都處於發達、先進的優勢地位,因此,也就產生了以中原和周邊相對立的思想觀念:

中原為本,周邊為末,中原代表先進、文明,而周邊則成為落後、愚昧和野蠻的同義詞。在這種觀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產生了以中原為內,而以周邊為外,逐步將中原農耕民族、農耕文化與周邊的遊牧民族、遊牧文化相互區別開來的思想意識。中原是文明、「禮儀之邦」,是屬於華夏;周邊則是「蠻荒」之地,屬於「四夷」。

後來所形成的內地與漢族、邊疆與少數民族的觀念,實際上仍然是中原與周邊「對立論」或中原「中心論」的某種思想遺留。

中國歷史上的這種思想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耕經濟與遊牧經濟之間的相互融合。使得這兩種經濟文化型別之間的差異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沒有能夠形成有效的經濟利益等方面的互補關係。特別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界限始終存在,而且有不斷強化的趨勢:

這就是長城的修築並賦予長城以特殊的文化內涵。當然,儘管在兩種經濟型別間缺乏有效的融合,但是,歷史上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之間融合的現象卻很多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優劣

8樓:匿名使用者

農耕的民族發展生產力上更有優勢,農耕民族更主動發展農業和農業科技,遊牧民族農業比較單調,主要是畜牧業,產業發展規模有限,對生產力發展的貢獻也沒有農耕民族大遊牧民族戰爭時期遊牧民族生存能力更強,戰鬥力更強

9樓:匿名使用者

農業文明的戰爭是處於冷兵器時代,主要依靠人體自身的力量來戰勝敵人,遊牧民族更適合冷兵器作戰。但近現代的工業文明是從農業發展起來的,故農耕文明優於遊牧文明。不能以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勝負來評價文明的優劣 在冷兵器時代,遊牧和農耕是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也決定了各自民族的一些特性。

但從來不存在所謂農耕是文明,遊牧就是野蠻的問題。其實正是農耕民族的文字記錄者的偏見造成了,一種錯覺,野蠻人入侵文明人,文明人打不過野蠻人等等。要知道,遊牧與農耕民族的交戰線一直都是在草原與耕地交錯存在的地區長期拉鋸的,偶爾有農耕民族的軍隊入侵草原深處或者遊牧民族入侵農田深處,但都不長久,正是由於歷史的記錄者都是農耕民族,這樣一來讀出來的歷史就如很多人所見的了;

而農耕民族的方式容易把財富集中,這樣既便於快速發展但也在滅國的時候有滅頂之災。

可以看看歐洲歷史,遊牧對農耕時,農耕者也有佔上風的時期,但是時間一長,就退化了,當遊牧者入侵後,新的民族在完成融合以後又會發揮出文明的光芒。

所以,兩個民族的交流是必然和必需的,但交流也就造成了戰爭 從經濟結構上來講,遊牧民族的缺陷和優點都很突出,所以遊牧民族對物品交流就特別的強烈,買得到買,買不到就搶,這一點和海洋民族有共性。而農耕民族,對生產和生活資料的交換有但沒有遊牧民族一般的強烈,但農耕民族的製造業因為有豐富的農作物和固定空間而比較發達但又缺乏很多礦物資源,遊牧民族所在地擁有大量礦物資源但發展製造業卻很不利,雖然很多金屬製品由遊牧地區先發明卻逐步落後於農耕民族,這一點又很不同於海洋民族;造成了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強烈的進入傾向。

從軍事結構上來講,遊牧民族是民兵結合,總人數少但戰鬥人員少,後勤壓力低,戰略戰術機動性都比較高;而農耕民族,從民兵結合逐步向國家常備軍發展,但後勤壓力高又導致戰鬥人員不得不從事農民的工作,同時戰略機動性就下降。戰略目的上,農耕民族對草原的領土要求不高,戰略目的只在於控制和防範,這就造成長期的戰略防禦,戰術上又不便長期佔領;而遊牧民族,對農田的領土要求也不高,但戰略目的更簡單,就是獲得物資,打了就跑,戰略上是進攻,即便打不過了也可以跑或者直接打擊進攻者的後方。所以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不存在戰術戰鬥能力上的優劣,實際上戰鬥勝負雙方都是平等的,關鍵在於大政策面的問題,農耕者由於自己在農田的一套戰鬥方式行不通時就採取消極防禦的方針,但當國內政局動盪時,消極防禦就極其脆弱。

但從社會結構上來說,當農耕民族強大時一樣擁有大量的草原便於發展自己的遊牧和騎兵;但遊牧民族在強大時一般不懂得農耕這一發達的經濟形式,使得自身的發展受到約束。

所以農耕民族雖然真正被入侵時期不多,但影響較大,遊牧民族在歷史上被農耕民族壓制的時期比較多,而雙方拉鋸的時期是最多的。

史前歐亞草原上遊牧民族的特點,遊牧民族 農耕民族 海洋民族的特點分別是什麼

內蒙古大草原 內蒙草原,鮮碧如畫,一望無際,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的下面馬兒跑 的動人歌聲即是其生動寫照。尤其是以北部海拉爾為中心的大興安嶺西麓林緣草甸草場,更是目前我國最佳的天然牧場之一。內蒙古草原是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內蒙古人民正從過去的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向現代化牧業生產發展。我國的內蒙古也...

世界(整體上)古代史的矛盾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的矛盾,近

額。海洋民族和陸地民族 用馬克思主義來解釋,則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可以涵蓋整個階級社會的歷史。你說的那兩個矛盾,同樣可以歸結為這個最基本的矛盾。不是,按照正規的歷史理論來說應該是古代史的矛盾是農民和封建主 或者說地主 的矛盾,近代史是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矛盾,現代史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

仁醫裡古代對醫生的稱呼,古代對遊牧民族的專門治病的醫生的稱謂叫什麼?

古代對一般醫生的稱謂,多稱之為醫工,其最見於 內經 上工治未病 就是對良醫的稱讚。漢代設醫工長是主管宮廷醫藥的官名,唐代 醫工 針工 均為對醫生的稱道。對古代醫生的別名略作統計,則有待詔 博士 牙推 郎中 大夫等名,唐人張祜 病宮人 詩有 藥餌無徵待詔愁 之句,可見唐代醫生亦稱為待詔。遼代時翰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