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害了中國幾千年對不對,為什麼有人說儒家思想害了中國幾千年

2021-04-15 11:53:38 字數 3144 閱讀 9474

1樓:匿名使用者

事物bai要從它的兩面性看,儒家思想的du優點在於他創造了

zhi一種階

dao級秩序,保證了內社會的穩定,所以被統治者所追容捧,缺點是桎梏了民眾的思想,在四書五經中是找不到科學的真理的。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都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哲學著作,仁義禮智信都掩蓋不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

2樓:寒泉飛流

對,如果不是儒家思想,中原人會不停的開拓融合,而不是一個一個的王朝興衰輪迴原地踏步幾千年。

至於新朝是否會繼續受此影響而步入無限的輪迴,不得而知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應該正麼說,儒家思想有精華有糟粕,精華白咱們教得很好,糟粕害拉咱們幾千年有利有弊,不過我們現在知道的儒家思想,相當一部分已經脫離啦孔老夫子的願意。你的問法太絕對啦。多面看問題。

為什麼有人說儒家思想害了中國幾千年

4樓:東澤

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先生的名著《中國人的素質》中有一章專談中國人缺乏同情心,他說:"中國人對別人所受痛苦所表現出來的冷漠,任何別的文明國家都無法望其項背。"這本書寫於100多年前,過了100年,中國還是沒有改變,中國人還是沒有改變。

魯迅先生寫《藥》,寫《阿q正傳》,分析這種無血性的民族性早已成為經典,但是經典往往意味著名氣大,讀的人少,明理而後行者當然也就更少。那位高鼻樑、藍眼睛的老外這句話讓中國人難受,可是弄不好它還會不朽--如果我們不懂得改變民族性的話。

魯迅的分析具有直觀的洞察和深刻,但是沒有指出國人民族性中這些徹骨的萎縮到底是因為什麼。是什麼造成了國人如此沒有血性,像行屍走肉一樣地蠅營狗苟,靈魂死絕,毫無生氣?是什麼造成了中國人在歷史上經歷了那麼慘烈的幾千年,可是教科書裡只讓人記住那些微不足道的輝煌,而不敢正視先祖和自己犯下的罪孽?

一個民族不敢回頭凝視、省視、審視自己的罪惡,這種罪惡就會成為家常便飯,成為歷史的癲癇。這個民族有個被尊奉的聖人叫孔丘,他教導門徒時發明了避諱,所謂"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諱"他寫歷史也就用上了這個發明--為魯國諱,於是諱來諱去,真相就被諱光了,可以不講理,只要有諱就可以不講,中國人不再求真,只求安,不少人常常誤以為中國傳統追求和諧,那都是寫紙上當不得真的,中國人真正求的只是安穩,為尊者、賢者、親者諱,就可以讓他們逍遙理外,讓他們這些權勢者安全地侵害弱勢者了。

都說中國人的冷漠、無血性是因為奴性重,奴性重則是因為**傳統太深厚,這也只是皮相之見。因為我們更要問的是為什麼中國人**傳統那麼深厚?因為中國人不求真,中國人沒有信仰,這才是中國人一切問題的總病根。

沒有信仰就不會生髮出追求自由的信念,不求真就不會較真,不會較真,沒有自由理念,那就只有一條路,被強權者奴役,周而復始,迴圈往復,中國人在奴役中生生死死,沒有生命的川流,只有一灘死水。因為沒有信仰所以被奴役;因為沒有信仰,所以被奴役後無法翻身。在奴役中生存的人,不存在真正有尊嚴的生活,因此一切事情都只有和稀泥,說穿了就是不講理,最多講點禮!

講點面子--追求有尊嚴的生活是人性的本能,這面子就是在奴役中生存的人無法獲得真正的自尊後的變種怪胎,於是它就成了一個虛假的尊嚴,一個假冒偽劣的尊嚴,侵蝕民族性中最後的奴役避難所,並且成為**的維護者。沒有了信仰依託的禮,至多也就是個面子的代名詞,於是禮就變成繁文縟節,毫無生氣專門把活人變死人的枷鎖,梁實秋諷刺魯迅說,禮並不會吃人,可是他不知道喪失了信仰的依託,人們失去了自由理念的追求,那些禮束縛乃至吃人還不是順理成章的嗎?而沒有信仰的人、沒有自由信念的人是難以擺脫這些羈絆的,在巨大的強力面前他們不可能有反叛的勇氣,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反叛什麼,這種沒有靈魂的生存天長日久隨著文化血液瀰漫到絕大多數國人身上,於是最後國人身上留下的不再是血性而是奴性--在一切強力面前的下跪,無論官方的還是民間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唐末尤其宋開始腐儒禍國殃民上千年,北宋,遼,金,南宋,明,皆亡於腐儒

6樓:西西子子

對了,還有人把這個鍋放得近了一些,放在朱熹的身上,說朱子的滅人慾、存天理,問題是,朱子這句話討論的是把誰家媳婦浸豬籠的具體問題嗎?

當然不是,這是兩宋儒學走向哲學化,或者說思辯化之後,對於一些抽象的意識問題的討論和研究,這種討論和格物致知一樣,並不是具體的倫理準則,如果真的具體了,那就變成了某某宗教經典中的律條,某某先知說,你不應該這個,不應該那個。

把朱子的理論,具象、曲解成為某種倫理約束和行為準則,就像我們說把黑格爾的《邏輯學》當成法律,逐條對照引申,進而決定某人是否判死刑一樣可笑,那可不就隨你執法者解釋?

事實上,這種可笑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持續了很久,尤其是明清之後,當國家將絕大部分事務性工作「倫理化」之後,每一個職業官僚,就不需要再進行任何具體問題的具體分析,而只需要進行倫理道德的評斷,就能夠完成一切糾紛的解決。

今天有不少人重提「工匠精神」,其實這就是「專業態度」,就算你是個公務員,而不是雕工匠人,一樣可以尋求專業水準的極致化提升,但是,明清以來流行的政治文化和生存哲學卻與此反其道而行之。

「治人者」技巧的無限通用性極致化地排斥任何專業業務的價值,通俗地說,「當官」不需要懂業務,也就是最難的是當官,最簡單的也是當官,人情練達即可,活明白最佳。

問題是,如果一個社會金字塔的頂端和中層全部都是「管理者」,那麼,你的「工匠精神」除了當升官的「敲門磚」、「墊腳石」,還能有什麼意義?

而人情練達的高低,說到底,就是對社會倫理的「利用」程度,對群體情緒的「操控」水平,俗稱:「玩兒人」。

非常有意思的是,隨著《明朝那些事兒》之類的通俗歷史讀物的普及,在明朝滅亡這樣的大題目上,有不少年輕人已經能夠熟稔地使用「清流誤國」的詞彙概括上述的「泛道德化」的官僚組織。

但是,在當代社會問題的認識層面,卻完全執迷不悟,並不能意識到這種行為方式在今天的網路熱點、社會問題的認識觀念中,仍舊廣泛存在。極度熱衷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對真理,對於不同類別事件的專業屬性視而不見。

事實上,如果真的討論儒家思想的問題,這種「泛倫理化」或者說「治人者思維」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

反倒是那些具體的,比如明朝東林黨「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不著調,人們常歸咎於理學、心學的流毒,其實恰恰相反,理學和心學都認為「心性乃實事之母」,你得想幹事兒,才能去幹事,人家並不排斥實事本身。

真正讓整個中國社會瀰漫著不著調氣息的,並不是朱學、王學,而是朱皇帝、愛新覺羅皇帝,作為以最小的群體統治最多的人民的帝王,他們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無事時天下都噤聲,有事時天下都助我」,平時將天下人當豬來蓄養,有事時要你有專業能力就得有專業能力,要你有專業態度就得有專業態度,可能嗎?真逗。至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將問題歸咎於「儒家思想」,答案很簡單:

他們蠢咯!

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中國有幾千年歷史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 也稱公孫軒轅 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 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 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 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 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中國曆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 文化 科...

孔子影響了中國幾千年,那麼孔子的老師是誰呢?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 至聖先師 僅從儒學來說,孔子是創造者,前面沒有師承關係。老師 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既可以表示向人傳授知識的人,也可以表示某個學派的傳承者,唐代張說 在 孔子堂杜預贊 中說 開我後學,從事先師。你提問的前提是 孔子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這已限定在儒學範疇之內,那麼孔子即儒學源頭。作為學術的...

中國的文化為什麼一直沒有中斷,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為什麼沒有中斷過?

第一,中國的漢字和史書典籍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承至今第二,中國在被侵略者侵略時有大批愛國志士投身救國運動,使中國不變成 uk 或者其他 第三,中國其實出現過文化停滯甚至倒流,秦朝試過焚書坑儒,大批儒學書籍遭受破壞 新文化運動口號 打倒孔夫子 大批學士遭受批鬥,文化倒流最為嚴重。所以我們現在才要 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