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亂穿漢服上街,中國古代漢服穿著樣式與身份,場合都有講究

2021-04-14 13:48:13 字數 1191 閱讀 1209

1樓:不會起名的兒童

現代漢服就是廠家自己根據古代漢服想象出來的,根本就是好看用的,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專,不信的人屬

去看看古代繪畫。你要說漢服本來就不適合穿,本來就是好看用的,那你想想,古人穿了幾千年,研究了幾千年的衣服,能不實用嗎?為了好看而穿,就好像你學詩詞是因為詩詞押韻好聽,然後不求甚解。

不過話鋒一轉,有些東西能夠變的就沒必要講究,比如如果現在漢服體制完全學古人,那我們平民就只能穿短褐了,最大的智慧還是中庸,有些該變,有些不該變,你比如說要是每個人都穿冕服上街,還不瞭解後面的文化的話,我們的下一代也許會認為冕服就是用來逛街的,就好像「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為本來是陽平,意思是人不修身,天誅地滅,現在人以訛傳訛,於是有些人就找到機會,曲解意思為人不為自己考慮,就要天誅地滅。

我知道古人說的東西也不是全對,但當文明開始完全不學習古人時,文明就會開始淡化,變得沒有特色,現在的漢族除了漢字,幾乎沒有什麼特色了,不能錙銖必較,也不能一點原則沒有,要很好的結合生活和文化。

謝謝,我是初中生,可能寫出來的話不太通順,請多多指教。

2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又不是封建社會,還要講究身份地位,我們現在穿漢服只是體驗而已,就是穿個皇袍都ok

3樓:天依無縫的

如果漢服復興不連著其背後的文化去復興 那漢服永遠不可能融入生活 如果是打著體驗的想法去穿 那已經違背了漢服運動的初衷 也沒必要去穿了

4樓:中繫友好大使

穿的話,也是日常式改良漢服,當然在重要節日才穿比較隆重的漢服,只要注意自己的素質修養和禮儀,沒什麼的,也能隨應場合,畢竟是自己本身民族服飾,總不能淡忘它吧,就算臺灣也有漢服穿上街的。

5樓:青花瓷上蝶戀花

反正我是不會穿著玄端上街逛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我穿平民百姓穿的不就好了?

為什麼現在國人普遍接受不了穿漢服上街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滿清入關導致漢服斷代,所以現在很多人不認識漢服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沒有穿漢服的這種意識,在廣大人民的印象中漢服是古裝應該出現在電視劇中,出現在現實生活就覺得不能理解。

9樓:匿名使用者

好看是好看,實用性差,最多就是表演

中國古代道家修真書籍。不要小說,中國古代道家修真書籍推薦。不要小說。

黃庭經 bai 抱朴子du 太平經 周易 zhi參同契 老子想dao爾注 專三皇內文 五嶽真形圖屬 三皇經 靈寶經 上清經 道藏 大洞真經三十九章 雌一玉檢五老寶經 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 上清大洞真經 老君音誦誡經 錄圖真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 性命圭旨 黃庭經 天仙金丹心法 道家的修真階段各是什...

請大家說說中國古代城市的建築風格

一 基本風格 中國古代建築型別雖多,但可以歸納為4種基本風格。1 莊重嚴肅的紀念型風格。大多體現在禮制祭祀建築 陵墓建築和有特殊涵義的宗教建築中。其特點是群體組合比較簡單,主體形象突出,富有象徵涵義,整個建築的尺度 造型和涵義內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規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 帝王陵墓 大型祭壇,和佛教建築...

請舉出中國古代的幾樣青銅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的青銅立人 青銅人頭像

馬踏飛燕 秦始皇陵銅車馬 司母戊鼎,又稱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國商代後期 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 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因其腹部著有 司母戊 三字而得名,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國家一級文物。外觀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故又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釐米 口長110釐米 口寬79釐米 重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