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禁慾的原因,佛教為什麼要禁慾?

2021-05-12 01:35:22 字數 5039 閱讀 4611

1樓:【少林武僧

出家的**

,因為為了修持。在家的**沒有

,因為還需要延續人類。建立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以下是聖嚴**開示:

學佛是否必須放棄現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無目的的享受,應該放棄;有理由的享受,必須維持。

佛要金裝,是裝給眾生看的;人要衣裝,是裝給一定的社會層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場。在需要威儀、禮節的場合和環境,如物質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享受是一種禮貌、隆重的表示。

可是在物質條件貧乏、自己經濟能力薄弱、社會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縱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當捨去所有的享受和大眾共度難關,例如近代的印度

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會,為了禮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場合、某些環境或者會見某一些人,必須衣冠整齊,必須乘用私家汽車;日間有日間的禮服,晚間有晚間的禮服,在日本及歐美地區,參加

有一定形式和顏色的禮服,參加婚禮以及各種正式的集會,也不得穿著

、睡服和居家的便服,這些都不該算是享受。

佛法重視因果,今生的福報是由於過去世的佈施而來。享受福報,猶如向銀行提用存款,提用越多,存款越少,終有提空之時;今生享受越多,福報所剩越少,終有用畢之日。應該一方面繼續修福,同時也要惜福,才能達到福德圓滿的程度;否則,縱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從原始的佛教開始,就主張

要∶一則是為戒貪,二則是為惜福,三則是為減少對身體的執著;出家眾固然如此,在家眾亦復如此。

出家就要遵守不著

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戴首飾,不蓄銀錢、寶物等

。在家眾如果能夠做得到,除了銀錢必須使用之外,其它也應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個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謂

,來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於惜福而放棄享受。此所謂享受的內容,應該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戴的和各種娛樂設施。這便是節流更重於開源,佈施是為福報開源,放棄享受是為福報節流。

可是,的身相,就有三十二種大人相,是一種福德、莊嚴、智慧相。傳說

也接受金縷

的佈施供養,也受給孤獨長者以黃

地,買下了只園精舍而供養

。當時的福德長者們供佛齋僧時,都用上好美味的飲食,並且莊嚴、修飾精舍和供佛齋僧的場所;許多有名的說法之處,後來都成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園和花園。

從佛經裡面所見到的佛國淨土,例如∶西方的彌陀淨土以及《

》的樓閣和

五十三參所見的諸大菩薩的宮殿,都是

,極莊嚴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與他們的生活同在,而以他們財富表現出來;好像貧賤的人身相醜陋、

,富貴的人身相莊嚴、**潤滑,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福報,與放棄享受或貪圖享受無關。

我們所說的享受,應該是指貪圖個人的口腹之慾,飲食

等稀有食品,不為請客,也不為禮節,只為了表現一己的富有;或為使得他人羨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妝、穿著,以滿足自己的虛榮;或者為了

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

、妓院等

的所謂遊藝場所,縱情放逸、揮金如土,這些行為當然是學佛者應該放棄的。

可以有嗎?

所謂感情,是指男女之間、親子之間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亦即愛情、親情和友情。

仍是凡夫,不可能沒有父母,也不可能沒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

也應有個人的配偶。佛把眾生稱為「有情」,也就是說脫離以上三種情,就不是眾生。而且,學佛是由眾生來學的,是由凡夫開始的,任何人之間的接觸交往,都必須合情合理合法。

如果佛教只講離欲,則無法使一般人進入

;如果佛的教化沒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難教化眾生。

佛法所稱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人稱之為「愛」。愛除了分為有條件和無條件之外,也有「有我」和「無我」之別。佛菩薩的慈悲是無我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我的;親子之愛是無條件的,男女之愛和朋友之愛則可能是有條件,也可能是無條件的。

佛法是要從基礎的愛來引導至無我的慈悲。

至於佛教徒應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呢?家庭是感情關係的基礎。家庭的基礎從倫理上說是親子之情,它的構成始於男女的夫婦關係,繼而從家庭成員擴充套件到家庭以外的親戚朋友。

這都是因家庭的需要和社會的活動而形成友情的必要。中國有句俗諺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又說:「夫唱婦隨,

偕老。」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為

。如果沒有情,就像機器沒有潤滑的油,隨時都可能發生故障,也很容易因摩擦而受損傷。佛法目的不外為教化世間凡夫,誘導凡夫將矛盾化為和諧。

因此,佛法有兩個不變的法門-智慧和慈悲。智慧是理性,慈悲是感性;以智慧來指導慈悲、運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從混亂變為條理,從矛盾成為和諧。

所以,佛教徒並不需要排斥

,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來指導感性;以感性來融合理性。能夠以理性的智慧來指導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過得非常豐富、順利、

,而且自利利他。

2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佛陀不主張偏離中道的禁慾。他通過六年苦行,體會到一味禁慾對修道並無意義。盲目的自苦,既沒有理論根據,也沒有實際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會有任何結果。

但佛陀也反對放縱慾望生活。他在經典中時時提醒我們要「少欲知足」,要我們奉行簡樸的生活原則。因為慾望是煩惱的根源,而煩惱能遮蔽我們的佛性和智慧。

唯有降低了物慾的需求,才能精勤於道業的修持。

3樓:毋盛祥

禁慾不一定非要規定是佛教佛法,不出家的人一樣可以終身禁慾,結婚不結婚都一樣。

4樓:潛川如斯

情慾是阻礙佛法修行的最大障礙。但佛教對待情慾,出家人和在家人的要求不一樣的,如果是出家人,不僅是禁慾,而是從根本上去認識它消除它,而對於在家人,就應該合理的對待慾望,這個講起來就細了。用流行的話來簡而言之,情慾會產生大量的負能量,阻礙你積累正能量。

佛教為什麼要禁慾?

5樓:慈慈光

出家的**禁慾,因為為了修持。在家的**沒有禁慾,因為還需要延續人類。建立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以下是聖嚴**開示:

學佛是否必須放棄現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無目的的享受,應該放棄;有理由的享受,必須維持。

佛要金裝,是裝給眾生看的;人要衣裝,是裝給一定的社會層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場。在需要威儀、禮節的場合和環境,如物質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享受是一種禮貌、隆重的表示。

可是在物質條件貧乏、自己經濟能力薄弱、社會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縱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當捨去所有的享受和大眾共度難關,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會,為了禮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場合、某些環境或者會見某一些人,必須衣冠整齊,必須乘用私家汽車;日間有日間的禮服,晚間有晚間的禮服,在日本及歐美地區,參加喪禮有一定形式和顏色的禮服,參加婚禮以及各種正式的集會,也不得穿著工作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這些都不該算是享受。

佛法重視因果,今生的福報是由於過去世的佈施而來。享受福報,猶如向銀行提用存款,提用越多,存款越少,終有提空之時;今生享受越多,福報所剩越少,終有用畢之日。應該一方面繼續修福,同時也要惜福,才能達到福德圓滿的程度;否則,縱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從原始的佛教開始,就主張比丘要身無長物∶一則是為戒貪,二則是為惜福,三則是為減少對身體的執著;出家眾固然如此,在家眾亦復如此。

出家沙彌就要遵守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戴首飾,不蓄銀錢、寶物等戒律。在家眾如果能夠做得到,除了銀錢必須使用之外,其它也應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個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謂六齋日,來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於惜福而放棄享受。此所謂享受的內容,應該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戴的和各種娛樂設施。

這便是節流更重於開源,佈施是為福報開源,放棄享受是為福報節流。

可是,釋迦世尊的身相,就有三十二種大人相,是一種福德、莊嚴、智慧相。傳說釋迦世尊也接受金縷袈裟的佈施供養,也受給孤獨長者以**鋪地,買下了只園精舍而供養佛陀。當時的福德長者們供佛齋僧時,都用上好美味的飲食,並且莊嚴、修飾精舍和供佛齋僧的場所;許多有名的說法之處,後來都成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園和花園。

從佛經裡面所見到的佛國淨土,例如∶西方的彌陀淨土以及《華嚴經》的彌勒樓閣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見的諸大菩薩的宮殿,都是金碧輝煌,極莊嚴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與他們的生活同在,而以他們財富表現出來;好像貧賤的人身相醜陋、**粗糙,富貴的人身相莊嚴、**潤滑,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福報,與放棄享受或貪圖享受無關。

我們所說的享受,應該是指貪圖個人的口腹之慾,飲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為請客,也不為禮節,只為了表現一己的富有;或為使得他人羨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妝、穿著,以滿足自己的虛榮;或者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廳、妓院等聲色犬馬的所謂遊藝場所,縱情放逸、揮金如土,這些行為當然是學佛者應該放棄的。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嗎?

所謂感情,是指男女之間、親子之間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亦即愛情、親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沒有父母,也不可能沒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應有個人的配偶。佛把眾生稱為「有情」,也就是說脫離以上三種情,就不是眾生。

而且,學佛是由眾生來學的,是由凡夫開始的,任何人之間的接觸交往,都必須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講離欲,則無法使一般人進入佛門;如果佛的教化沒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難教化眾生。

佛法所稱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人稱之為「愛」。愛除了分為有條件和無條件之外,也有「有我」和「無我」之別。佛菩薩的慈悲是無我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我的;親子之愛是無條件的,男女之愛和朋友之愛則可能是有條件,也可能是無條件的。

佛法是要從基礎的愛來引導至無我的慈悲。

至於佛教徒應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呢?家庭是感情關係的基礎。家庭的基礎從倫理上說是親子之情,它的構成始於男女的夫婦關係,繼而從家庭成員擴充套件到家庭以外的親戚朋友。

這都是因家庭的需要和社會的活動而形成友情的必要。中國有句俗諺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又說:「夫唱婦隨,白首偕老。」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為基點。

如果沒有情,就像機器沒有潤滑的油,隨時都可能發生故障,也很容易因摩擦而受損傷。佛法目的不外為教化世間凡夫,誘導凡夫將矛盾化為和諧。因此,佛法有兩個不變的法門-智慧和慈悲。

智慧是理性,慈悲是感性;以智慧來指導慈悲、運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從混亂變為條理,從矛盾成為和諧。

所以,佛教徒並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來指導感性;以感性來融合理性。能夠以理性的智慧來指導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過得非常豐富、順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利他。

信仰佛教要禁慾嗎,佛教為什麼要禁慾?

在佛陀的教化裡,對於 欲 的界定是很廣的,包括的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六大類,也就是說,只要是你能通過自己的感官接觸到的東西,都在 欲 的範圍之內,簡單來說也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理方面的慾望,一類是心理方面的慾望,在西方來說,有一個馬斯洛的金字塔需求理論,這也是屬於 欲 的範疇。至於你提到的 ...

為什麼健身期間要禁慾,健身期間需要禁慾嗎 為什麼鍛鍊肌肉要禁慾

有些人肥胖,或者身體比較壯實的話是有原因的,可能是體質的原因,這種的是最頑固的,有些人可能是身體裡面的脂肪失衡,導致的肥胖,有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這個有點嚴重,可能比較著急需要控制,很多人都不瞭解自身的情況,就去貿然的吃 藥,導致身體內的體脂,或者脂肪肝失衡,就會出現吃很少都會胖的因素,因為體脂...

佛法強調的是清淨心,為什麼要拜佛

什麼是清淨心?就是沒有貪嗔痴的妄想心,不貪執財色名食睡 殺盜淫妄酒的惡念,不搞是非人我的分別心,不以好壞多少而起嗔怒 怨懟 嫉妒的得失心。沒有如是諸多妄心,就是清淨心,就是自性覺,是清淨如來本性,就是佛。大家拜佛,就禮敬諸佛,向佛學習,消除自身一切顛倒妄想,證得清淨自性,於煩惱痛苦中得大解脫。文摘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