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三大產業結構是,我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2021-04-02 23:06:28 字數 5123 閱讀 2988

1樓:楊子電影

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物件的產業。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第三產業是指第

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範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建築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戰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進步,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值和就業人員的比例不斷髮生變化。其變化趨勢是:起初是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不斷上升;隨後包括第

一、第二產業的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上升。

這種變化趨勢在發達國家比較突出。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為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產業。而在發展中國家除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外,總的說來其產業結構層次都相對落後,轉變的程序也不快。

但從變化趨勢看,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2樓:遊樂裝置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

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第三產業:除了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第三產業包括的行業多、範圍廣,具體可分為兩大部門:

(1)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業和倉儲業。

(2)服務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綜合技術服務業、和水利服務業、諮詢服務業、公路內河(湖)航道護業、居民服務業、公用事業、房地產業、教育文化廣播電視和科學研究事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國家與黨政機關、社會團體、軍隊和警察等。

3樓:帝國づ月長石

三大產業

結構分別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工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了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一般可以分為:流通部門和服務部門

4樓:匿名使用者

新時代及改革開放前後會有概念區別,樓下回答的屬於傳統的解答,分類原因多樣,暫不細化多說了。改革開放後到新時代這段時期,三大產業應該更新為:農業、工業、商業,原服務業已經變成了太窄的定義了,不太符合也很難代表現今產業大類的大旗。

服務業應該歸入商業細類,不能是大類了。在過去之所在定義為服務業,主要是不存在商業,也不鼓勵私人從商,這個歷史背景太深厚,主要源自計劃經濟時期。當時是由生產力及生產數量決定公民(含居民與農民兩大類)的可選物質,特別是生活和生存物質。

所以在那個時期的第一和第二產業佔據著絕對地位,領導階層也是由此兩大產業內挑選及誕生的。國內有個公知,從商不從政,從政不碰商。意思就是政圈要員不從商業圈內誕生,特指個人成份,家庭成員不算入內。

所以,國內從領導層到公檢法,內部人士沒有商業背景也不允許商業背景的。同時,國家的體制也決定了與西方國家的差異。某個程度來說,國家領導層所在階級會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社會上層建築(政治)主要由哪些成員組成,說國家上層建築由經濟決定的朋友主要是被資本主義制度誤解了。

這裡舉兩個國家作為例子:美國的上層建築確實是由經濟支撐出來的,或者說由私人財團推選出代言人角逐領導層位置,所以美國**沒有普通人或者窮人的,先成為頂級富豪才有可能成為**,這是他們的社會結構決定的。美國社會的三大產業結構比例是商業7工業2農業1,商業gdp高是因為美國屬於典型的科技出口大國+農業進口大國。

科技出口意味著本國不需要設立工廠,到第三世界尋找成本更低的勞動力,然後生產成品向世界各地銷售,所以銷售收入歸入商業gdp。這就能很好理解為何美國重視科研開發獲得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程度遠遠高於其它。同時,也能解釋美國為何不怕戰爭又同時喜歡戰爭。

一來沒什麼工業廠房和貴价生產線投入,都擺在了世界各地,炮彈飛來飛去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科研成果轉化後的生產力。另外,智慧財產權是跟人並且便攜的,可移動特性決定了在戰爭時期更有利。當然,這些產業比例分配與他們人口數量少及領導階層均從商業產業內誕生為主有關,維護統治階級自身階層利益是正常的。

我國目前三大產業結構分別是商業5工業4農業1,新中國建立初期則是幾乎由農業和工業平分。所以新中國建立初期,幾乎大部分領導人都是從這兩個產業內誕生的,也有少數人是屬於知識型領袖被任用的,如有留學背景的多位開國功臣。其實,有商業就必定有個人企業主和老闆及員工之分,不可能都在國有體系內工作,也不利於行業發展與市場競爭。

在城市如此,在農村地區也如此。但當這一切被壓制的後果,則有可能變成完全消失了傳統意義的「市場」。我國歷史上確實出現過由生產主導市場,而非由市場需求決定生產力投入及投放。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需要的物質未必夠用,不需要的卻過多了。曾經的國有企業倒閉、下崗等問題都是由這核心原因造成的,並非國人不夠聰明、水平不好、做不出好東西,而是存在盲目跟風生產問題。

但新時代的到來,我們也看到頂層結構在不斷變化中,從過去的只重用第一產業農業家庭出身的幹部到今天的大量起用來自第三產業的知識型幹部。不管你來自哪個產業家庭,只要夠料,都有機會走上政治高位。與過去的農業背景人員佔據了各大機構絕大比例高層領導崗位,有很大區別。

所以,現今的國內第三產業發展非常快,短短几年已經上升了百分之十幾,這與領導層不斷從三大產業內平衡頂層領導人數比例,有極大關係。

我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5樓:認識我後悔嗎

我國有三大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

一、農業

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農業系統的生產力不是單一指標,不同於一般的單位面積產量,而是一組指標體系。在門類上包括單位時間作物、蔬菜、果樹、林木等植物生產的初級生產力和家畜、家禽、魚類等動物生產的次級生產力,還應考慮土壤肥力的變化狀況。

二、工業

工業一直被稱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中國的工業主要以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

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生產主要是對自然資源以及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的過程。這是一個工資相對較高,但工作也比較艱苦的行業。

對從事此行業的人要求有一定的體能和技能。

三、服務業

服務業包括: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資訊傳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環保,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交通運輸、社會保障。

還有社會組織,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採礦業中的開採輔助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裝置修理業,國際組織等。

擴充套件資料:

通常的三大產業是聯合國使用的分類方法: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包括製造業、採掘業、建築業和公共工程、水電油氣、醫藥製造;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交通運輸、通訊、教育、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

三大產業的關係——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1、第一產業為第二三產業奠定基礎。

2、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

3、第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二產業的進步。

6樓:匿名使用者

1、分別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

2、第一產業指農業。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3、第二產業指工業。第二產業以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產業部門。包括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業、建築業。

4、第三產業指服務業。中國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具體分為四個層次:

(1)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2)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管理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資訊諮詢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

(3)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

(4)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警察、軍隊等,但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

擴充套件資料

自建國以來,我國gdp生產結構中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化,反映了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我國第一產業比重下降,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從增加值的比重變化上看,國民經濟總量增長從主要由第

一、二產業帶動轉為主要由第

二、三產業帶動。

第二,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的增長成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按可比價計算,在2023年至2023年gdp增長的9.6%中,有5.

3個百分點來自第二產業的貢獻,3.1個百分點來自第三產業,1.2個百分點來自第一產業。

第三,目前我國產業結構中第

一、第二產業比重偏高,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偏低,而且內部結構不合理、效益偏低。與世界大部分國家相比,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所佔比重偏低,我國2023年這一比重僅為39.9%。

參考資料

7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物件的產業。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第三產業是指第

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範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建築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戰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進步,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值和就業人員的比例不斷髮生變化。其變化趨勢是:起初是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不斷上升;隨後包括第

一、第二產業的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上升。

這種變化趨勢在發達國家比較突出。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為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產業。而在發展中國家除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外,總的說來其產業結構層次都相對落後,轉變的程序也不快。

但從變化趨勢看,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我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中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我國有三大產業 農業 工業 服務業。一 農業 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 牧業 漁業等。農業系統的生產力不是單一指標,不同於一般的單位面積產量,而是一組指標體系。在門類上包括單位時間作物 蔬菜 果樹 林木等植物生產的初級生產力和...

簡述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和意義

業結構優化的內容包括產業結構優 化的目標,產業結構優化的物件,產業結構優化的措施或手段,產業結構優化的政策等等.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主要是要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終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從產業結構優化的物件角度來說,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供給結構的優化.供給結構是指在一定 條件下作為生...

中國三大產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啊我國的三大產業是什麼?

入世一年來中國三大產業變化有多大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 部專題報告分析,入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13666世 對我國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的正 向效應十分明顯,但三大產業的變化走勢各不相同 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近一年的時間裡,入世 的正向效應逐漸顯現,由 ...